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九月同步在國內發表的GLA、CLA、CLA Shooting Brake三款小改款車型,乍看之下外型似乎沒有多大變動,但在我們輪番試駕過CLA 200 Shooting Brake、CLA 200 Coupe及M.AMG GLA 35 4MATIC之後,發現不單是動力單元經過微幅調整,連同內裝與科技配備皆有一定升級幅度,科技感與舒適程度都是有感進化。經過200與35兩種動力體驗,台灣賓士再釋出NGCC陣營中最強的45車型,也是我覺得整個NGCC家族中顏值最高的CLA 45 S 4MATIC+,試駕車還挑選看似低調但難掩其帥氣鋒芒的消光灰塗裝,搭配黑色輪圈與紅色卡鉗整個非常對味!

小改款CLA一樣分為CLA Coupe四門跑房與CLA Shooting Brake五門獵跑兩種車型選擇,動力方面同樣有所區分,CLA Coupe擁有200及AMG陣營的35 4MATIC、45 S 4MATIC+等三種車型;CLA SB則縮編為200與35 4MATIC兩種車型,詳細價格如下:
CLA 200 Coupe:209萬元
CLA 35 4MATIC Coupe:289萬元
CLA 45 S 4MATIC+ Coupe:368萬元
CLA 200 Shooting Brake:214萬元
CLA 35 4MATIC Shooting Brake:294萬元
在進入小改款CLA 45 S 4MATIC+的試駕介紹以前,先帶大家來回味一下這篇近三年前的小改前車型試駕文章,鮮黃色塗裝搭配夜色套件相較消光灰是顯得高調、騷包許多,特別為它安排了一趟夜拍之旅,回味之餘順道看看改款前、後的內外觀差異。
Mercedes-AMG CLA 45 S 4MATIC+黯夜版試駕|黑夜裡更能領略的力與美!

小改款車型於前、後保桿造型並無多做修飾,維持原本極具張力且霸氣的線條設計,試駕車另有選配定價7.4萬元的B26 AMG空力套件,會加大其亮黑色前下擾流飾板並於前、後保桿兩側新增亮黑色進氣口鰭片,45車型的前葉子板並有稍微加寬,賦予整體外表一股張牙舞爪的囂張感!

至於外觀選用的消光深灰是屬於MANUFAKTUR特殊漆之一,8.8萬元的選配價倒是比我原本預期的親民一點,原以為要六位數才可換得這個質感、帥氣兼具的特殊車漆。前方頭燈內部結構是分辨改款前、後的一項主要差異,特別是變得較為細緻的日行燈條樣式,35以上車型並將多光束智慧型LED頭燈列為標配項目,會根據不同行車環境進行主動式照明調整,更聰明也更為實用。

直條式水箱護罩近年已成為正港AMG車型的招牌外觀配件,雖然一般車型也可以輕易更換,但若未搭配外觀整套AMG空力套件,單有水箱護罩的氣勢自然是薄弱許多。CLA 45 S 4MATIC+的車頭會看來如此霸氣,除空力套件加持以外,像是鯊魚頭般的前傾車頭角度、銳利化頭燈線條與兩道引擎蓋隆起造型,都是造就其外表侵略感十足的組合因素,這個水箱護罩就是像是小一號的AMG GT樣式嘛。

與外型極為相襯的這組19吋黑色輪圈,實為加價9.6萬元的選配項目,屬於選配表中代號RSZ的19吋AMG交叉輪輻式鍛造輪圈,看起來像是單孔配置但其實不是,中央飾蓋打開即可見到原本的五孔螺絲孔位。內部紅色卡鉗則是45車型獨享的AMG高性能煞車系統(35是灰色),前輪由35車型的四活塞升級成六活塞,碟盤尺碼也從350x32mm加大到360x36mm,後輪於35、45都是配置單活塞卡鉗與330x22mm煞車碟盤,制動能力當然是45車型會更勝一籌。
輪胎方面,前、後輪的尺碼規格都是255/35R19,試駕車搭配胎款是Continental的SportContact6,試駕一天下來,面對各種路況算是在舒適性與運動性之間取得不錯平衡,配合CLA 45 S 4MATIC+還不算太硬的懸吊設定並不會顯得過於硬朗或彈跳,但是如果真要在山路中進行激烈操駕,就會覺得抓地力與胎壁支撐力道還可以升級更出色的胎款,這點就看各位車主的用車習慣與環境來作挑選,不同批到港車款也可能搭配不同胎款就是了。

尾燈內部燈條設計同屬改款後的一項外觀差異,其實我覺得改款前的燈型設計已經不差,改款的流線燈條看起來更為簡約而已。

後方這支明顯有助於車尾氣勢與整體運動化感受的黑色尾翼,大小與彎折角度我覺得與CLA外型極為相襯,不過這支固定式尾翼列在選配價5.2萬元的「PAA AMG進階空力套件」裡,是項值得推薦的勾選項目。

既然是陣中性能旗艦,CLA 45 S 4MATIC+自改款前已經採用四出尾管配置,然後試駕車還選配了一項名為「AMG可調式引擎聲浪」的配備,其實就是排氣管閥門控制啦!選配後會根據行車模式開啟或關閉(Sport+及Race開啟),也可以在多媒體螢幕裡的行車模式選單中進行手動開啟,雖然是四缸引擎,但閥門開啟後的聲浪倒也算是渾厚且聲量不小,Race模式在收油時也會有明顯的放炮聲。

45車型包含AMG夜色套件與AMG進階夜色套件這兩項配備都列為標配,在35車型都是需要加價選配的項目,標準夜色套件是會換上亮黑色前保桿飾條、亮黑色側裙飾條、亮黑色車外後視鏡罩、亮黑色側窗框飾條、黑色鍍鉻排氣尾管及後側窗/後窗深色隔熱玻璃,進階夜色套件是再增加黑色鍍鉻直瀑式水箱護罩、黑色車尾車型銘牌與黑色車尾三芒星廠徽,所以各位仔細看上面照片細節就會發現外觀銘牌都是鍍鉻黑色式樣,視覺質感表現更好。

內裝架構基本上跟我們先前介紹過的一般版CLA是大同小異,小改款車型的主要變動之處在於數位螢幕及中央鞍座的功能與造型變化,包含數位儀錶裡的介面設計與多媒體螢幕升級為MBUX 2.0作業系統,兩具螢幕都是10.25吋規格,當然AMG車型會增加多項專屬內裝配備與配件,像是方向盤、飾板、座椅、縫線及多媒體螢幕裡的專屬介面及功能。

現在CLA全車系都是搭載這套雙10.25吋數位螢幕,因介面底色都是選用深色搭配而讓黑色編框的存在感降低許多,這次小改款連同數位儀錶介面都經過重新設計,中央多媒體螢幕也升級至MBUX 2.0作業系統,視覺美觀程度與實用性都得到明顯進步。


45的方向盤式樣與35完全相同,都是現在AMG車型專屬的蜻蜓式平底造型並以Nappa真皮包覆,差在45兩側改以Microcut類麂皮材質包覆,個人是更喜歡Microcut材質的握感,比較止滑也比較溫潤。第一次接觸這支方向盤可能會覺得功能很多很複雜,因為總計有四個位置加兩個旋鈕的按鍵功能要記,但習慣後其實還挺直覺的啦!左上控制左側螢幕,右側控制右側螢幕,左下是ACC設定使用,右下是多媒體跟藍牙通訊控制而已,兩個旋鈕就是行車相關與行車模式切換而已,就像電玩手把常用就會記得了。

HUD抬頭顯示器在45車型屬於標準配備,賓士的抬頭顯示器確實是項好物,顯示資訊豐富且畫質表現很好,還提供多種顯示模式可以切換,即使是200或35車型也很值得推薦選配。


10.25吋數位儀錶介面更新至與品牌新世代車款相同,包含模式選擇及模式內容,其中像是AMG專屬介面就挺浮誇的,我指的是色彩與轉速爬升時的炫目度,

如前文提及,中央多媒體螢幕已升級至MBUX 2.0作業系統,除使用介面更新變得更實用及美觀以外,最有感的應該是標配無線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使用方式,就不用明明有無線充電板還得接線使用手機。

Android Auto的實際使用畫面,會對螢幕顯示區域進行分割來對應不同顯示功能。

賓士的360度3D環景影像輔助畫質表現一向都很優秀,在CLA車系當然也不例外,同樣提供多種視角與廣角、標準視角切換功能,並加入停車點記憶功能,設定後只要開到停車點位置便會自動開啟環景影像輔助。

因升級到MBUX 2.0作業系統,45車型的中央多媒體螢幕現在也支援擴增實境導航功能,使用原廠導航進行路線指引即可獲得,或是停等紅綠燈時也會出現「號誌燈畫面」來提醒駕駛者現在的燈號狀況。

AMG車款並會在多媒體螢幕裡內建多個有趣功能,包括RACE START起跑控制或是AMG Track Pace賽道駕馭應用程式,系統會自動幫車主紀錄圈速、各區段速度等資訊,非常方便!

就連車內氛圍燈都可以跟隨Track Pace啟動時一起變化,不過在天色昏暗的傍晚時分過後才會比較明顯。

系統同時內建直線加速測試或者煞停距離測試功能,可以自訂想測試的加速或煞車距離,最多可以測到0~200km/h!

直線加速的起跑畫面就跟電玩遊戲一樣,綠色燈號依序熄滅後就可以起跑啦!

AMG 35、45車型都將具有12支揚聲器的Burmester音響系統列入標配,升級MBUX 2.0還有一個重點就是支援Dolby Atmos杜比全景聲,實際聆聽的環繞立體感真的是相當不錯!


如果對於改款前的這個位置還有印象,就會發現改款後已將手寫觸控板取消,只留下行車模式切換、音量調整及環景影像輔助功能等實體按鍵,使鞍座看來十分清爽。

前座機能配置大多集中在鞍座前方,面板開啟後即可見到雙置杯架、Type-C充電孔及手機無線充電座等設施。

中央扶手打開還有兩個Type-C充電孔,基本上這兩年更新的新世代賓士車款都已將全車充電規格更換為Type-C。



眼前這兩張造型與質感出眾的雙前座椅並非標配樣式,而是試駕車另外選配要價25.5萬元的「AMG高性能賽車真皮座椅套件」,雙前座都具有三組記憶、電動調整及電動加熱功能,舒適功能、包覆水準與支撐性都相當到位!車內黃色車縫線也是選配,歸類在「真皮-深灰黑雙色」裡,六千元選配價格倒是很親民。


接著進入CLA 45 S 4MATIC+最重要的動力環節,這具代號M139的2.0升四缸渦輪增壓引擎大家肯定不陌生,小小的2.0升排氣量經由調整至2.1 bar最大增壓值的雙渦流渦輪及雙軌燃油噴射系統即可輸出3~400匹馬力(35為306hp),使A45 S或CLA 45 S成為純種跑車都不容忽視的狠角色!小改款車型並未針對動力輸出進行調校,引擎本身維持在421hp/6750rpm最大馬力與51.0kgm/5000~5250rpm最大扭力,搭配AMG SPEEDSHIFT DCT八速雙離合器變速箱只要4.1秒即可達成0~100km/h加速!

超過400匹最大馬力與高達51kgm的峰值扭力輸出,使CLA 45 S 4MATIC+的加速體感足以用暴力兩字形容,即使是Comfort較為溫和的行車模式,你都可以感覺到源源不絕的動力處於蓄勢待發狀態,只是Comfort模式本就是舒適取向,積極許多的升檔邏輯也就不容易發揮真正加速實力。除非直接切入Sport+或是Race模式,這股強大力量才有被徹底解封的感覺,並會延遲升檔時機與放大油門踩踏時的動力輸出敏感度,讓加速體感變得極為凌厲,輔以同樣在Sport+、Race模式開啟的排氣管閥門,剽悍聲浪與隨傳隨到的強大動力真的很過癮!

有別於改款前提供Drift Mode這項特殊技能,改款後在行車模式細節做了些調整,現在於部份行車模式都可再進行模式調整,並在Race模式中增加一個MASTER模式,切入後便會關閉循跡系統並將驅動形式調整為後驅狀態為主。當天也有小玩了一下,切入MASTER模式並以手動換檔控制,入彎時重補一下油門會立即感受到車尾向外擺出,再透過方向盤反打或稍微放手讓方向盤自動回正即可享受到一次簡單的滑移樂趣!讓人不得不感嘆現在電子輔助系統的強大,讓這421hp馬力變得如此受控。

進入Race Start模式的儀錶板顯示狀態,全油門輸出的猛烈加速姿態絕對會令人再三回味!


CLA 45 S 4MATIC+並未搭載電子阻尼避震器,必須選配5.5萬元的AMG RIDE CONTROL可變阻尼懸吊系統,才能獲得電子軟硬可調阻尼桶身,原廠為其標配的是AMG專屬跑車型懸吊系統,擁有更低的車身高度與支撐性更好的避震器反應,就原廠這套懸吊設定而言,我覺得已經足夠應付大部分車主的使用需求,路感回饋保有一定Q度且一般激烈操駕的支撐性表現也夠,如果這部車用途真的大多是在山路甚至賽道,我覺得也不用選配AMG RIDE CONTROL可變阻尼懸吊系統,不如再加些預算去升級更好的整套避震器跟輪胎,反倒是有載人需求再來選配可變阻尼懸吊系統,因為Comfort模式會變得更舒服些。
另外值得稱讚的還有前面尚未提到的AMG Performance 4MATIC+主動式四輪驅動系統,會在後軸額外配置AMG Torque Control多片式離合器後軸差速器,可主動偵測車輛過彎時的動態反應來調整後輪扭力輸出,或是主動分配前、後軸的動力輸出比例,駕駛感受完全不同於上一代45車系體感偏向前驅且容易推頭的4MATIC,車頭指向性與過彎動態明顯變得更加犀利與靈活,多了個「+」真的很不一樣!


經由現行賓士家族新車的新世代科技挹注、動力系統微幅更新與內外觀修飾,小改款CLA 45 S 4MATIC+的試駕感想是它整體表現讓我覺得更為成熟,因為都是基於既有優良基礎上再進化,加上帥氣外表與樂趣十足的操駕感受,相信不只是年輕人很愛,就連我這個中年大叔都對它留下非常深刻的美好印象。
▋回文抽獎活動
活動規則:看完本篇文章後,回覆文章留下你對本篇 小改款 CLA 45 S 4MATIC+ 的觀點,就符合抽獎資格喔!但複製貼上別人的回覆內容,會直接喪失抽獎資格,請務必發表自己的看法。獎品為賓士原廠杯墊套組,只有1個名額。(照片後補!)
抽獎回文活動截止時間至2024年1月12日中午12:00止,之後會抽出得獎人並在本篇文章內文更新得獎名單,請把握時機參加!


◆獲獎名單暨抽獎影片公佈:
◆獲獎名單(站內ID):
得獎順序 | 會員名稱 |
賓士原廠杯墊套組 | corryhsiao |
◆抽獎實況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