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iceb2k wrote:哇~前面有人說老...(恕刪) 喔~原來說人家好話就有人生氣啦!看來真正搞怪的不是什麼業務帳號…台灣不是沒規範…是還沒規範到自行車燈,汽機車燈都有被規範到好嗎?不信到y板上的知識板查查就知道啦~自行車頭燈亮度問題用不著大家在這邊爭…
恩,那這樣小弟註冊久一點點,應該就可以來說各話我是蠻好奇的啦,剛註冊就講話的人,就會被當成是業務員喔?說不定是 CFD大買了覺得很好用,但因為平常都是在01潛水的忽然想要發聲幫自己買的產品說一下話應該不為過吧~其實產品值不值得,每個人的感覺都不一樣像小弟我就覺得這個產品很好阿讓我在購入一個禮拜之後又在01上面買下第二支(我想01的站務員可以幫我作證)如果需要照片為證,改天容我補上而且18650戰術手電筒,小弟也有在友站買一支(因為東西送比較多)但說實話,騎自行車的時候,小弟只會用M1戰術應該是我去郊外登山的時候才會用的吧~簡單問大家一句話,今天你在夜騎的時候妳會希望你對向的車是用戰術手電筒,還是用M1有截止線的手電筒呢?說到法規,台灣很多法規都是在國外行之有年之後,發現自己不足的地方才要跟進的好比戴安全帽,十多年前還沒有強制,但會戴的人就是會戴台灣自行車燈規範之後會不會納進來,誰也沒有一個準~但就M1來說,至少他發現這一塊應該是需要的要不然她沒事幹麻花時間去開發一個新的設計呢?總歸一句,小弟認為自己這些錢花的值得啦如果覺得太貴,好像其他地方已經出現比較便宜的價位囉,去看看吧但我只是覺得我是先買先享受啦~
小弟也出來說說話好了~最近到01來,每每看見不管哪個地方,總是許多人在文字上爭論不休。小弟是從早期簡單討論區的01,後來整個重新開張又重新註冊的。會一直喜歡到01,是因為總是能得到許多想知道的新資訊,分享文,比較文。最好的,還能吸收一些更專業的知識,這一般在外是很難得到的。而01的好處就是聚集了這許多各方資訊,只要上來收尋一下,很容易得到想知道的。且往往更深入。網路上,最感謝的就是許多前輩所分享的知識,可以讓小弟不必到處詢問,而能得到更多。小弟因為自己懂得不多,所以並不是那種天天發言的人。有時潛個水,久久才會因為自己需要的議題發個聲。遇到自己可以分享的,小弟也樂於分享自己經驗。畢竟,在這兒得到了很多,有時會想盡一點心,做點回饋。但~不知這社會怎麼了,近來看了許多,總是吵的亂七八糟,亂扣帽子的更是不少。會發M1的文其實跟開車快20年有關,車燈很亮,若太高或遠光燈,總是會影響別人。對向太亮太刺眼,除了回敬,也只能罵在心裡。因為大多數狀況還得考慮前方的車。大燈太亮或太高,也是會影響前方車的後視鏡,導致無法判斷後方狀況。汽車為何要規範光形,就是因為亮度太亮了,會害對向人車發生意外。而自行車燈原本亮度都不亮,所以問題不大。但是近來LED的發展,應用越來越多。現階段的亮度,已經到了會讓眼睛無法適應的程度。而有的較有良心的手電筒廠商,還會加註勿直射眼睛的警語。小弟在進入中年後,有感於體力的下滑,於是又開始騎車運動。因為經營事業,白天不可能有機會騎車,只有週末,所以夜騎的需求便免不了。家住鄉下地方,又騎的是公路車,所以好的照明也變成小弟一直在尋找的。用過槍燈,這的確比一般自行車店的車燈還亮,但遠方範圍太小,自覺不適合。於是小弟自己也想自行設計好用的車燈,但卻不是那麼容易。拿槍燈來改?最多也只能將上半邊散光遮掉,但中心光束卻還是很小的聚光點。直到看到Y購的M1,看到介紹詞,再看到影片。又注意了一下光杯設計。這~似乎就是小弟要的東西了。於是買了一支來試用~會發分享文,當然就是覺得他的優點正是小弟想要的需求部分。也許~許多的車友會覺得太貴了。也沒錯~一個新產品剛上市,量不多,又沒同性質競爭者的情況下一定是貴。尤其是產品中所投入的心血,也是得等日後的大量,才會回收。手電筒的光杯難做嗎?不會,那是非常簡單同心圓加工的東西。而車燈就不一樣了,光形的設計是許多不等角度3D反光鏡的組合。而反光鏡除了設計的好不好,加工時的製程,也造就了反光效率高不高的問題。抱歉~小弟懂的並不多,沒辦法作太深入的解釋,僅能點到此。小弟只知道,自己雖然會些電腦繪圖,自己有工廠,能做些加工。問題是,小弟還是做不出這樣的車燈。而既然有現成的,當然是買來用啦!覺得太貴的車友~沒關係,再等一陣子,絕對會越來越便宜,或不錯的車燈上市。市場供需本就如此,小弟也是難得做一次先烈罷了!但~真的是好用。不好用小弟也不會如此推薦,也許仍有些缺點需改進,但以個人所需,他真的好用且夠用了。有幸在小弟發了那篇文後,上個禮拜M1的廠商跑來小弟的公司找小弟聊了很久。當中當然尋問了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及試用過後的優缺點,小弟也一一陳訴。又剛好都是設計,製造相關,所以聊得很深入。至少~小弟感到這間公司是很有想更進步的心。目前得到的相關訊息,LED晶片會先從P4換成Q5,而控制可能會做點小調整。但光杯及外殼目前也不可能變動了,都是模具的東西,且要考慮的還太多。要整個大改,恐怕要等到下一代全新的產品。但時程沒那麼快,還得等很久~OK~先聊到此,小弟還有公事待辦,晚點還要幫一家電子廠的客戶教育訓練。希望大家多些建議,廠商有時還是會上來看的。
其實看到朋友的台灣之光,我還是有股衝動想去買來用,但是礙於價格太高,所以放棄了。但為了安全的夜騎,再加上價格考量,又賭上不服輸(我朋友燈太亮了),進而轉移焦點到我的家庭用手電筒,目前小弟我是使用某廠商送的LED手電筒當車燈(招商用,上面還打廠商名稱),但是....太暗(濫)了,讓我決定使出我在電子業"跑跳"這幾年下來的功夫來進行各大改造。1.更換LED,小弟將原本送的濫LED更換成白光高亮度的LED(免費,因為我之前是從事LED產業,去要來的)。2.更換原本的4號電池*3的設計,改用型號18500 LI-ION*1電池,3.7V*1500mAh(還是免費,因為我目前從事POWER相關產業)。3.續航能力的問題,帶N科18500。實測原本的LED*9+3科4號電池,約可用4H~非常糟糕,消耗功率約0.78w.....反正很暗目前的LED*9+1科18500 LI-ION電池約使用2.5H~更低了,但是消耗功率高達2.5W只好多帶幾科電池了亮度比之前的爆亮了3倍之多,哈哈,晚上騎河濱還是山區,覺得在100之手電筒裡,贏過90之有了.....DIY樂趣多多。現在大家看到我的手電筒第一次不是取笑我,就是說我很保守(拿送的),但是點亮後.....換笑我的哭了有空拍幾張圖上來給大家瞧瞧。另外,目前已經透過管道在要這顆類似產品high power,不過光杯是個大問題.....繼續研究。另外,我可以證實,很多有關光源的認證是沒錯的,畢竟我做過的認證就多倒數不清了。特別是德國等歐美國家的認證,都比台灣多很多也嚴格許多,網路就是交流用的,多聽多看多學,有幫助的就吸收沒營養的建議刪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