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要分享的不是性能也不是舒適性,
而是消磨到底後的差異性,
不巧這星期兩台公路車的後胎都磨光了,
當下胎壓都是110上下,
一台是回到家擦車時才知道磨光了,
用的是馬牌 Continental ULTRA SPORT 700x23C,

一台是騎乘時當下就知道磨光了,
用的是隨車送的維多利亞700x23C練習胎,

我的經驗是坊間500左右的胎都跟馬牌的狀態一樣,
即使外胎磨盡了也還能帶你安全的回到家,
2-300元的練習胎磨盡了就會跟維多利亞那樣變形,
在騎下去就有可能爆胎。
最後經驗分享,
發現外胎變形或者磨耗光了不用緊張,
只要降低胎壓就可以慢慢騎回家了,
後輪不是導向輪,
慢慢騎不會有安全的顧慮,
為何我會說沒安全顧慮呢?
那是因為我騎機車後輪已經磨爆過3次了,
爆了當下就覺得車子騎不動了而已,
而自行車還從沒有騎到磨爆。
PS:
沒車騎無聊上01發廢文,
請大家見諒。
忘了打備註:
如果是前輪斷紗變形千萬不要在騎了,
很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