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回頭檢討配齒比 從歷史來看 我們都被shimano綁死死
古代給你50/34 搭11/28 高矮胖瘦要怎麼配自己去適應
甚至campy有段時間只有26t飛輪 super record要找大飛輪還很麻煩
長期廠商主導 導致我們沒有去思考齒比的能力
飛輪28T不行換32t僅此而已 換到34還會被笑
當我魔改飛輪 自搭超壓縮盤後
發現自定義齒比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
近年sram在推的多種齒比就很棒 但1x還真的有點硬
我最近改46/32配13/34飛輪 搭32c胎
是我目前配的最好的設定
46t 對13/34飛輪全部齒片都用的到 沒有浪費
32t對13/34 飛輪大概只用最大五片
丘陵地 上下橋都是無腦掛大盤解決
小盤只有真正爬坡才會變過去
32c胎最輕齒比很少用 大概用在路況不好的爬坡
這樣改完 變速邏輯變得很簡單
出門一趟 前變可能只撥兩次 甚至用不到
再去摸朋友的電變 發現目的是一樣的
只是電變是計算機 我是像算盤類比而已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