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的OS設計走向,是世界暖化的禍首之一

durcon wrote:
小時候看過一本書裡...(恕刪)


同意。
紙就不是資源嗎?
發電已經在努力使用燃油外的替代能源了
可辦公用紙或各種產品的包裝紙盒、說明手冊,就沒看到有標榜「使用再生紙」的。

b85040312 wrote:
其實應該要表達的是人...(恕刪)


我們來轉生成獸吧
辦公室「無紙化」的關鍵,覺得是在電子書閱讀器 e-ink 這樣的設備

以前有網友分享過開箱文:
[分享]Sony Librie 世界第一台e-ink電子書,入手的簡短心得: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16&t=162327#

傳統的電腦螢幕/液晶螢幕,需要供電才能維持顯像
即使開會時,可以每個人都拿一台平板電腦,在其上看簡報
首先第一個問題是:電池續航力問題,筆電通常只能連續使用 2~5小時就必須充電
再來筆電又吵(風扇)又熱,很難讓人靜下心來把它當平面書籍閱讀

e-ink 電子墨水是一種特殊的顯示技術
它只有更換內容需要吃電,平時不吃電也能維持畫面上的內容
只需三號鹼性電池兩顆,即可使用約數週~1個月
換成鋰電,當然就撐更久了

e-ink 的機器市面上不常見,比較好的日本品牌,市面上難買
台灣雖然也有廠商推出類似產品,但是要用特殊的記憶卡,容量又超小無比,就讓人買不下手了

比爾其實是說一套做一套
如果他真的有心推廣無紙化,難道看不出來 e-ink 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怎不曾見過微軟賣過電子書,或電子書閱讀器的設備,或推出在這類機器上使用的 OS?

--------------------------------------------------------------------------------

Windows Mobile (PDA 上的 OS),其實也很省能
應該也有不少人幻想,假如能有一台超過 1024x600 的 PDA(7" 以上螢幕),那該有多好
上網、看影片、文書處理、衛星導航....什麼的,都 OK 啊
足以取代一般電腦用途,且機器不發燙,無風扇零噪音,電池續航力久

可惜 Windows Mobile 故意做市場區隔,不支援 x86 CPU
RAM 每次都故意做 64MB、128MB 的,高階瀏覽器跑起來很吃力
螢幕顯示色數,也只到 65,535 色
解析度總是 VGA 640x480,甚至還有更好笑的 320x240

HTC 出過一台 PDA(ARM)、VISTA(X86)雙用的 UMPC 筆電
解析度 800x480,不過它的 PDA OS 不是 Windows Mobile 的

如果 Windows Mobile 支援 X86,將它灌在筆電上不知有多好

或是如果有廠商肯出真正實用的 ARM 平板筆電
搭配 Windows Mobile,那肯定也是熱銷吧

有在PCDVD看到這篇文章,現在又貼到這邊來,
阿是怎樣,PCDVD積分賺不夠現在來M01賺積分唷.
要賺也不要貼這種鳥文來賺阿.
fedora wrote:
如果他真的有心推廣無紙化,難道看不出來 e-ink 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怎不曾見過微軟賣過電子書,或電子書閱讀器的設備,或推出在這類機器上使用的 OS?

--------------------------------------------------------------------------------

可惜 Windows Mobile 故意做市場區隔,不支援 x86 CPU
RAM 每次都故意做 64MB、128MB 的,高階瀏覽器跑起來很吃力...(恕刪)


電子書這類機器跟本不需要強大的 OS 好咩,不需要微軟幫忙啊,Sony 與 Amazon,還有之前兩岸都推出過,微軟真是躺著也中槍!

微軟沒有賣電子書也要怪他喔?那我還想問怎麼沒有賣貢丸咧...每一本微軟出版社出的電腦書(總有個上千本吧),都有免費附上電子書的版本!

嗯,如果您需要大型的 PDA 當作電子書閱讀器,可以考慮 掌寶 MobiNote EP8402
微軟有支援啊,但是市場證明沒人買。Windows CE 有支援 x86 啊,沒人作硬體出來賣也要怪微軟
說到電子書,還是用Linux配Java最棒了 = =bbb
希望能有這種平板電腦......
這太鬼扯了,要避免暖化很簡單,冷氣都不要開,搭公車,火車,各個機場冷氣全部關掉,但一這麼做又有些人會出來
說些有的沒的,現在物價高漲就是隨便喊什麼地球暖化造成的,建議這類的話題別再亂喊了,要不然物價在狂飆
就別在那裡鬼叫....說什麼快活不下去之類的話...

最智障的行為就是把農作物拿去做替代能源,這環保嗎???當然不會.太陽能板環保??
核能才是最環保的.
rebels wrote:
電子書這類機器跟本不...(恕刪)


因為前面有網友提到比爾蓋茲的 pageless 理念,所以順道說一下

比爾蓋茲的理念應該是家家戶戶有電腦,從而可以 pageless
但是這和減少砍伐樹木,無紙化的環保概念,還是有些差距的

具體微軟很少倡導電子書的應用
主要他們還是想每個人都去買電腦,都用他們家的 windows
然而電腦笨重,耗電(電池續航力撐不久),機器又燙又吵,都是無紙化無法實現的最大原因

電腦發達的今日,比爾20年前的預言成真了,家家戶戶真的都有電腦了
但是 pageless 卻沒有實現
前面也有網友提到一個矛盾點:透過網路取得資料,買書的人少了,但印表機卻在狂印

為什麼會這樣子呢?
說起來,可能真的像樓主說的:像 VISTA 這類的 OS 是原兇
因為 OS 對硬體的要求愈來愈高,導致電腦效能要好,耗電就會增加,機器又燙又吵
試想有筆電的網友,不會拿筆電當電子書看的原因是什麼?相信大家都很清楚

雖然科技日新月異,不斷地進步,電腦愈來愈快,愈來愈省電
雖有 Intel ATOM,VIA C7/C8 這類低耗能的 CPU和晶片組
但是他們跑 VISTA 都很吃力
換句話說,硬體雖在進步,OS 卻在退步,新版的 OS,要求更高速、更耗能的電腦

但僅是這樣子,就說都是微軟的錯,也有失公平
人類總是要進步的,用功能更多的 OS,就算可能導致硬體需求爆增,這也是無可厚非
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是有比較強人所難

但是微軟也有 Windows Mobile 這樣的 OS 產品
然而 Windows Mobile 故意做市場區隔
限制 RAM 只能很小,解析度很小,顏色數很小

翻開 PDA 版,那個不是在抱怨在 RAM 太小,都跑去花錢給人改 RAM
顏色數太低,圖片好像有些失真
解析度太小、螢幕尺寸太小
甚至還有最扯的:內建 ROM 64MB,改成 128MB後價錢也翻一倍
快閃記憶體便宜的跟什麼似的,內建個 4~8GB的真的有那麼困難嗎
什麼 64、128、256MB 的,真的都太扯了。iphone 不也是一次給足 8GB,完全不囉唆

其實使用者要什麼,廠商都很清楚
難道廠商就不能做進去嗎?
人家非官方的都能改了,所以並不是技術問題,而是賺錢問題
廠商有他們的市場策略,就是故意要做這個鳥樣的規格
好每年來個小改版,不停的削,消費者也只有望天興歎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是沒錯,但要按照這種進度,得等到哪年才會有像樣一點的機子出現
至少稍微配合一下主流科技的進度,不要落後太多年的,不是比較合理嗎

WinCE 應該是屬於舊版的,是 Windows Mobile 前身
微軟已經公開宣佈以後都叫 Windows Moble,再也沒有 WinCE 這個詞
但就算他有 X86 版本,問題是市場也買不到

掌寶那台無法成功原因:
1.CPU 太慢 ARM 206MHz,現在 PDA 400MHz 的播 DivX 影片都有些吃力了,206MHz 肯定 lag 到一塌糊塗。
2.電池續航力太低,4小時。小型 PDA 因為電池小只能撐 7小時沒話說,都做到8"那麼大台了,電池卻只有 4小時,比手機電池還不如,說不太過去。
3.價錢太貴,2萬多新台幣。在 2004 年這個價錢還行,今年 2008年,算是賣太貴。


理想中的 ARM 平板筆電是這樣子的:
1.8" 以上 LED 背光螢幕,解析度最低要求 1024x600,若能到 1280以上,則更好
2.重量低於 700g
3.CPU 速度至少 ARM 600~800MHz 以上,要以能順暢播放常見影片格式為原則
4.電池續航力在 10小時以上,以 ARM 的省電特性,加上大尺寸電池,應該是輕而易舉。
5.直接內建 4GB 以上ROM,RAM 256MB或更多
6.支援外插 SDHC 16GB 以上卡片,雙 SDHC 卡槽更棒
7.跑 Windows Mobile,有現成大量的應用程式可供使用
8.價錢在2萬內,硬體成本都不高,甚至低於 X86 主流太多,應該不是困難

假設有這種機子,它能不熱賣嗎
以前有類似的機子,它們賣不起來
不是因為這樣的東西沒人要買,而是那個規格實在令人買不下去

但要是真有這樣的機子,肯定會打到很多現有的 PDA 產品線,那些 PDA 可能都不必賣了
所以主要問題還是在廠商的心態,並不是技術問題
NetBook (輕省筆電),一開始很多人也不看好
結果一家做起來後,還不是大量廠商蜂擁跟隨
sky904 wrote:
可是我不想重灌阿&l...(恕刪)

該大大應該是說:早期的某些電腦,要執行關機動作,除了點按windows的關機,然後出現 "你現在可以放心關機" 的畫面(win9X),接著是要動手把主機電源關掉,才算是完成關機,不像現在能自動切斷主機電源。

XP有些時候,無法關機;是因為有些時候是在等背後執行的程式關閉,有時候不明原因,無法關閉。

fedora wrote:
因為前面有網友提到比...(恕刪)


這個問題,
不只微軟這些公司,硬碟、軟體廠商,很多人都這麼做:
小修改或改變包裝,就改款上市賣;當沒有什麼競爭者的時候,就慢慢改、慢慢賣。
之前,intel 與 AMD 的競爭,多麼激烈阿;現在intel領先許多,AMD現在被打趴,intel不就放慢腳步了??
顯示卡現在不就兩家(AMD、ATI)很競爭,ATI目前是領先;之前兩家也不一直推型號、改款。
像現在的Dr. eye,這家目前被消費者抓包(內附的翻譯項目減少)。

套一句話:要是一次全攤牌,出盡了,接下來要出什麼? 研發也是要燒錢的。(其他競爭者,不會馬上跟進嗎?)

fedora wrote:
...電腦發達的今日,比爾20年前的預言成真了,家家戶戶真的都有電腦了
但是 pageless 卻沒有實現
前面也有網友提到一個矛盾點:透過網路取得資料,買書的人少了,但印表機卻在狂印
...(恕刪)

發表個人一下看法:
不要全怪微軟 ....
pageless是有達到一些,但這不是微軟的本業吧?何時微軟變成環保公司?
政府,最近不就推動"無紙化",盡量一些申辦作業,只要網路申請,即可完成。
電子帳單,各家電信業者,也不是在推動?

微軟有出文書處理軟體,其他廠商有繪圖軟體、....;滿足人們需要。
PDF這個格式,不就是廣為流行,電子文書檔(.doc、....等)、powerpoint。
當沒這些軟體,用"紙上" 談兵,大概要花多少時間和資源? 修改要塗掉,甚至紙張報廢(不知要花多少張紙)。

但這些列印的東西是為了?? 目的是??
廣告傳單,只能用電腦讓路過的人只能用看?
書面報告,直接跟教授講說,請教授自行開電腦?
報紙、書籍業者說,請上網自行查閱?
參加考試的人,大多有上網找題目吧? 請問你是看電腦作答?還是''列印'' 題目,有些人喜歡實體的感覺。

fedora wrote:
....理想中的 ARM 平板筆電是這樣子的:...(恕刪)

這個問題: 要廠商做出那種規格,沒問題阿,但就是錢(成本)與消費者的接受程度之問題阿!!
ARM 跑筆電,但可能比 atom 更只有 "笑" 能吧?
另外,大家如果改用"手機"專用的CPU,可以省電,但是"效能"呢?
就會出現你所列的問題,看一個比較高檔一點的影片....Lag。

fedora wrote:
....雖有 Intel ATOM,VIA C7/C8 這類低耗能的 CPU和晶片組...(恕刪)

硬體如果能降低"耗電量",而且還能保有以前的能力,才算是進步。
例如:intel的P4,進步到Intel core 2 Due,降低了耗電量與同時提高運算能力。
那些是針對不同族群推出的,另外製作的版本,雖然降低耗電量,但效能就變成"笑"能 (閹割版)。
尤其那款intel晶片組並不省電喔,不然搭上省電的電池,怎麼跟一般的筆電,耗電時間差不多??

至於耗電量,一般文書工作的人,說不定硬體架構,還比舊版的硬體還省電;
除了現今要重度運算的(可能會比以前多花一些能源),但是時間也縮短了?誰省電,很難說。
舊型機型轉檔轉了一天還沒轉完;我一個桌上型四核心,可能花不到一天就轉玩了,誰比較省電?

fedora wrote:
....假設有這種機子,它能不熱賣嗎..不是因為這樣的東西沒人要買,而是那個規格實在令人買不下去...(恕刪)

新規格不一定熱賣。
一般手機、輕省筆電的應用,沒有要看那麼高檔的需求運用吧? 要在需要的地方,找到符合的硬體來用。
我也可以抱怨,手機怎麼那麼爛,連一個高檔影片,怎麼都會lag?

各家廠商,以筆電為例:
不就是有高規格?多少人會買?有些人不就覺得貴?
另外還有,SSD、藍光、DDR3,新的技術,有多少人買單?

"消費者往往會找比較便宜的硬體來用。"

尤其當你賣高規格時,當別人以低規格設計,符合大眾需求,你這賣高規格的,系統功能一樣,但硬是比別人貴,不就要大量滯銷? 當你出了高規格,大廠就跟著你跟進,跟你玩殺價、流血戰。
多數廠商,大多態度,就是不敢太衝,要是你先帶領導入新規格的硬體或創意。
要是失敗了呢? 輕則虧損,重則倒閉。 intel不就曾經失敗過。 也很佩服asus決策者的勇氣。

不過要是人沒有 "欲望" 的話,何必說出要這種規格,才會"大賣"?
還不是要追求 "效能"? 另外 "電力" 問題呢?

====分隔線===
微軟沒有舊包袱,把舊系統的相容性,都通通丟掉,就比較沒有肥大問題。
驅動支援,通通丟掉,要另行安裝,這樣減輕不少。

下次拿一個測試電表,看看運行linux、windows、...,
看看消耗最多的是因為系統的關係,還是硬體的關係?
到底是硬體在吃電,還是系統在吃電??
系統吃電後咧? 電蓄積在系統裡面嗎? 要不要給他放電?

每個人電腦,都有BIOS,進入BIOS,
然後就可以發言說:全球之BIOS設計走向好吃電喔,花了好多電,是暖化兇手之一 ....
對了不要少清算 "螢幕" 喔
每個人都有在用螢幕喔~為何這個不算? 難道他是屬於省電產品?
難道是不用"外接電源",直接以"微軟系統"供電...
applefan wrote:
要廠商做出那種規格,沒問題阿,但就是錢,成本問題阿!!
ARM 跑筆電,但可能比 atom 更只有 "笑" 能吧?
大家都改用"手機"專用的CPU,可以省電,但是"效能"呢?
就會出現你所列的問題,看一個比較高檔一點的影片....Lag。

至於耗電量,一般文書工作的人,說不定硬體架構,還比舊版的硬體還省電;
除了現今要重度運算的(可能會比以前多花一些能源),但是時間也縮短了?誰省電,很難說。
舊型機型轉檔轉了一天還沒轉完;我一個桌上型四核心,可能花不到一天就轉玩了,誰比較省電?...(恕刪)


no,you not got the point 你沒有抓到那個點

我的意思是,電腦到底是什麼?

一般人的觀點,電腦是一台機器,可以用來上網、文書繪圖、打電動....etc
它的效能很好,可以做很多事,必須固定一個地方使用它
電腦是昂貴的,一般人可能只擁有一台,並且在需要的時候才使用它

這是今日的電腦,是普遍人對於電腦的觀感,但是電腦它並不一定是這樣子

幾十年前,電腦還是真空管做的,有一個房間那麼大,誰能想像今日電腦只有筆記本那麼大

未來有無限可能性
科幻片中,電腦可能是一個隨身裝置,可以帶著到處跑,是可以融入生活之中的

電腦為什麼無法取代紙張呢?
道理很簡單,那麼大一台,那麼重,用不了幾小時就沒電了(筆電),機器發燙,熱到拿不住
要拿它取代紙張,沒有開玩笑吧....

類似觀點,微軟其實也有想過了
就是所謂 UMPC (Ultra-Mobile PC)超級可攜電腦,UMPC 是微軟提出的
想當初 比爾蓋茲 在說明會上,信誓旦旦的說:UMPC 就是未來的電腦

但是微軟的作法方向是錯的
MS 認為 UMPC 就是一台有 VISTA 這類 WINDOWS 的 X86 平板筆電
尺寸在 7"~10" 的大小,方便攜帶這樣子

但現實是,UMPC 推出後,它真的有符合它的名稱 Ultra-Mobile PC 嗎?

重量:700g~1KG,可接受
尺寸:7"~10",適當
電持續航力:2~5 小時,搞笑....
攜帶舒適度:使用沒幾分鐘,可以煎蛋了!
誰會喜歡手拿著這麼一台又燙手、又吵(風扇很吵)的機子帶處跑!?

於是 Intel 看不下去了(還是想分一杯羹?)
Intel 另外提出 MID (Mobile Internet Device)移動式上網設備
規格都和 UMPC 都一樣,唯一差別是採用 Linux
Intel 認為 VISTA 在這種效能不好的小型機器,跑器來太慢
且 VISTA 授權費有礙於降低售價,唯有售價合理,才能讓機器更普及,大家帶著到處跑

但是基本上 Intel 也是換湯不換藥
終究它也是希望 MID 用的是 X86,用的是 ATOM

MID 的產品,要今年下半年,市面上才看的到
真相如何?未來評價如何?沒看到實際產品也不好說

但是已經陸續有測試報告指出:ATOM 這個 CPU 很燙,想必散熱器也是免不了的
換句話說,就是:一樣是可以煎蛋,風扇一樣吵

再來就是:省電性並沒有預期的好
雖然 ATOM 的 TDP 耗能很低,但是晶片組無法配合
造成 CPU 雖然吃電很少,晶片組卻吃電很大的矛盾現象

ARM 的平板電腦(PDA 巨大化),並不是"笑"能,而是一個夢幻逸品
電池續航力超過 10小時,機器完全不改變溫度(至少不會燙手)
沒有任何機械裝置,不產生任何噪音,瞬間開關機!

其實很多人都幻想擁有一台,尤其是玩遍 PDA 卻發現根本沒有一台合用的那些人
它並不需要效能很強,只要像 PDA 可以跑 Windows Mobile
執行那些常用的軟體,可以順暢播放影片就好了
定位是真正的隨身裝置,至於轉檔、繪圖、打電動這些,其實回家用傳統桌上型電腦即可

重點是未來資訊時代,每個人都不只一台電腦
重量級的應用,需要高速運算的應用,會交給家裡的傳統桌上型去處理,可能只用個短暫的時間
而平常大部分用來處理資訊需求的電腦,是另有一台可隨身攜帶的裝置

試著想看看,勾勒一個願景
假如手機可以上網,看正常的網頁,一切就和用桌上型沒兩樣
假如手機可以看影片,不論是 rmvb、avi 通吃,不必轉檔,一切就和桌上型一樣
可以正常的 msn、skype,一切就和桌上型沒兩樣

那麼除了打電動、繪圖、轉檔、或其它工作,誰還願意去用笨重的桌上型或筆電啊?
無形中不是就節省很多能源了嗎,因為手機能有多耗電

不過問題是:手機無法辦到,那一切都是廣告在做夢
首先它先天缺陷:螢幕就太小了,其它都不用講了
再來就是 PDA 手機都在玩那些把戲,故意把規格都弄的很差

所以 Windows Mobile 其實大有可為
只是微軟太注重 VISTA ,忽略了這個黑馬
只要硬體配合,它可以成為真正的 Ultra-Mobile PC
而且現成就有硬體可以配合,只是做不做的問題

另外 Linux 也可以支援 ARM CPU
且 Intel 自家也有 ARM 相容的 CPU
不過在應用軟體的廣泛性來說,Windows Mobile 還是比較好
例如:papago 之類的軟體,只有 windows Mobile 版,沒有 Linux 版
fedora wrote:
no,you not...(恕刪)


so 不同需求的人,就有不同的平台誕生阿,不然怎麼會有桌上型、筆電、....??
考慮移動性:筆電;通訊+導航- windows mobile 手機或PDA;娛樂平台(當作看電視電影) :有小型化機殼;省電平台(小主機板):當作動物機。

你那些觀點,廠商也有試著要做,但就是"電池續航力"+"成本";UMPC也是目前的技術的限制,要達到那麼完美(微軟也想要阿,又可以賣windows)。

1.同一技術的螢幕越大,要越耗電,電池可能要跟著變大與增重(蓄電量提高才能) :
但是人們要它輕便,且要它使用時間能越久。
2.且機型要越小到一定大小,功能卻要跟桌上型的效能一樣(能打電動、看電影、....):
但也要"省電"。

要是你能幫廠商想到這些解決方法,並且做出,廠商就會非常的感謝你,然後就可以大賣了(打死一堆死對頭)。
作出 "桌上型同等效能" + "像一般手機那樣電池續航度高"+"輕巧方便,不會很重",我想大家都會買。

題外話:
1.手機雖然省電,但是那是待機的時候,要是一直通話呢? 恩,不到一天也沒電。

2.ATOM 對某些人的確夠用(符合一些人要輕巧的筆電),但不知大部分的人覺得它"效能"不佳(雖然省了電,但好像也沒有省多少電),而繼續使用桌上型或一般的筆電。

3.與其 Windows Mobile在筆電上,人們反而比較希望能使用 windows XP能在那些筆電能用,windows mobile的程式不能運行在windows,反之也不能。
因而為了裝windows mobile的系統,那我任何使用的軟體程式、硬體驅動,都全部要大改寫?

目前卡在技術、技術,還是科技的技術。
每個人都想要那樣子的電腦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