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chiou wrote:一條內胎壽命那麼長, 換胎簡單, 這種東西會被淘汰嗎?我認為不可能. 完全贊同。公路車的話,我有六組管胎輪,兩組無內胎輪,唯一的一組有內胎輪組現在放在朋友那邊...說實話管胎跟無內胎都是為了「興趣」,「好玩」。論便利性的話,有內胎的設定還是很難取代的。無內胎的麻煩大抵上就是那個補胎液造成的。
用過4台車3年共25600公里無內胎的過來人經驗,無內胎用在Gravel車38C以上寬胎應該是會普及,28C以下的,等你破個幾次襯帶、補胎液噴整車的經驗之後,應該就會放棄回去用傳統內胎了。而Gravel車無內胎寬胎我也是個人經驗,目前騎過900公里,我是用40C的,沒灌補胎液,打滿60psi放一個星期還有40psi,兩個星期還有30psi,而且低胎壓胎又寬,可以用摩托車和汽車無內胎用補胎條的補胎方式。使用的體驗很好,騎公路打50~60psi,騎混合Off/On Road的路線打40psi,真是既舒適又有速度,難怪在歐美地區Gravel車會這麼受歡迎不是沒原因。
無內胎要好用,重點就是胎壓,胎壁強度,和防刺配低胎壓,超過60PSI都不容易被補胎液補起來, 所以至少要28C起跳胎壁強度要夠,不然配上hookless的框,高強度左右搖車,有瞬間脫框風險防刺要有gator hard shell 等級,讓人出門騎車有信心.以上通通要有,輪胎重量可能一輪要400g以上,我想應該沒有人買單
換裝有內胎技能簡單 頂多橇破重來而且換上去沒破 幾年都不用理他除了現在tpu 兩三年還是要換比較好無內胎嘛….齁齁齁安裝拆卸本身難度比較高 無經驗diy保證一團亂網路影片是先倒補胎汁 再打氣各位初學者有種的這樣試看看 看會不會炸出來手忙腳亂裝起來也不是一勞永逸要開始觀察氣密 計算補胎汁時間最簡單方法是秤重 因此要有紀錄重量拆氣嘴灌汁也有技巧 如果瞬間拔掉洩氣輕者噴滿地 重者負壓瞬間讓胎脫框如果懶的紀錄更換時間那就買隻專用大針筒兩三個月洩氣 把補胎汁都抽出來再更換新的遇到了漏氣又找不到點 補胎汁也沒用這就準備進入長期抗戰了任何環節都可能出問題補胎汁也很麻煩稀的補胎能力差濃的會結塊跑北高建議用最濃最猛的會家再換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