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tliszt wrote:我家也在瑞光夜市附近...(恕刪) 哇!有一千五高喔?可是我打過電話給在那邊的駐警,他說到的山口只有一千一左右呢~"~公里數我想應該沒有差很遠,如果以最近的距離來算的話,來回應該60~70就OK了!!不過話說回來,目前只有兩個人要去騎!還有誰啊~"~
汪佳穎 wrote:請問各位...(恕刪) 踩踏轉速盡量維持在60~70一分鐘,這樣可以提高效率,又可避免重踩造成膝蓋傷害。坐墊與你的踏板調整至成一直線,但也不能超過,盡量不要讓膝蓋彎曲。請穿著適合你的車褲,良好的車褲有護墊,可以保護你的骨盆,也不會因為摩擦造成皮膚受傷。以下內容轉自 摩道王 阿泰大哥文章 http://www.motoways.net/phpbb2/viewtopic.php?t=18926對一位所謂「假日運動員」來說,應該如何有效的訓練呢 ?首先得先從其行訓練的強度分級開始。我們常聽專家們都提到:「有氧訓練是提高耐力,無氧訓練提升爆發力」,,但這簡單的二分法對自行車運動而言太過籠統;我們如何分辨何時為有氧、無氧階段?當你從跨上車, 開始慢慢踩踏, 逐漸提高強度,開始有點喘,很喘,到喘不過氣來,這之中其實歷經好幾個階段:1 暖身階段 :這個階段因為您都是放在低速齒比,以高迴轉速踩踏,所以幾乎感受不到腿在用力, 所以呼吸正常。2 耐受階段 :這個階段腿開始覺得有出力, 呼吸開始加重較有規律,如果維持在此段強度,大概 可以連續踩踏兩個鐘頭左右 ,但必須適時補充水份與能量。3 規律階段﹝tempo﹞: 這個階段腿出力會更高,主要是要維持自己最佳的轉速, 會覺得開始喘喘,腳好像變得是自己在做一個規律的踩踏動作,一般在這個強度若不休息,可以持續1-2小時!4 乳酸堆積耐受值:( LACTATE THRESHOLD)騎到這個強度, 就會覺得肌肉酸痛、漸漸無力;若持續不休息, 大概只能維持一小時。5 最大攝氧量期 (VO2 Max) :通常都是知道快到達目的地前的「最後掙扎」,大概只能撐10分鐘。6 無氧呼吸期至最大心跳 ( Max Heart Rate) :對選手來說比較有意義啦!指的就是終點衝刺,只能撐1-2分鐘。大概細分下其實運動強度在自行車約分六種,且最重要的分別是在乳酸堆積耐受值附近。前面提到的心跳值都與以上階段強度 關係密不可分!特別是對有心踏入自行車領域的新手而言,加裝一只心跳錶,能讓您監控騎行時的心跳狀態是件很很重要的基本條件!現在我門都知道最大心跳數並不會因訓練而改變,而是與年齡相關;最大心跳=220-您的年齡。但是最大攝氧量(公升/分鐘)則會隨著訓練而上升,一般達到最大攝氧量時的心跳,會維持在最大心跳數90-95%左右。乳酸堆積耐受值也會隨著訓練而上升, 會越來越接近最大攝氧量的心跳值,一般選手乳酸堆積閥開啟時的心跳可以達到最大攝氧量心跳值80-90%。這中間的關係您看的出來嗎?也就是說......最大心跳數>最大攝氧量心跳數>乳酸堆積閥開啟值心跳數其實最重要是找出個人乳酸堆積閥開啟值的心跳,找出這個值, 再根據此來訂定訓練強度,乳酸堆積閥值的心跳,最初定義是乳酸值突然上升時之運動強度,如何找出你的 乳酸堆積閥開啟時的心跳!由於我們沒有儀器用抽血的方式驗證,只好用老教練教我們的方法提供車有作參考.....1.連續平路騎行30-40公里的平均心跳數,很接近乳酸堆積閥開啟的心跳數。2.或是強烈騎行20分鐘後的平均心跳數x0.93,也很接近乳酸堆積閥開啟的心跳數。在進行此方法時 最好找平路 , 選定30-40公里路程,儘全力騎行一個鐘頭, 取這段時間內平均心跳值(一般心跳錶均有此功能),如此大概就是自己的乳酸堆積閥開啟值的心跳數。有了乳酸堆積閥開啟值的心跳,接下來就可以定出各階段訓練時心跳數的參考了。1、 暖身階段:約為乳酸堆積閥開啟心跳值≦68%,此為暖身及間隔訓練中間休息的心跳數。2 耐受階段:約為乳酸堆積閥開啟心跳值的69-83% ,一般持續如此強度運動2個鐘頭左右, 只要熱量補充得宜,第二天不會有痠痛, 可以每天做 ;但若時間超過3-4個鐘頭,可能需要超過24小時才能恢復。3 規律階段﹝tempo﹞:約為 乳酸堆積閥開啟心跳值84-94% ,如在此中強度下騎行持續30-60分鐘,並重複1-2次 ,一般可以在24小時內恢復, 只要熱量補充得宜,第二天不會有痠痛, 也可以每天做;但是如果以此騎行超過二小時以上,隔天鐵定腰酸腳痛!以上為一般車手騎行時,各階段心跳數與乳酸堆積閥開啟心跳值的關係!與我們又該如何訓練以強化自己呢?簡單的來說吧.....1.乳酸堆積訓練: 持續激烈騎行15-30分鐘,中間休息10-15分鐘﹝緩騎﹞,可以重複兩次,最好可以每天作,如果無法達到,則最好一週作三次,如果再不行,則進步的就很慢!2. 最大攝氧量訓練:持續激烈騎行約5-8分鐘,重複5次,每次中間休息3-5分鐘﹝緩騎﹞, 總訓練時間以30-40分鐘為宜。3.無氧呼吸訓練:一般車友不一定要訓練此項。持續抽車約30秒-2分鐘, 重複5-8次, 每次中間休息3分鐘﹝緩騎﹞。4. 最大肌力訓練:宜在上坡時做, 較重齒狂踩10秒, 重複5-10次,中間休息時可換至輕齒比騎行。當你覺得越踩越輕鬆、速度越快時,就表示您體能各方面的指標已有提昇,當您可以承受長距離、穩定速率的騎行而不會有隔日全身酸痛的情況後,維持體能就夠了,除非您想更進一步的踏入選手之路,否則以上的訓練模式對您我絕對措措有餘啦!
汪佳穎 wrote:請問各位...(恕刪) 這問題問的好 我好像運動傷害了max_17065 wrote:踩踏轉速盡量維持...(恕刪) 阿杰述說的真詳細看似簡單的腳踏車 不過是雙腳踩~原來 我這位新手忽略了很多常識~只顧著往前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