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26吋登山車, 29吋登山車雖已是主流(倫奧xc賽如用26吋肯定被巴假的),但在台灣仍有待推廣, 所以重點是什麼, 重點在29吋登山車有終結公路車亂象的能耐(跑的快又舒適又安全), 雖然目前騎的人不多, 改輪胎去參加長途自我挑戰仍少, (當然是騎不過公路車a咖, 但a咖值得尊敬, 因為他們一路領先騎自已的, 與大會精神是符合的), 我很自豪參加自我挑戰活動完全體現大會的精神....獨力完成, 協助別人(落鍊卡住齒輪協助排除故障, 協助爆胎的人), 不是靠別人支援(領騎/破風/輪車), 這是對活動宗旨的尊重, 而這點做的最糟糕的便是公路車了, 當計時賽在騎, 集團擋道(摔車常見), 競速闖紅燈, 機車穿梭車陣當補給車什麼都來, 所以騎29吋登山車最大的快樂就是, 發掘這台車的能耐, 在林道穿梭, 在公路飛馳, 善用29吋登山車輪徑較大的優勢, 看看29吋登山車看能跑到什麼境界. 結果成效真的蠻好的, 就卡在ab咖公路車之間, 理論上順風公路車是可以跑50km時速, 但是不要忽略實際路況也是重要因素,對路況的耐受度差, 需要以減速閃避來因應, 而登山車卻不必, 實戰中觀察正是如此 (聽到公路車友在 譙逆風 譙路況, 我笑了, 這不是繞圈賽, 有冷氣有木板路,有加油的觀眾... )
儘管公路車掌控天時(速度快), 但是29吋登山車握有地利(避震器不怕高速時遇到坑洞, 防刺胎不易爆胎)及人和(易騎乘,良好操控性,及舒適的騎姿有利長途節省體力) 66公分長的上把加牛角, 讓人敞開胸懷,邁開大步來騎, 豪邁的騎法, 人比車兇, 騎完挑戰活動後, 個人感想.....
嗯, 這些bc咖公路車參加自我挑戰活動...襟正係來亂矮...修正心態再來參加吧....
optimax6629 wrote:optimax6629 wrote:
看完我笑了好久就好像...(恕刪)


給我選我投B99 1000 一票(我連襟已訂此車, 是我建議的, 因為他告訴我他怕下坡屁股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