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我是騎一般那種爛爛的公路車的(跟KHS R-1000很像,但更破一點)
然後我有個朋友是騎美利達RB-660(也沒很好但比我的強多了= =)
然後我的車是27吋胎
他的是26吋胎(就像GIANT R-1000那種)
可是為甚麼我的車慣性好像比他的車還好阿
他的車比我的輕,比我的新,胎比我的細
除了輪胎大小外我不知道我哪點贏他
而且我們還是用同一個齒比喔
還有,衝刺時,我騎我的車讓他在直線上看不到我的車尾燈
我騎他的車時變成我吃它的車後塵
可是如果是輪胎大小的問題
那為何幾乎每台公路車都不做大輪胎都是做小的呢?
不是說細胎可以騎的比較快嗎?
希望各位高手可以為我解答

不然我本來是想買他那台RB-660的
難道一萬元以下的公路車真的都不能騎嗎QQ
文章關鍵字
你的跑車輪圈規格是700c,你朋友的是650c

在相同齒輪比下,650c的輪組速度要跟上700c輪組的速度,轉速要比較快

同樣檔位並不代表齒輪比一樣,例如公路車大尺盤的大盤有53齒也有50齒的


650c的輪組通常是用在三鐵車,或是車手身體非常嬌小,可能只有160cm,所以必須選用650c輪組
可是美利達rb-660不是三鐵車吧
我朋友和我都不算嬌小
大概都175cm左右
而且我發現加速似乎是他比較快
但沒過多久就被我超過了
然後滑行的時候我的車降速很少
他的一下子就掉下去了
你朋友的輪組爛了@@
所以跑不快
如果我20年前唸的高中物理還沒記錯的話,慣性(轉動慣量)和半徑成平方比,也和重量、轉速成正比。
你的27吋比26吋半徑大、胎又比較重(寬胎通常較重),你的慣性大很多是很正常的。
所以會導致你加速慢、但速減也慢。

如果要求高慣量,欲增加慣量半徑只能增加輪徑(這句話好像在繞口令…)
而要增加重量的話,可另從圈框下手,高框、重框、上鉛塊…都可以增加重量,不一定要用很寬的胎來加重吧。而且寬胎風阻大、磨擦力大,為了一個需求而產生數個缺點。沒人會這樣搞的,更何況有其他方式可以達成這需求。
再者,公路車多採大輪徑,也不全然是為了慣性。相關的因素很多,只能說目前700系的大小對公路車的使用狀況是一個良好的平衡點。並不是說大圈就一定跑得快或啥的…


另外,要算齒比的話,最好是連輪徑一起算進來。
26吋的車和20吋的小折同樣用1.45的齒比,你騎20km/h,人家都已經快到30km/h了~,這怎麼比呀。
以齒比相論,只適合同規格的輪徑。

最後一個,兩輛車比極速,影響因素很多:車架強度、避震器、風阻、坐姿、出力方式、距離…
以交換騎的方式,你只能得到一個綜合結論:A車比B車快。
但不能推論A車是因為某某部件而比B車快。這是很危險的推論。


PS.老大,麻煩你把「輪徑、胎寬」分一下,兩個東西你都叫「輪胎很大、輪胎很小」,有實不太懂你指的是哪一個很大、哪一個很小。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