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到三年的疫情影響,不只是改變了我們部份生活型態,就連展覽形式都有所變化,改以線上舉辦的數位化方式固然最容易轉換,但是以具有實際形體可以欣賞的汽車來說,數位賞車方式就是少了個味,少了可以見到鈑件曲線變化、空間視野呈現甚至漆色塗裝效果的真實感!舉個例子,許多汽車品牌網站都有提供線上定製服務,可以直接選配自己想要的外觀色漆或者內裝配色,只是等到相同配置的實車現身時,看到某些地方還是會恍然大悟:「原來是長這樣啊!」,這就是虛擬與真實的差別。
只是當許多品牌新車都選用線上形式發表時,原來應該是新車展演最佳舞台的各大車展又該何去何從?兩年前開始轉型的IAA慕尼黑車展似乎給了個不錯解答!熟悉車展的網友們應該知道,過往在德國舉辦的IAA國際車展我們都習慣稱為法蘭克福車展,因為自1951年以來,IAA一直都是在法蘭克福舉辦(IAA第一屆是1897年在柏林舉辦,於1951年遷至法蘭克福),直到2020年,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Verband der Automobilindustrie)選擇將車展舉辦地點移至慕尼黑,原本應是在啤酒節前的九月份舉辦,但最後受到疫情影響而延後到2021年。
IAA的全名是Internationale Automobil-Ausstellung,德文直翻就是國際汽車展覽會,2021年VDA為它加個單字而成為IAA Mobility,似乎同樣意謂著正在面臨轉型階段的汽車產業。然而不僅僅只是展覽城市改變,2021年開始的IAA Mobility慕尼黑車展也改變了展覽形式,過往我們都習慣在一個巨大場館裡看遍各個品牌,現在不只有場館而已,展覽舞台更延伸至慕尼黑市中心裡的各個角落,結合各個景點與名勝古蹟,塑造成一場與慕尼黑市民、觀光客同歡的城市嘉年華活動。2021年礙於疫情無法前往,今年我則是受到台灣賓士邀請前來採訪,除賓士自家的前衛概念車、重點新車及各主題訪談介紹以外,當然也得帶各位實際瞧瞧轉型後的IAA Mobility慕尼黑車展變成什麼模樣。

咦!說好要去慕尼黑車展,怎麼第二張照片直接來到日本澀谷?!其實是原定9/2號晚上搭乘阿聯酋航空出發的前一天,擔心受到海葵颱風逼近影響行程,台灣賓士為求謹慎的詢問我們能否改成一早出發並改乘JAL日本航空,雖然從松山飛羽田、羽田轉赫爾辛基再轉慕尼黑的飛行加等待轉機時數共達三十多個小時,但我們也確實擔心當時行蹤不明的颱風究竟會不會破壞期待已久的慕尼黑車展行程,於是決定改票出發!由於第二班從羽田飛赫爾辛基的等待轉機時間近九小時,我們選擇出境來日本街頭透透氣,終於聞到相隔三年半的日本空氣,一樣真香!


歷經兩次轉機的三十多個小時後,我們一行人抵達接下來要入住三晚的Ruby Lilly Hotel Munich,是一家結合濃厚音樂與工業風格的飯店,門口由A型梯搭配層板、映像管電視的擺設也很酷!附近搭乘輕軌電車或地點都很方便,走路到市中心的展覽區域也不用半小時,是一次還不錯的住宿體驗,但是前一天上午還在台灣、下午在日本街頭,隔天下榻飯店後已在德國街頭覓食的多重感覺真是挺特別的...

接著也領到賓士原廠提供的媒體採訪證與一個紅色信封,信封裡就是關於賓士各展覽區域的活動時間、地點等資訊,紅色則是這次賓士在2023慕尼黑車展的主題色系。

吃完午餐後,趁著距離天黑前還有些時間先來市中心展覽區域晃晃,順道熟悉路線與各品牌展覽位置以方便後天採訪行程,此時已經見到各個品牌展覽區域正在如火如荼佈建當中,像是MINI與BMW展區就設在國立歌劇院前的Max-Joseph Platz廣場,結合著名地標的展覽方式真的很特別。

恰巧遇到BMW將展示車輛送來,原本以為幸運的遇到本屆主角Neue Klasse,結果仔細一瞧發現是長得很像的i Vision Dee。

這個是慕尼黑王宮的入口之一,裏面廣場就是賓士與Cupra、Autostadt等品牌的展示空間,其中當然是賓士佔有最大面積,不只面積大還蓋了個三層樓高的大型展示場所,稍後就能看到完整樣貌。

賓士在慕尼黑王宮展演舞台的對面建築物一樓還設了個Studio,表示賓士光是展示空間就有展覽中心、名為Oper Space的主要展示舞台及室內Studio三個,各個區域也都有不同的重點新車展示,為了這次車展真的是火力全開!

路過這天尚未正式開放,只能透過落地窗一窺室內樣貌,不過當下沒有見到全新CLE,而是這部身披消光色帥氣塗裝的全新AMG GT!


接著來到Audi與Porsche的展示區域,前者展示主角是Q6 e-tron的內裝與小改款Q8,後者則是限量1963輛的911 S/T與Mission X概念車,重點是保時捷的展區外觀設計超帥,直接以一輛911的外型框架覆蓋在展區位置上方。

在Odeonsplatz地鐵站旁的這條大型道路也成為各品牌展示區域,當天當然也是封路在積極佈展當中,逛完一圈後真是讓人愈來愈期待後天正式開幕到來。吃完晚餐後就回到飯店休息了,因為有著六小時時差且隔天還有一場硬仗要打!

隔天一早八點!我們準時出現在慕尼黑展覽館門口,準備參加賓士為我們安排的一系列訪談及概念車拍攝行程,訪談主題包含Concept CLA Class及其MMA電動模組化平台、電動版G-Class開發祕辛、YASA軸向馬達的結合與應用、MB.OS作業系統的未來等四大主題。
簡而言之,場館裡的採訪內容更像是傳達、宣示賓士接下來新世代的走向與發展重點,著重的是未來,可能五到十年後才會見到較為成熟的實際應用;市中心Open Space則是已經推出或頂多再過兩年就會見到的量產車與概念車,兩大區域分別代表著不同傳遞概念,因此賓士在慕尼黑展覽館的展出概念車是極為前衛的Vision One-Eleven,市中心Open Space展示概念車則是預計會在2025年發表量產車型的Concept CLA Class。


只是這個慕尼黑展覽館的佔地面積還是不小,其中包含A1~A3、B1~B3都規劃為展示區域,當天走完六個場館的感覺大概就是南港展覽館單層面積的三倍大吧,不加上市中心Open Space的話,場館區域是比以前在法蘭克福縮減許多,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展覽形式變化。

由於展覽形式改變,主舞台已經搬到市中心的Open Space,賓士也就不像以前法蘭克福時期直接包下一整個場館進行展演,而是在場館內設置一個可以擺放兩部展示車與一個會議室的展示區域,賓士為這次2023 IAA Mobility慕尼黑車展所下的主題即是Defining Class since 1886!強調賓士在這一百多年來不斷追求創新的開創性精神。

賓士在慕尼黑展覽館的第一主角就是這輛Vision One-Eleven概念車,如有網友是資深車迷或對賓士歷史稍有了解,肯定都聽過賓士在1970年代所推出的一輛指摽性概念超跑C111,當年C111誕生是為了測試轉子引擎與柴油/汽油渦輪引擎所打造,同時是測試聚合物車身外殼的原型車,扁平前衛外表、鷗翼車門、僅0.191的超低風阻係數與超過時速300km/h的瘋狂表現,都是C111為人所津津樂道之處。
至於這輛在2023年登場的Vision One-Eleven,便是時隔五十年後誕生的C111後繼人選,於保留C111多項外型經典元素下,注入全新運用的3D點陣式LED光源、YASA高性能軸向馬達、Magic Leap 2 AR眼鏡等嶄新內容,關於Vision One-Eleven的詳細內容可以參考此篇:【IAA2023】動力與科技的強大火力展示!賓士全新概念車Vision One-Eleven正式登場!

展區另一位主角是這輛全新W214 E400e 4MATIC,大改款E-Class也是現場關注度很高的一款新車,關於New E-Class的詳細內容先不在本篇多做介紹,因為今年七月我已前往維也納進行實際試駕,體驗文章與影片分別會在本週五與下週上線。只能說這次改款幅度很大也很到位,對這部車有興趣的網友請再等待幾天。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訪談內容,我就依照我們當天訪談場次順序一一分享!
訪談一:YASA軸向馬達的應用


本屆賓士所展出的Vision One-Eleven、Concept CLA Class兩部概念車,都是採用來自英國YASA所生產的高性能軸向磁通電動馬達,YASA原本是位在英國牛津的電動馬達製造公司,專門開發高性能軸向馬達,並於2021年7月成為Mercedes-Benz AG 100%持股子公司,賓士與YASA雙方正攜手朝大規模量產努力。軸向磁通電動馬達的最大優點是重量大幅減輕且體積更為緊湊,實際體積大概只有傳統徑向馬達的三分之一,如上面兩張圖所示,包含運轉效率與動力儲備也都更加出色!
直接分享訪談過程中幾個重點問題,我們提到為何會選擇將YASA軸向馬達率先放在Vision One-Eleven這部概念車?YASA軸向馬達會不會出現在A/B等入門等級車款?賓士未來會不會將YASA軸向馬達提供給其它汽車品牌使用?
分別來自YASA與賓士原廠的高層長官表示,因為YASA軸向磁通電動馬達最大的優點就是高效率與體積大幅縮減,因此非常適合放在高性能車款,搭配Vision One-Eleven這類超跑再合適不過。再來是YASA電動馬達短時間內只會使用在高性能車款,即使是入門等級也會是Premium Performance車型才會搭載,表示接下來應會先在AMG高性能電動車款見到,之後才有機會下放到一般車型。另外原廠也不排除未來將YASA電動馬達提供給其它品牌運用,我猜大概就像是現在M177 4.0升V8雙渦輪引擎給Aston Martin使用一樣。
在座長官同時表示賓士與YASA仍處於磨合階段,目前都只是初步規劃,還得再過些時間才會有更明朗、成熟的詳細資訊釋出。
訪談二:電動版G-Class的開發祕辛


第二場訪談是關於電動版G-Class,訪談主角是同時身兼賓士G GmbH CEO與越野車部門頭號人物的Dr.Emmerich. Schiller,容我以下直接稱呼他為G老大!
G老大在訪談過程中告訴我們幾個重點,首先G-Class為何需要電動版?是因為部份國家城市已在2025年限制傳統燃油車款進入,電動G便是為了同時滿足這些城市裡喜愛G-Class的車主而生。賓士對於電動G的期望與設定是?G老大表示電動G將會是一輛不折不扣的G-Class,所有現行G-Class的駕馭感受都會完整予以保留,包括懸吊形式,這也是他們在開發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難題,如何能在電動G保留傳統G-Class該有的硬派與越野性能。不過G老大也提到在駕駛電動G的過程中,最喜歡它的寧靜度以及跟現行G幾乎一樣的駕馭調性。當然也透過四輪獨立馬達配置,實現更特別的轉向與脫困技巧,像是去年已經展示過的G-Turn原地大迴轉功能,這將列入電動G的越野模式之一。電動G則預計在明年登場,只會有單一車型設定。
最後是究竟會不會有迷你g的誕生,G老大直接斬釘截鐵的說會!不過推出時間至少會在兩到三年以後,個人猜測應該就是採用MMA新世代電動模組化平台打造的SUV車型之一,因為另場訪談已提到MMA平台將會生產四款車型,包含CLA、CLA Shooting Brake與兩款SUV,MMA的首款車型也預計在2025年登場,跟G老大所說的時間及MMA產品規劃內容完全吻合!總之,表示我們至少還有兩三年的時間可以存錢囉~
訪談三:全新MMA底盤與Concept CLA Class


距離上一場訪談結束不過五分鐘,我們繼續在同一個會議室進行第三場訪談,主題是全新MMA電動化模組平台與Concept CLA Class,首先是Concept CLA Class雖然是搭載YASA軸向電動馬達,但這是因為它是輛作為科技火力展示的「概念車」,如同第一場訪談提到,YASA短時間內只會出現在高性能車款身上。MMA平台則會推出四款車型,包含CLA、CLA Shooting Brake與兩款SUV,可能分別是五人座與七人座,各位是不是想知道MMA的五人座SUV到底是GLA後繼車款還是迷你G,原廠當然是完全不透露!但這也表示A-Class即將邁入產品尾聲,所以迷你G的機率更高了。
MMA的幾項重點特色包含採用800V高壓架構、氧化矽陽極電池技術及碳化矽逆變器,並以平均12kWh/100km的電耗表現,提供超過750公里(WLTP)的續航里程,透過快充方式可在15分鐘充電時間提供400公里續航里程。另外MMA其實不單是個電動化模組平台,它同時可以搭載四缸引擎,接著我們問到那麼接下來的MMA高性能車款會是沿用現行2.0升四缸引擎還是轉型為電動車,這點長官也表示暫時無可奉告,不過有再透露AMG高性能車型將會擁有專屬的AMG EV底盤平台,應該就是用來專門搭載YASA高性能電動馬達使用吧。
另外還有兩個重點,分別是Concept CLA Class會在2025年推出量產版車型,然後現行EQE/EQS系列使用的MFA2平台,於下回更新便會從400V升級為800V架構,帶來更出色的充電效率表現。


訪談四:全新MB.OS作業系統

由賓士全然自主研發的全新MB.OS作業系統,亦是Concept CLA Class所展示的強大科技內容之一,因為未來MB.OS便會跟隨著MMA新車一起推出。各位可能會先產生MB.OS跟MBUX差在哪的疑問?實際上MBUX就只會發展到新一代W214 E-Class所搭載的MBUX 3.0版本,爾後新世代車款將會全數採用MB.OS作業系統。
NVIDIA與Google、Luminar同時都是賓士的長期合作夥伴,前者提供品質穩定且運算能力強大的晶片,後者給予豐富的APP與地點資訊運用。New E-Class車上MBUX 3.0中的娛樂系統已是來自MB.OS,我們才會見到ZOOM視訊會議、Angry Birds等內容,還有來自Luminar的光學雷達感測器LiDAR,光學雷達感測器甚至可識別紅外光譜中反射率低的小型物體,具有更為精準的偵測能力。
MB.OS也會提供OTA線上更新或者下載功能,猜測未來應該也會直接結合Mercedes me商店,可以使用商店來進行車輛部份功能開通或是擴增,原本的MB.CONNECT、MB.CHARGE與MB.DRIVE也都會整合其中。MB.OS在現行階段看來還是較為抽象一點,因為年底我們會接觸到的新一代E-Class仍處於MBUX 3.0系統,還需要些時間讓MB.OS整體輪廓與功能運用更加清晰。


前一天結束燒腦的四場訪談,隔天賓士便帶我們來到本屆車展的重點展示區域,位在慕尼黑王宮內部廣場的Open Space,一棟以紅色方形框架構築而成的建築物,搭配多達十多輛的戶外展示區域,同時結合眾多新車試乘體驗,而且是全開放式設計,包括民眾或媒體都可以毫無阻礙的進行賞車,大多數車款也可開門進入乘坐,車旁還會有原廠工作人員協助進行解說,一般民眾進入Open Space也都不用購票,即可盡情的欣賞各品牌新車與展示內容。

賓士的Open Space規劃為Cube、Exhibition、Test Drive等三大區域,不包含Test Drive使用車輛在內,光是靜態展示車款就高達15輛!


這棟展示建築的兩側角落也分別放著EQXX、Vision One-Eleven兩部指標性概念車款,不過Vision One-Eleven只能欣賞外觀而已,不像昨天在慕尼黑展覽館可以開門見到內裝樣貌。

Cube裡的主角即為Concept CLA Class,賓士在現場為其搭配視覺效果極為豐富的舞台燈光、動畫展示,前衛又絢爛的舞台氛圍十分吸睛,幾乎每個進來賞車的人都會駐足許久,

Test Drive提供非常豐富的體驗陣容,從EQE、EQS、New E-Class都有,甚至還有EQXX!可惜當天已被預約額滿,未能體驗到EQXX真的好可惜啊!


雖然是去年一月發表的概念車款,但是EQXX現場吸睛能力絲毫不輸給AMG One、電動版G-Class原型車等車,0.17Cd超級低的風阻係數、超過1000公里的最大續航里程與前衛外型都是它吸引人的幾項特色,重點是可以搭乘著一輛概念車實際上路體驗,將會是多麽難得的一次機會,難怪APP預約瞬間額滿。


現場同時帶來Mercedes-Maybach EQS 680這部剛在四月上海車展發表的新車,我也終於見識到這個佈滿Maybach廠徽的輪圈,送去洗車應該會被加收費用吧...





其它新車包括AMG One、新款AMG GT的E-Performance動力原型車、小改款EQA/EQB/EQV及全新E-Class All-Terrain車型,我們也都有帶來詳細報導,直接附上連結供各位參考:
IAA德國國際車展2023



至於前面提到的Studio室內展示區域,除新款AMG GT以外還有全新CLE雙門轎跑車型,現場展示車款為CLE 300 4MATIC車型,預計在明年上半年就會抵台跟大家碰面囉!實車外型很勻稱、協調,燈組造型雖是沿用家族化設計但經由車身輪廓搭配,整體來說仍具有不錯辨識度,內裝嘛...就是C-Class囉!

這趟2023 IAA Mobility慕尼黑車展的收穫還真不少,車廠方面當然來自於賓士的回饋最多,舉凡豐富又具有深度的四場訪談內容,Vision One-Eleven、Concept CLA Class概念車的精彩演出,Open Space搭配Studio的十多輛新車展示以及Test Drive區域的EQXX等,都讓我們得以進一步認識賓士的現在與未來,也看到這家百年豪華車廠的強大氣場與氣勢展露!
另外印象深刻的就是在慕尼黑市中心舉辦車展活動,與知名景點、地標結合的展演方式真的很特別,是一股融合傳統與現代的衝突魅力,而且周邊規劃也十分到位,包含地鐵、輕軌電車、Uber等交通運輸工具的配合,像我們憑採訪證即可免費搭乘地鐵及輕軌電車等交通工具,各個位置或地板均可見清楚招牌指引或地面指示,我們就一起跟市民、觀光客們輕鬆地走在城市裡欣賞著各品牌Open Space舞台,整體氛圍既熱鬧又帶點愜意,對於城市行銷或觀光受益肯定都有正面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