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D我這樣解讀long steady distance請原諒我的懶...這篇由敝車隊隊長及隊員的翻譯整理闡述得很好不用刻意拉強度,但是要穩定最近我騎LSD或是LDS團心跳都有刻意控制,平均心跳都在141-142bpm左右redlane wrote:好奇問一下LSD注重...(恕刪)
redlane wrote:好奇問一下LSD注重...(恕刪) 低強度下有很多事情可以做。1.Long : 這表示長時間,或是長距離,若只有2小時的LSD,大概只能叫 SD,沒有 L ,這樣也就沒有太大意義了。而 Long 假定練4小時,所有的補給就得在車上完成,練習喝水、吃東西,養成"燒油"的體質。賽季由於常常有高強度,在這過程中往往身體會慢慢轉向以燒醣為主的體質,所以趁冬季 LSD 把它調整回來。另外,長時間的騎乘更能突顯出設定的問題、姿勢的問題,是否有不良的習慣等等,這些都是兩小時以內的練習可能掌握不到的。2.Steady (通常也就 Slow 了)穩定是很重要的,賽季高強度的間歇會導致身體的疲勞、免疫力下降、厭車、肌肉疼痛等等,而冬日的Steady為了達到"燒油"的練習,必須將強度壓低,並穩定的輸出,才不會騎兩天就得休一天。正確的 LSD 是不會感到疲勞,甚至越騎越有精神,跟車友聊天、打屁也好,聊聊車經,度過快樂的假日早晨(平日要練 LSD 大概都要請假了),回家還有力氣可以逛街上網小弟12月份就破 2000了,因為每週兩天外加特休一天,三天去做LSD,每趟都是 150KM 左右,加上平日晚上約 40KM 陪休閒團逛逛街,不知不覺就兩千了....因為不拉強度,所以可以一直有體力也有精神這樣搞,同時培養出高代謝率的好體質(最近有瘦 )另外,在低強度下有一件事很重要:練技巧。踩踏的技巧、上身的輕鬆、注意力的集中、跟車的技巧(冬天LSD,弱的人跟著強的人騎,順便就可以練跟車)等等,因為強度一高人就恍神,就啥都忘光啦~~趁著低強度的時候不斷的提醒自己養成良好的騎乘技巧,習慣了之後對於高強度的表現就會更有幫助。3.Distance這個原則上看人啦,距離真的不是太重要,時間為主,能騎多遠就多遠囉。以上是目前冬訓到現在的心得,大家參考看看吧~~
hsu4886 wrote:我也是這樣的問題真的...(恕刪) 他的菜單你吞不下去就不用硬吞阿,你們應該實力不同吧。高手33km/h在喇笛賽,新人33km/h快挫青賽,不用比啦。LSD是練底的,馬步也是從五分鐘開始蹲起。說真的剛騎車一年內,不用想練東練西,培養好騎車的興趣跟正確的技巧就OK了,先求對再求強。
這真的是LSD...平均117W均速25.4kph平均心跳146bpm山姆叔叔3746 wrote:剛好今天也有騎車po...(恕刪) 我剛剛拿我的數據算了一下{1417kcal-202kcal(基礎代謝)}X4182/3600/2.63=536W我2小時38分的騎乘過程中平均功率是536W...怎麼可能?!?!平均心跳144bpm輸出536W?!?!嘎蜜 edge 500水灌太多了啦
aquarous wrote:我剛剛拿我的數據算了一下{1417kcal-202kcal(基礎代謝)}X4182/3600/2.63=536W我2小時38分的騎乘過程中平均功率是536W...怎麼可能?!?!平均心跳144bpm輸出536W?!?!嘎蜜 edge 500水灌太多了啦 500感覺起來好像是用心跳跟輸入的體重在算一樣的路段34/15比50/15T的熱量消號耗低後者均速還較快 只是心跳低迴轉速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