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夾煞不住的請進

碟煞也不是萬能,只是外在干擾因素比較少。
宇老下坡,碟煞一樣只是減速而已,
除非騎很慢,不然很多路段根本無法煞停,
有些路段甚至是從頭煞到尾都停不下來。
Kang-Wei Tzou
我的公路車是碟煞,碟煞長時間使用並不會傷碟盤,也不會影響制動力。宇老大滿貫順時鐘、逆時鐘我都騎過,也曾經從武嶺騎到到花蓮市,另一個車友的車是c夾,他跟著我一起騎也都沒問題。煞車性能也不輸碟煞。
isohera
Kang-Wei Tzou 認同啊,器材本來就是無辜的,到底是懶惰促進科技,還是科技助長懶惰?
不管碟煞或框煞,最終是要靠騎士的手力去控制煞車的
但大家卻往器材方向去著墨?....這也有點本末倒置了
多次車友約騎觀霧, 2台LW 一碟一夾DA等級,每次下滑到清泉,都會因手酸半途停休2-3次
我地瓜夾煞獨騎時,都一路直接到竹東...這非炫耀,但因人而異的體能,這也是重點吧....
isohera
這跟手大小有關係,小手抓大把很辛苦,當然可以靠訓練握力補。
lloyd1013
我也是中途要休息個2-3次,因為握下把位脖子、肩膀很酸
allenhuang1971 wrote:
竹節管是好物與高檔產(恕刪)


都騎平路滾筒,偶爾雙北,宇老大滿貫
2014~2022首換煞車皮(印象中這皮好像2010成車2014移植用到現在),如果不是變速線斷了,剎車線跟皮可能還不會動

鏈條,飛輪,外胎都自行處理。但變速剎車線/皮/外管我都請風城單車更換,有紀錄可看

土城加藤鷹
TONY1978
操斷煞車線 我覺得這是疏於保養欸
isohera
TONY1978 變速線斷,煞車線我都沒啥再煞車的
TONY1978 wrote:
這還用問?唯一正解:(恕刪)


我想煞車煞不住的人,

應該是沒有辦法來這裡留言了!
CONA24
你說的很對,這樣這裡也算是C夾倖存者俱樂部,多少有倖存者偏差。
TONY1978
聽起來都可以拍紀錄片了
如果是蟑螂鬚c夾 請不要用碳框

那個時代根本沒考慮碳框 壓大力一點就會看到c夾變形

如果要下大山 即使用鋁框也是會嚇死人的
Pooky
BR-5600和BR-4600的確很爛,自己升級C夾就好了,不是蟑螂鬚的錯,我當年把三台車都換成R740
TONY1978
其實6600也不怎樣 蟑螂鬚變速手感我超愛 但煞車根本是垃圾 沒特別理由就別跳坑吧
南客 wrote:
不管碟煞或框煞,最終(恕刪)


我可以跟你解釋為何LW要常常休息

我不認為是煞車問題 .而是重量問題

超輕的車相對就是超超硬 .硬到腦漿都快震出來了

另外通常騎LW不會是高手

下滑震到要休息可想而知
曾經騎新店>宜蘭
下北宜的時候碰到濃霧(視線低於30公尺)+超強暴雨(打在身上會痛的那種)
已經把速度降到20K左右下坡,但在最後一個髮夾彎C夾還是失靈了
下滑過程C夾就是一直若有若無的
在最後一個髮夾彎按下去直接0阻力,導致我衝到對向護欄(沒撞到)
我當時不只降速,連內傾都用上了,還是過不了彎

雨中C夾真的很致命,還好當時對向沒車,不然就交代了
南客
曾北進下滑埔里,清境前下的大雨如你所述,但煞車如常還覺得特順?事後有推測:雨水乾淨了煞皮和框面,最主要是一路緊握煞把時速20左右,煞車力道和速度是呈倍數比的...安全下莊是惟一[100分]
isohera
C煞/碟煞沒預排水去除水膜,都會有煞車力減損.下雨天都要預煞排水
怨念聚合體 wrote:
曾經騎新店>宜...(恕刪)

剛騎車時全車原廠參加北濱100,後來下大雨在聖約翰往淡水那邊的下坡就遇到煞車按到底完全不減速,後來只好闖紅燈.
之後才知要換koolstop晴雨用煞車皮
雨天真是C夾致命傷
框煞遇水煞制動力肯定比碟煞差

但在器材設定上能優化的儘量去優化 一定會有顯著改善

我規格最高的框煞是富律葉cnc的公路車v夾 搭瑞士停 低壓縮管

小雨碳框一樣很威 只怕太利而已 滂沱大雨沒遇過就是

另一台105 5600 用鋁框還是很悲慘

那顆c夾太軟了 根本沒想過把它上碳框
TONY1978
shimano煞車皮很好用 但上面有些比較軟質的鋁框皮 制動力很強 我的鋼管車都是用這類皮
isohera
Campy的煞車皮都很好用 又耐磨
KHS原廠威盟框接縫沒對齊,長下坡剎車皮磨到輪框接縫會抖
到大園總公司,現場連換三個原廠威盟框都有同樣接縫不平整的問題

自己貼錢換其他廠牌框解決

我遇到C夾煞不住,不是摩擦力不夠,是輪框接縫不平整,長下坡剎車抖動,無法抓穩握把
TONY1978
要騎上下坡 這種框還是升級掉比較好
grandaurore
陽明山仰德或行義路下山,中橫/北橫東段下山;這種長下坡一定沿路抓剎車,剎車帶龍頭握把一路抖動下山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