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車c300輪胎問題

外匯車依然是二手車,二手車最重要的是車況要正常,而不是完美。所以,別想太多。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輪胎型號一致比較重要,製造日期沒辦法一模一樣
要是那麼擔心的話,建議全車拿去萊茵鑑定,看其他地方有沒有問題
再不放心,建議把車賣掉,換成總代理新車,這樣一定沒有疑問
這祗能証明你的車祗有一條胎是出廠時的胎,其它三條有換過,至於為什麼換就難說了。照理調表在美歐是重罪一般不会,除非你買的是已是在台湾的現車。我的車是歐規外滙車15年11月出廠。但因德國冬天下雪,被車主換了4條雪胎生產日期都是16年年初的胎,而且因里程数低,和新車胎沒二樣。

marvin0315 wrote:
跑25000公里為...(恕刪)


樓上的意思應該只是倉庫輪胎不會是因為要換胎而刻意叫貨
本來就會有很多不同製造日期的新胎
幾天除非你說的日期是指更換日期
不然以輪胎製造日期來看並無法看出是如何頻繁更換輪胎的
marvin0315 wrote:
今天終於看到訂的c3...(恕刪)



車子是17吋的,還是18/19吋前後配的輪胎?


車子是2015年份的。
輪胎有兩條是2016年份(尤其,其中一條是年底的輪胎)。


很明顯,就換過兩條輪胎。
如此而已。


如果是18吋以上。
基本上都是跑車輪胎,跑個三萬公里左右。
輪胎噪音就明顯,一條輪胎正常開,我猜也開不到4.5萬公里。
以你車子的里程,輪胎已經更換過。
好像早了點。


我也是開2015 C300
前後配的輪胎。 但是我去年買的時候。
車子里程很低。 我自己開了一年。
到現在總里程也才3萬公里。
輪胎開始變吵了。


我車上四條輪胎,應該都沒換過。
不過,我從來沒有特別去看原車製造週別。
反正開個3~4萬公里,就得換掉了。
外匯車 外匯展示車?

以前在美國讀書時只知道那個就叫中古車,甚至還有的是事故車但沒中要害的那種!!

所以零件拼裝也沒啥好怪的~~
marvin0315 wrote:
..等於跑1萬多公里就陸續換胎...(恕刪)

分享自己經驗,狀況一:
新車9千公里就換後方*2,換上後跑1.2萬公里磨光繼續換。
也是只有正常行駛(我認為我很正常)....

狀況二:新車一條破,但其他只跑幾千,所以換一條。之後又換一條。所以就有三批了。

結論:心裡覺得毛就跟樓上說的一樣,四條通通換掉吧...畢竟買的不是全新車。
Jimmy419 wrote:
外匯車 外匯展示車?...(恕刪)



不用講得那麼誇張。


我也在美國唸過書,現在也開外匯二手車。
在美國唸書時,也見識過修車廠將兩台事故車去頭去尾,接起來賣的。
有沒有這種事,當然有。
全世界都有。


但是報告可不可信,至少是我信了。
我的車商是朋友家開的,我也信了。


報告可以很詳細地載明
車子出廠日期,第一次領牌日期,售出日期。
然後流到拍賣,由車商標下。


樓主的車,低里程的狀況是可能的。
因為我的車也是低里程。
2015年底出廠,2016年初領牌,2017年年初流到拍賣,2017年2月由我的車商標下,2017年5月回台領牌。
在美國跑的時間,其實只有一年6000 miles。
但是二手車就是二手車,我不否認這不能和新車比,還是有使用痕跡。鋁圈刮傷,手把刮傷等。


總之
不了解,還是別亂批評吧。
以c300的馬力
常跑山路、市區走停,或是常重踩油門的開車方式
後輪耗損很快也不是不可能
運氣不好再一兩次破了補不起來
那四條胎要湊到製造日期相近也難了⋯
我想大家講的樓主應該都能理解

只是就是好奇想知道些內幕
看自己的車是不是有問題

畢竟會去買外匯車的心理就是想開好車
又負擔不起或不想負擔這麼多
那代表屬於會斤斤計較的類型
所以當發現這一點小問題
自己就會很想知道

我想樓主的心態大概就是這樣...

小弟建議
找間輪胎行檢查一下
如果都正常就安心開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