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資男的輕量夢-Aura Mk3: 5.4kg + 新照片(p.47)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我組車前是怎麼檢查車架的?

在此分享我用的方法...

1.最基本的,後變吊耳要正,我是把前輪用快拆固定在吊耳上,藉由比較兩個輪圈面的角度,就可以判斷吊耳有沒有歪了。可以用目測的,但用angle finder來比對會更準確。若吊耳只有輕微歪斜,可以把前輪當作槓桿來校正吊耳。(我是拿通勤車用的前輪來扳,一點也不心疼~)




2.前輪和頭管的平行度、頭管和立管的平行度、後輪和前三角的平行度,都可以用angle finder來檢查。

3.要檢查前輪是否在前叉的中心線上可用此法:
將前叉平放在白紙上,用直角規在紙上標記出前叉轉向管和勾爪的垂直投影點,將轉向管在紙上的投影線往勾爪方向延長,然後測量轉向管軸線和左右勾爪的距離。

4.要確認後三角有沒有偏一邊,是用這個方法:(出處:Sheldon Brown)
測量繩子和立管的距離,可判斷後三角有無偏移


5.拿補修用的花鼓軸心,從中切成兩半,可用來檢查左右勾爪面的平行度:


不知是否我的運氣較好,總之除了吊耳要校正之外,我的車架通過了以上的檢查。
小毛病不是沒有,我在第一篇發文就有提到,前叉勾爪間的距離稍小、轉向管底部的外徑偏大,但這都是很容易處理的問題,不成大礙。

順便再提兩點最初發文沒說到的細節...

我的車架立管和座桿的配合度很好,我沒有在座桿塗黃油或止滑劑(friction paste),座桿束子鎖到5N-m,座桿不會下滑或產生異音。
頭管的培林座內徑是準確的42.0mm/52.1mm,真圓度沒問題,頭碗轉動順暢且無異音。

givemelightbike wrote: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問...(恕刪)


這種土炮觀察法的確挺方便

話說拿32H跳編成16H的前輪不會有問題嗎"
鋼絲和框的SPEC可否參詳一下
敗家是無止盡的...囧rz

nitosuji wrote:
這種土炮觀察法的確挺..話說拿32H跳編成16H的前輪不會有問題嗎XD.(恕刪)


如果框的品質夠好就不會有什麼問題
多的洞就當做輕量化
BLOG http://mpsevo.blogspot.tw/
nitosuji wrote:
話說拿32H跳編成16H的前輪不會有問題嗎"
鋼絲和框的SPEC可否參詳一下


被你發現了,懂輪組的人看的重點果然不同啊!

那是閒置的前輪,不是配這台車用的,我想如果要拿前輪來校正吊耳,拿個爛輪來用就好了。

我以前第一台自組車用的輪組是Xero XR-2(也是我唯一用過的廠編輪),低框卻只配16支鋼絲,後來開始玩編輪才知道那實在是荒謬的配法,於是把16孔花鼓拆去配高板鋁框了。我另外找了一個便宜的32孔花鼓來跳編,以利用那個輪圈的殘餘價值,現在是用在我的通勤車上,剛性強度啥的根本都無所謂囉...
前輪16根並不會說特別奇怪,只是用在手編輪上是挺大膽的
像ROLF的VIGOR是14根,SHIMANO的C24是16根
所以好奇框和鋼絲的搭配而已
敗家是無止盡的...囧rz

nitosuji wrote:
前輪16根並不會說特...(恕刪)


框夠硬就可以多拿掉幾根鋼絲,反之則反之,沒有什麼高深的學問也不用講得很玄

我現在每天騎單車上下班,把通勤車當cyclocross來騎,雖然我63kg的體重算輕量級,但落差、坑洞、紅磚道、石板路都照騎,那個前輪已經撐了3個月以上都沒偏擺,真是怪哉!
對於g大直接未經當事人同意,連接別人的布落格,這點我不是很認同,
布落格是個人穩私個人想法,你拿到01真的不是很好的方法.

givemelightbike wrote:
航翊李總開砲了......(恕刪)

給大搖身一變成為
其心更可誅業代天字第一號
阿煌64 wrote:
對於g大直接未經當事...(恕刪)

笑話
這東西附個關鍵字叫你搜你一樣搜的到
現在就是附個傳送門
表示給大他接受大家的公評
不怕人家看負面評論
不妥在哪?
我也不是很懂
只準大老闆開炮
不準小老百姓附連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