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前試駕EQS時就有提到,今年會是賓士電動車大軍壓境的時刻,包括最早引進的EQC(原廠似乎不想提到他

由於不像燃油車款的命名規則,從車名就可以看出車格,目前EQ家族旗下的ABC都是SUV的設定,架構也都是由所對應的燃油車種進行衍伸(GLA、GLB、GLC),而這也是目前MFA2模組化平台的優勢(GLC除外)。至於EQS與EQE則是搭建在全新的EVA純電動模組化平台之上(EVA聽起來就很秋),車格則屬於相對標準的四門房車,或是稱為四門Coupe也可以。當然賓士也不可能放過大型純電休旅這塊市場,所以日前發表的EQS SUV、EQE SUV,就是這樣的概念。不過不曉得以後會不會有EQA Hatch,或是EQC Sedan之類的奇行種就是了。

EQB基本上就是GLB的電動版本,目前台灣賓士僅導入單一車型選擇,搭載前後各一顆電動馬達的300 4Matic,根據WLTP測試標準所得到的續航里程為423公里,並不算是里程特別高的電動車款。當然EQB最大的特點與優勢,便是目前國內少有的七人座純電車型,雖然採用5+2的座椅配置,但機能變化確實比起其他的電動車款來得更高,相信也是本車最重要的賣點,至於265萬元的基本售價,就看各位可否接受了。

整體車格上EQB和GLB幾乎相同,但是在外觀的處理上卻有相當多的差異,原廠也刻意塑造出兩車的不同,盡量讓用路人可以一眼就能分辨雌雄。首先是車頭方面,由於EQB不需要水箱護罩進風散熱,因此換上了平面覆蓋的式樣,並把三芒星廠徽嵌入其中,用以降低空組係數換取更好的電耗表現。另外頭燈組方向也同步進行調整,EQB搭載的是EQ家族的燈光設計語彙,前後都採用了貫穿式的LED頭燈,因此日行燈造型也並非如同GLB的上下雙層,而是由中央向兩側延伸的燈眉造型,整體看起來確實更為俐落。
至於前保桿與兩側進氣霸方面,EQB則是用上黑色塑料將左右相連,創造出如同上方的貫穿式頭燈相同的視覺意象。同時試駕車款也額外選配了夜色套件,因此多了亮黑色前後保桿下緣飾條、黑色車頂架、亮黑色車側飾條、亮黑色車外後視鏡罩、B柱以後側窗及後擋玻璃暗色處理、側窗框下緣及側窗框黑色飾條。

頭燈造型的改變算是EQB相當明顯的特徵,內部為全LED光源,具備自動遠近光調節功能,不過沒有多光束智慧型頭燈可以選用。

從車側應該就不難看出EQB的身分地位,車身尺碼為4684 x 1829 x 1701mm,車長比起GLB多了50mm,車寬則是少了5mm,車高方面電動版比起汽油版本高了42mm,軸距則是相同的2829mm。雖說尺碼有些許的更動,不過整體的側面輪廓還是和GLB相當接近,搭載夜色套件則是讓全車外觀幾乎所有的塑料件都改以黑色塗裝,整體看起來更為協調。

相較於車頭的變化,EQB在車尾的改動較小,兩側尾燈基本上沒有改變,僅有針對尾門上的尾燈換成貫穿式的造型,符合EQ家族的服裝規定,同時由於不需要排氣管,因此後保桿也換上了不同的式樣。

不管是EQB還是GLB,筆者其實最喜歡的是車輛的窗戶設計,基本上從前窗一直延伸到行李廂窗都是相當大尺碼的設定,讓車內保有了開闊的空間感受,從外部看起來也更為通透。

前葉子板上有著EQB的專屬銘牌以彰顯身份。

僅有單一車型規格的EQB原廠標配235/50 R19的胎圈組,不過試乘車款選配了20吋的AMG多輻式亮黑輕合金輪圈,看起來自然更為帥氣,不過換胎時應該就會悔不當初了。

EQB的內裝就是標準的MFA2家族的風格,由並排的雙螢幕組合而成的MBUX車載系統,數位儀表與中控螢幕都採10.25吋的規格,也是賓士MBUX最初始的樣貌。除了雙螢幕之外,本車還標配了暗色螺旋紋炫光飾板、多功能跑車平底方向盤、Artico/Dinamica黑色跑車座椅(附紅色車縫線)、雙前座電動調整暨記憶功能、黑色車頂篷、64色環景車內氣氛燈等,單論配備等級還算是在水準之上。

單論造型EQB標配的多功能跑車方向盤其實相當好看,Nappa真皮包覆搭配紅色縫線極具跑格,握感也頗為出色,後方的換檔撥片改為動能回收模式的切換功能。

起初在規格表上看到暗色螺旋紋炫光飾板的字樣,腦中不禁想起了一些奇怪的東西,不過一經比對之下才發現,這看似非常科幻的配備就是EQB最新的中控飾板,夜間確實可以讓車內變得更為年輕活潑,而此等設計與命名方式,也非常符合賓士近年來帶點中二與未來科技感的氣質。

自從MBUX開始普及之後,賓士旗下車款的數位儀表幾乎都是相同的呈現方式(正AMG除外),EQB當然也不會例外,不過還是有在一些細節做出電動車的差異,像是雙環錶右側的轉速就被改為電門開度與回充狀態,油表的位置也替換成電池容量與剩餘里程。提到MBUX的數位儀表,最大的特色就是在於可以選擇與顯示的資訊非常豐富,對於很多人來說肯定是一個相當好的優點,畢竟自定義程度非常高,不過對於筆者自身而言就認為有些過於繁雜。
- 左側儀表-1
- 左側儀表-2
- 左側儀表-3
- 左側儀表-4
- 左側儀表-5
- 左側儀表-6
- 右側儀表-1
- 右側儀表-2
- 右側儀表-3
- 右側儀表-4
- 右側儀表-5
- 右側儀表-6

中控螢幕方面10.25吋的大小配上EQB的車格其實相當剛好,由於是電動車的身分,EQB在熄火後也會在中控螢幕上顯示充電、預先啟動等狀態,讓車主可以確認自己的充電規劃。其餘的部分就跟大家熟悉的MBUX一模一樣,包括「你好,賓士」的語音聲控、多媒體系統、車輛設定、Carplay、Android auto智慧手機連結等。
必須要提到的是,因為EQB的基底為GLB,所以MBUX還是相對舊款的配置,但也正因如此除了螢幕觸控的方式之外,我們也可以使用中央鞍座上的觸控面板進行操作,對於行進間的控制更為輕鬆,也可以保有乾淨整潔沒有指紋的螢幕。當然方向盤右側的快捷鍵也可以對應中控螢幕的調整。
- 中控系統-1
- 中控系統-2
- 中控系統-3
- 中控系統-4
- 中控系統-5
- 中控系統-6
- 電能選單-1
- 電能選單-2
- 電能選單-3
- 電能選單-4
- 電能選單-5
- 電能選單-6

記得之前有許多網友提到電動車就是要有原廠專屬的APP,EQB自然沒有這方面的疑慮,在母廠強大的資源挹注下,賓士有開出電動車專用的APP,讓車主可以遠端監控車輛狀態,檢視剩餘電量、充電狀態等。

EQB並非算是最新世代的車款,因此在駕駛艙內部還是可以看到許多「有年代感」的配備,像是這個筆者相當喜愛的觸控面板,操作起來頗為直覺,也不會造成螢幕污漬,加上兩側的快捷按鍵,使用體感算是相當不錯。

本車所標配的Artico/Dinamica黑色跑車座椅視覺上頗具性能風味,實際乘坐時的包覆性也相當不錯,尤其是中央麂皮的配置有著極佳的止滑性,觸覺當然也相當加分。美中不足的或許是本張座椅的尺碼其實不大,椅背除去腰靠之後所剩的空間已然不多,身材可以要稍加管理才可以坐得舒適。

EQB尺碼雖然不大,但置物機能還算是水準之上,中央鞍座上有著兩個大尺寸的置杯架,同時也具備夾緊功能,放置不同款式的飲品都算是順手。置杯架前方也有專屬的手機空間,並且提供QI無線充電面板可以使用。

機能與實用性一直都是GLB的強項,換成電動版當然也不會改變,後座一樣採用4/2/4的配置,椅背角度與座椅前後距離都可以獨立調整,讓整個後座的使用彈性變得更大,也可以順勢解放第三排或是行李廂的空間。這次我們的Model找來攝影組組長哈維大大,身高171公分的他即便將座椅推到最前面,膝蓋距離前座椅背還是有著一個拳頭的餘裕,後排空間確實了得。

EQB另一個優勢在於車內高度,由於採用標準SUV的方正造型,車頂線條可以一直延伸至車尾,創造出極佳的頭部空間,加上非常寬廣的後窗與全景天窗設計,整個後座的空間感非常開闊,一點都沒有小型休旅常見的壓迫感,對於家庭買家而言無疑非常加分。至於EQB後座小小的缺憾,還是在於電動車本身,將電池移置底板下方後所導致的地板抬升,坐在第二排時都需要稍微拱起膝蓋,加上EQB座椅椅墊本身不算特別的長,因此對於腿部的支撐較為有限。不過由於EQB的休旅車身分,後座板凳感其實不算太嚴重,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造型可愛


採七人座或是說5+2配置的GLB在市場上本就是相對稀有的存在,改成電能後的EQB自然更為珍稀,不過本車的第三排空間確實不大,畢竟車格就擺在那裡,但還是可以提供成人短程乘坐,或是家中兒童使用。雖說空間不大,但EQB的第三排還是有著頗為完善的機能,像是標配了雙Type-C充電孔、雙置杯架及雙座ISOFIX固定裝置。
- 行李廂-七人座
- 行李廂-五人座
- 行李廂-全倒

接著來到動力環節,EQB採用單一300 4Matic規格,在前後軸都各搭載了一顆電動馬達,不過有趣的是前軸採用非同步馬達,後軸則是永磁同步馬達,可以提供228匹最大馬力、39.7公斤米的最大動力輸出,在無需變速箱傳遞損耗功率的狀態下,可以繳出0~100km/h加速8秒整的成績,看似加速沒有非常猛爆,但可別忘了這是一部淨重就高達2175公斤的電動車,再加上EQB本身七人座休旅的定位,實則已經夠用。

雖說原廠給的資料表示EQB是純電底盤,但是看到引擎室內部的規劃,大家應該都知道意思是什麼了吧。關於續航力的表現,EQB搭載的是一組容量66.5kWh的鋰電池,WLTP測試標準下可以提供423公里的續航里程,市區通勤代步肯定不成問題,搞不好比汽油版本還更節能。但是要長距離的行駛,就得好好規劃自己的充電行程,畢竟423公里打個八折約338.4公里,大概就是台北台中單純來回的行駛距離,各景點行程間的安排也需要考量進去。

EQB的充電規格採用交流電J1772,搭配直流電CCS1,算是目前非常主流的充電規格之一。根據賓士提供的資料,EQB使用直流電快充最大供電功率可達100kW,交流電最大功率則為8.8kW,在此快充條件下可以在30分鐘內,將電池從10%補充至80%,並不算是特別快速,但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實際上路行駛,EQB給人的感覺其實相當平易近人,基本上就跟絕大多數的電動車一樣,有著非常輕快的起步特性,加速踏板輕踩就可以提供飽滿的推進力道,當然如果瞬間補得過猛,還是會有著非常噁心的加速體感,但這也是許多人對電動車樂此不疲的原因之一。倘若踏板控制得宜,EQB可以帶來頗為舒適的行駛體感,電池的低重心讓車輛動態頗為沉穩,對於家庭買家來說應該相當討喜。

EQB針對動能回收提供四種模式可以選擇,分別是D、D-、D+、D auto,D狀態下動能回收模式為中等,瞬間放開加速踏板還是可以感受到動能回收時造成的減速感,但整體來說不會過於突兀;D-則是動能回收最大化的模式,基本上可以將其視為EQB的單踏板模式,不過需要注意的是,EQB的單踏板並不會向EQS一樣帶動煞車,因此到最後要靜止時還是需要駕駛者自己控制煞車;D+模式為滑行狀態,車輛會將動能回收系統完全關閉,讓車輛用滑行的方式增加行駛距離,就之前試駕EV6的體驗,搞不好會是最省電的開法也說不一定。
D auto算是EQB新增的動能回收模式,顧名思義就是車輛會隨時監測前車距離與道路速限,自動調節回充阻力,也是原廠最推薦大家使用的模式。

關於EQB另一項重點在於試乘車選配了可變阻尼懸吊系統,可以和車輛的Dynamic Select駕駛模式連動,或是在個人化模式內自行調整,共有Comfort、Sport兩種阻尼設定。在Comfort模式下懸吊算是相當柔軟的狀態,加上頗長的行程,所帶來的路感回饋不算是特別清晰,但也不至於模糊不清。對於車輛在彎道中的支撐性來說,由於頗具份量的車重,我們可以感受到避震器快速的下沉,阻尼回彈的速率也不算太快,但可以可以拉住車輛不至於有過多的晃動。
倘若切換到Sport模式,阻尼的係數變大讓路感更為清晰一些,不過整體的差距並不會到太明顯,也不會有一瞬間變成性能車的錯覺。雖說差異不大,但這樣的設定並非壞事,畢竟它帶給車輛的回饋算是舒服的設定,即便試駕車款選配了20吋的大腳,我們也不會感受到太多的彈跳感,讓EQB保有賓士一貫的斯文柔和。

在國內愈發蓬勃的電動車,這一年來可以說是迎來了爆發性的成長,車廠與政府也估計電動車最終會佔據國內三成的乘用車比例,以2021年台灣新車掛牌數來看,44.98萬輛的新車當中就會有將近13.5萬輛的電動車,數量確實非常可觀,而這也間接驗證了賓士近期的電動車海策略,應該是個相當正確的決定。
如果用新世代電動車的表準來看,EQB並沒有達到筆者心中預期的高度,畢竟油電雙生的現實擺在這裡,EQB的上限自然會受到壓制。如果我們換個角度,把EQB看作GLB的電動型號(其實也是如此),那麼它的表現就可謂可圈可點了。目前現行GLB 250七人座的售價為259萬元,動力相當的EQB售價則是265萬元,但人家的型號畢竟是300,而且還有四輪驅動系統,這六萬元其實一點都不貴,再加上省下的稅金與油錢,實則是個頗具經濟效益的車型。
就車輛的本質來看,EQB有著和GLB如出一轍的配備表現、非常接近的空間機能,同級唯一七人座小休旅的優勢非常顯著。EQB的加速體感上比起GLB 250猛爆非常多,操控感受卻頗為相似,倘若你本就喜歡GLB,那何樂而不為呢?唯一需要考量的還是充電的便利性與時間,還有機械車位的重量限制,如果這兩點你都認為可以克服,同時又有第三排的需求,EQB不失為一個相當適合的選擇。
▍Mercedes-EQ EQB 300 4Matic規格諸元表
動力型式:前後軸雙電動馬達電池容量:66.5 kWh鋰電池
最大馬力:228匹
最大扭力:39.7公斤米
最大續航里程:423公里(WLTP)
驅動方式:四輪驅動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多連桿
後懸吊結構:多連桿
輪胎規格:235/45 R20
車身尺寸:4684mm x 1829mm x 1701mm
軸距:2829mm
車重:2175kg
建議售價:26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