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KW wrote:18/23就是指適合18...(恕刪) 對呢...可能有淺在的風險吧可是我目前也沒有其他內胎可以用先這樣用吧~破掉在買合用的內胎來用大大所言甚是...照理來講應該也是參照車架說明書比較好一些至少應該不會傷到車子
不太清楚製造700C 18-23內胎的是哪個牌子? 這種細內胎其實美國現在都不容易買了, 希望不是舊存貨. 以常見的Continental內胎來說,現行還有販賣的最細胎是適合18-25C的.至於Made in China倒無妨, Continental全世界各處都有設廠,也不見得每個廠生產量就一定要供應全世界. 我在美國買到的內胎大多數是Made in China, Made in India的. Made in Taiwan不多見,要買Kenda才有,而且Kenda的made in Taiwan內胎比Continental的made in China內胎還便宜許多,所以我估計是賣牌子.
Monte920 wrote:不太清楚製造700C(恕刪) 回老大~~剛剛看了內胎是...維多利亞Vittoria不過內胎的差異應該不會很大吧想說哪做應該都還好只是維多利亞的外胎我倒是有印象不是版上之前有一個側邊爆胎摔得很慘內胎應該不會有問題吧
孤單滑鼠 wrote:回老大~~剛剛看了內(恕刪) 應該還好,我也有Vittoria內胎25-32C,很好用,也還沒爆過. 我也另還有外胎Vittoria Rubino G, 很順暢Q彈, 阻力也很小, 不輸給Continental GP5000.不過我同意上面幾樓說的, 18-23內胎用在25C外胎,用是可以用,也許會增加爆胎的機會.
Monte920 wrote:應該還好,我也有Vittoria...(恕刪) 我也不知道我之前用的是什麼胎也不知道是23c跳到25c的Q彈還是真的是胎的Q彈但是更換以用確實比較舒適一些不然原本的小碎震都很明顯不過說真的...你們說的爆胎是?整個炸掉嗎?會傷到板輪嗎?如果這樣就很危險了耶
孤單滑鼠 wrote:我也不知道我之前用的(恕刪) 雖然不同廠牌型號外胎的調性不太一樣但大方向是越大的外胎胎壓越低像我現在32c我打80自然舒適性增加很多下坡時穩定性我也很滿意因為像我自己車子的設定就是偏向舒適長途軟車架,寬胎,板輪重量,速度什麼的我就不在意我把安全跟舒適性放在前面不過話說回來我換寬胎板輪我還在三條山路(劍南,風櫃嘴,巴拉卡)刷出自己pr你下次也可以試試看前輪換成28c甚至32你會覺得手輕鬆很多(因為碎震吸收更明顯)內胎你如果覺得毛毛就換掉吧反正多了練習拆裝機會
孤單滑鼠 wrote:不過說真的...你們說的爆胎是?整個炸掉嗎?會傷到板輪嗎?如果這樣就很危險了耶 我是建議你換回25mm的內胎啦,你可以想像一下,max 23的內胎用在25的外胎內,內胎的橡膠需要膨脹得比預定值更大才能頂住外胎,換言之即是內胎變得比設計上更薄了,承受衝擊的能力應該會下降,破掉的可能性很可能提高。我那個時候28用了25的原因是,新換了Mavic的輪組,一買回來就是已經裝著28c外胎的狀態……就這樣照常練習了數百公里都沒事,後來去旅行要換37的外胎,一拆開才發現其中一隻車輪裡面的內胎寫的是18/25
小緯0510 wrote:雖然不同廠牌型號外胎(恕刪) 緯哥~之前聽人家在說如果胎壓不足很容易造成蛇咬呢?因為我以前第一台的時候就發生過蛇咬的狀態車店老闆是跟我說我的胎壓可能太低了所以我後來我都把胎壓保持在100 psi呢只是我的車不知道還能不能往上裝上去怎麼感覺上空間很小像我昨天騎車的時候就發生壓到路上的菸蒂結果卡在前叉跟輪子中間掉不出來改決再往上裝好像也有點危險了目前25C是還沒有磨到的感覺(可能有貼犀牛皮也看不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