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改裝)從根源解決7900世代煞變把的手感問題

袁兄出品
一定要來簽到一下!
袁暄期 wrote:
首先先了解7900世...(恕刪)

ddar白馬 wrote:
年輕人願意嘗試,真的...(恕刪)


是阿~~~現在公路車月來用注重外型

一些新設計反而忽略掉走線順暢的問題


ddar白馬 wrote:
以後都改電變的話,這些問題都不會有了.
個人還蠻期待電變早點普及,


不過我覺得我目前還是比較喜歡機械式的,隨然也給電變荼毒過

因為真的較好維護,當然6770以後的9070/6870還可以用USB接電腦的就

不過隨著速別越來越高,拉線的誤差容忍度會越來越小

(連龍頭轉動、騎車時手搬動到線都會影響)

所以追求極致的變速精確度來說電變得沒得比喇

可是要走向普及,除非降到5-3W多才會有機會取代機械式地把
算體入到兩大U商怎麼賺錢了 INTEL:出新規;玩家砍掉重練 AMD:出新規CPU/MB先後不停地一直 [img]http://daqtvq.bay.l

袁兄,
給你一個讚.

袁暄期 wrote:
首先先了解7900世...(恕刪)
正式版RD-6700-A 改裝完畢



其中測試改彈簧的過程產生的廢品(最有上角兩顆是原始的)



最後用以前通勤車RD-TY22的彈簧來改

因為變速器上的彈簧K值都太大,我買的彈簧K值較好(低但不會太軟),但是彈性變形的區間太小

就算改變攤黃支點的距離,到最大飛輪時都會造成她塑性變形,以至於升到最小飛輪時都以彈性疲乏

無法升到最小飛輪

最後只好找RD-TY22殺肉的彈簧,彈簧固定點方面內導版不用開洞了,表面開一組就好

9000/6800系列的各檔出力差不多是利用增加夾角,讓變檔時角度變化減少

也上彈簧在各檔的伸長量更佳的平均,不過後來詳細的觀察過7900後變和9000後便後發現

其實9000後變連槓桿都加長了,彈簧支點其實已超過變速器支柱的直線連接處很多

而且內部彈簧長度其實是跟7900世代差不多長的,只是增加內部的空間後

彈簧可以在小飛輪時還有足夠的位能能將變速器歸位

>結論是彈簧與變速器內外槓桿的正交程度越高(但好像也有極限)、彈簧的長度越長

換檔的手感越輕約均值

PS:另外我在拆6700後變時發現6700真的貴得超值

支柱間有專用的精密套筒,讓游隙縮到很小(因此本體能扭轉的程度很小)

轉軸出還有橡皮油封,避免支柱-套筒之間入塵

B軸的密合度很高(比105 TIAGRA好很多),P軸有點爛是鋁金的,我的六角板受轉下去,他竟然就繃芽了

使得我也懶得拆來保養了,不過P軸的樣晃程度也是明顯比105 TIAGRA好很多

導輪方面,定位輪是陶瓷密封蓋構造(密封蓋產生很大的阻力),張力導輪是培倫的(滾組很小了)

內外島鏈都是鋁合金做的,韌性似乎比105 TIAGRA鐵的好,我整個改裝過程中沒拆下來

還有敲到一點,但都沒有歪掉,裝回去以後檔為還是很順


真的非常划算以2K左右的價錢,能買到跟DURA ACE構造及性能相近的後變速器

不過還是要噓一下,P軸的地方竟然是用塑膠做的,還我還用銼刀模看看,以為他烤漆太厚

後來磨到一半才發現是塑膠做的
算體入到兩大U商怎麼賺錢了 INTEL:出新規;玩家砍掉重練 AMD:出新規CPU/MB先後不停地一直 [img]http://daqtvq.bay.l

小如spingo36 wrote:
袁兄,給你一個讚.

阿誠0725 wrote:
袁兄出品一定要來簽到...(恕刪)


感謝回復
算體入到兩大U商怎麼賺錢了 INTEL:出新規;玩家砍掉重練 AMD:出新規CPU/MB先後不停地一直 [img]http://daqtvq.bay.l
太強了
不給讚針對不起這種精神
以及實作能力
好厲害的改裝方式, 先不論效果, 光過程就讓人讚嘆不已
腿力!!才是單車的靈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