
問過幾個妹子(路邊撿來的),如果讓他們組電腦會否希望效能精實外,外型兼顧小巧可愛。通常聽到後面那句小巧可愛,都會點頭如搗蒜:當然當然!要啊要啊!一定要的啊...
那要效能精實從 CPU、顯卡著手就對了,弄個基本六核八核 CPU,很多遊戲、實況已經吃透透,工作剪輯也是鬆鬆,上個基本 280mm 水冷也是合情合理。雖然顯示卡還沒到很久很久... 很久以前「正常」價位水平,但最近顯卡降價你有跟上嗎?入門光追卡,RTX3050 是真誘人,不到萬元。再最後妹子的重點,小巧可愛就交給 NZXT H210/H210i 來達成吧!(微波爐?

NZXT H210/H210i
在 NZXT H1 上市以前,NZXT H200/H200i 是恩傑機殼中最嬌小存在,NZXT H210/H210i 也是自其改版而來(上一張圖即是 H200i 黑藍)。外觀上不仔細看其實 87 分像,於是最主要特色也都被保留,在台灣代理方面,目前就是以消光全黑與消光白黑配兩款做為主力銷售。
- Front

- Back

- Right

- Left

正面保持 NZXT 系列機殼一貫素面設計,LOGO 字樣也採同色低調烤漆。背面預裝一顆 NZXT F120 機殼風扇,下方有 2 Slot PCIe 可提供安裝顯示卡,緊湊接著下置電源配置,不細看真看不出差異。
- 無螺絲打孔設計

- 四周金屬包邊

- 單螺絲加強固定

與前一代 NZXT H200/H200i 不同,玻璃透明全尺寸側板改為新世代金屬框架包邊,四邊都包。無打孔螺絲設計,加上金屬包邊,雖然小尺寸卻強硬得很,較 H710/H710i/H510/H510i 保護得更全面,實際在 NZXT 工程師方面回饋,目前有遇到破掉也幾乎是人為造成。後方還是有一顆可加強固定螺絲,其餘免螺絲固定,也更加貼心。

簡潔 I/O 配置,USB3.1 Gen2 Type-C
兩個 3.5mm 整合成一個 3.5mm,Power、HDD Led 一併整合訊號在電源鍵光環。其中兩埠 USB3.0,改為一埠 Type-C USB3.1 Gen2,與保留一埠 USB3.0 Type-A。

漸層沖孔設計,內建 120mm 風扇
上方具美感漸層沖孔散熱設計,真是小巧思。而且據可靠小道消息指出,只有台灣方面 NZXT H510i、H210i 上方才有多一顆內建 NZXT F120 風扇喔!


前面板兩邊側向都有網孔導通,不論是進氣或排氣使用都可以。

下置電源安裝,支援 ATX 並相容 SFX 尺寸小電源安裝。

兩個可重覆使用 PCIe slot,旁邊提供手轉螺絲加強固定擋板。

電源底下提供可清潔濾網,方便清理灰塵,同時隔絕底下灰塵進入電源內部。
- NZXT H210

- NZXT H210i

打開側板,H210/H210i 依舊是沒有差異,主板安裝支援 ITX 版型外,其實向下延伸最大還能相容至 21cm,大致就是較少見的 DTX 版型。

科普一下,弓形檔板一直是 NZXT 機殼特色,早先有支援開放式水冷用意,可固定水箱或泵浦,並不是單純裝飾而已喔!

電源遮罩位置一側可附掛一顆 2.5" SSD,鎖好直接掛上去就好,旁邊弓形擋板一併讓你走線擋線。

電源遮罩上方皆是網孔沖孔,以及可走背線的預留孔位。

NZXT 有 i 沒有 i,差在哪?
先看到是 NZXT H210,底下直通到面板,都是可以安裝電源供應器以及藏線空間。

NZXT H210i 則多了一組 Smart Device V2(智慧風扇、燈光控制器)。

Smart Device V2 已經預接兩組內建 3Pin F120 風扇(右邊 PWM),另外預留一條 4Pin PWM 一轉三風扇線。左邊 LED1 已經內建占用,還可以再透過 LED2 擴充 Aer 燈條或是 Aer 風扇。底下則是 Power/USB 傳輸、供電。

Smart Device V2 線組,一條 1 轉 3 PWM 風扇串聯,一條是 USB 數據用,最後則是 SATA 供電。

可安裝兩顆 2.5" SSD 固定扣具,藏在背面。

中央走線槽開口邊,設置整線槽,很適合有強迫症的我 = ="24Pin 就直接塞其中一調整線槽吧!

上方也有開口預留 CPU 4+4Pin 走線,並且也有走線槽設置,看到就是舒服。

面板設計與 NZXT H710/H710i 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可拆卸式。
- 卡扣可拆濾網01

- 卡扣可拆濾網02

- 240/280水冷支架

面板內側是一層卡扣式濾網,以及一組相容 240/280mm 水冷排安裝支架,當然同時也能安裝兩顆 120/140mm 風扇增加空氣導通流動。

安裝 280mm NZXT Z63 RGB 水冷示意。

底下四個墊高腳座靠內側,預留了底部燈條走線孔,中央位置像軌道設置,則是可對應安裝2.5" SSD 或 3.5"HDD 硬碟。因為軌道相容 H510、H710 硬碟槽安裝,以往也有朋友購買來擴充,至少可增加置 3 個 3.5"HDD 或 2 個 2.5"SSD 唷!

附件一覽,除了各部件螺絲外,還包含一條 3.5mm 2 轉 1,以及顯卡支撐腳架(圖右)。

因為本身機殼不大,所以支撐也設計很小一個。

而且可以對應電源遮罩上網孔來安裝、更改位置喔!

近來顯示卡價錢回溫不再燙手,最入門的光追顯示卡剛好來一張
技嘉 RTX3050 EAGEL OC 8G 僅 21.3cm 小巧身形,跟小機殼超搭。2 個 9 公分風之力刀鋒導流造型風扇,搭配純銅熱導管直觸 GPU 導熱、正逆轉除塵功能、風扇停轉省電靜音技術,以及 Screen cooling 等散熱技術,聰明又有型!

RTX3050 EAGEL OC 8G 因為是超頻版,所以額外提供了 12V 8Pin,在顯示卡側面。

PCB 長度其實沒那麼長,額外散熱片外框挖空增加散熱導熱效果。

背板標示為 EAGLE,並非 AORUS 喔!

兩個 Display 兩個 HDMI,最多支援同時三畫面輸出,PCIe 檔板方面僅占用兩個 Slot。

撇除玻璃安裝、Type-C I/O,以及 Smart Device V2 智慧介面,基本 NZXT H200/H200i 與 H210/H210i 主要架構不變,寬體機箱設計對應 165mm 塔扇,顯示卡安裝也可容納 265mm - 325mm(前方有無安裝水冷或風扇)。對應起 RTX 3060 以下顯示卡也是相當游刃有餘,同步上個 Core i7、R9 5900X,來弄個 280mm 水冷散熱也是很剛好的事情。
再搭配個最近小降價錢 RAM 與 M.2 SSD,高效能主機也可以很 Q 很可愛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