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碟煞或框煞,最終是要靠騎士的手力去控制煞車的但大家卻往器材方向去著墨?....這也有點本末倒置了多次車友約騎觀霧, 2台LW 一碟一夾DA等級,每次下滑到清泉,都會因手酸半途停休2-3次我地瓜夾煞獨騎時,都一路直接到竹東...這非炫耀,但因人而異的體能,這也是重點吧....
allenhuang1971 wrote:竹節管是好物與高檔產(恕刪) 都騎平路滾筒,偶爾雙北,宇老大滿貫2014~2022首換煞車皮(印象中這皮好像2010成車2014移植用到現在),如果不是變速線斷了,剎車線跟皮可能還不會動鏈條,飛輪,外胎都自行處理。但變速剎車線/皮/外管我都請風城單車更換,有紀錄可看
南客 wrote:不管碟煞或框煞,最終(恕刪) 我可以跟你解釋為何LW要常常休息我不認為是煞車問題 .而是重量問題超輕的車相對就是超超硬 .硬到腦漿都快震出來了另外通常騎LW不會是高手下滑震到要休息可想而知
曾經騎新店>宜蘭下北宜的時候碰到濃霧(視線低於30公尺)+超強暴雨(打在身上會痛的那種)已經把速度降到20K左右下坡,但在最後一個髮夾彎C夾還是失靈了下滑過程C夾就是一直若有若無的在最後一個髮夾彎按下去直接0阻力,導致我衝到對向護欄(沒撞到)我當時不只降速,連內傾都用上了,還是過不了彎雨中C夾真的很致命,還好當時對向沒車,不然就交代了
怨念聚合體 wrote:曾經騎新店>宜...(恕刪) 剛騎車時全車原廠參加北濱100,後來下大雨在聖約翰往淡水那邊的下坡就遇到煞車按到底完全不減速,後來只好闖紅燈.之後才知要換koolstop晴雨用煞車皮雨天真是C夾致命傷
框煞遇水煞制動力肯定比碟煞差但在器材設定上能優化的儘量去優化 一定會有顯著改善我規格最高的框煞是富律葉cnc的公路車v夾 搭瑞士停 低壓縮管小雨碳框一樣很威 只怕太利而已 滂沱大雨沒遇過就是另一台105 5600 用鋁框還是很悲慘那顆c夾太軟了 根本沒想過把它上碳框
KHS原廠威盟框接縫沒對齊,長下坡剎車皮磨到輪框接縫會抖到大園總公司,現場連換三個原廠威盟框都有同樣接縫不平整的問題自己貼錢換其他廠牌框解決我遇到C夾煞不住,不是摩擦力不夠,是輪框接縫不平整,長下坡剎車抖動,無法抓穩握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