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洞連騎:
舊草嶺隧道
猴硐隧道
員山第一、二、三隧道(三也磅空)
瑞芳第一隧道

宜蘭線鐵路 維基百科:宜蘭線 於1917年動工興建,分別由南、北兩端進行。於1919年,南端的蘇澳至礁溪段、北端的八堵至瑞芳段通車。1920年,南端延伸至大里,北端延伸到猴硐(侯硐)。後因經費問題,直到1924/11/30,宜蘭線才全線通車(單線鐵路)。1980年11月宜蘭線雙軌工程開始施工,於1986年1月9日完工通車。於此同時,舊隧道因而停用或廢棄。

宜蘭線舊隧道:
四腳亭第一、二隧道(已廢棄)
瑞芳第一隧道(道路用)◎
瑞芳第二隧道(已廢棄)
瑞芳第三隧道(仍在役)
員山第一、二、三隧道(整建完成)◎◎◎
侯硐隧道(整建完成)◎
三瓜子隧道(已廢棄)
三貂嶺隧道(已廢棄)
雙溪第一、二、三隧道(已廢棄)
貢寮隧道(已煙滅)
挖子隧道(已煙滅)
草嶺隧道(整建完成)◎

現今宜蘭線舊隧道,經相關單位及文史工作者的努力,包含舊草嶺隧道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舊宜蘭線猴硐隧道群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共五座,已登錄為古蹟或歷史建築,並已整建完成,提供大眾健行或單車騎行的文化休閒道路。
ps. 瑞芳第一隧道為地方社區道路用,尚未能登錄為古蹟或歷史建築。

【遊記】

躦磅空-六洞騎跡

天未亮,承德路左轉穿越圓山捷運站,人少、車少,略有涼意。
躦磅空-六洞騎跡

走中山北路,在長安西路轉角有一幢巴洛克式紅磚建築,夜色的都市叢林裡傳送著濃濃的風味,等待著黎明的到來。
躦磅空-六洞騎跡

台北火車站已有些許旅客,行色匆匆。
躦磅空-六洞騎跡

門外展示1928年製LDK58蒸汽火車頭和LDR2201柴油客車車箱。
躦磅空-六洞騎跡

天色已發白,中華路旁西門紅樓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名列市定古蹟,為日治時期1908年建造,包括八角形紅樓與十字形的建築,當時稱為新起街市場,後曾為紅樓戲院,古蹟活化的典型案例,曾於2008年榮獲第七屆「台北市都市景觀大獎」歷史空間活化獎。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西本願寺輪番所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老房子文化運動 名列市定歷史建築,為日治時期1924年創建,現今整建已近完工,開放時間僅為下午04:00~04:30。如若推測無誤,即將開放參觀。
躦磅空-六洞騎跡

西本願寺鐘樓和樹心會館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名列市定古蹟,為日治時期1922年創建,現今仍在整建中。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和輝哥約在萬華火車站,我們要搭06:42莒光兩鐵去福隆。
躦磅空-六洞騎跡

根本沒有車友,只有一位車友和我、輝哥共三台單車,就把一列車箱給包了。
ps. 事實上,在福隆下車時,發現三個兩鐵列車箱完全是空的。列車長說週五、六常滿載車友,但週日卻少有車友要往宜花東。
躦磅空-六洞騎跡

不知明原因,列車在雙溪站停了許久。一會兒,福隆,久違了!我們在火車站前享用一頓飽足的早餐。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先在7-11補水,再到火車站放水。一旁有由報廢零件所拼裝成的藝術機器人及老車頭展示,再再展示鐵道文化意象。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08:25出發,目標舊草嶺隧道。不用早到,草嶺隧道在08:30才開門,輝哥是識途老馬這麼地說,還說可以去拼第一個進門,他有經驗了。
躦磅空-六洞騎跡

隧道前也有藝術機器人展示。看來改天該帶小孩來這騎車,這機器人實在太帥了,我家一紮肯定是小眼瞪大眼、哇哇笑哈哈。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這位大哥和我一樣,鍾愛老鋼管。瞧那架勢,真是拼。
躦磅空-六洞騎跡

舊草嶺隧道名列縣定古蹟,為日治時期1918年創建,北端出口山牆式洞門造型,上方「制天險」門額。這是我第一次來,之前途經東北角,咻的就錯過了。
躦磅空-六洞騎跡

之前還沒開始寫遊記,偶有專程或路經造訪古蹟,完全沒有細部或串聯計劃,騎車就是騎車,僅僅看山和看水、起點和終點而已。
躦磅空-六洞騎跡

隧道內已有親子團,這是個很棒的旅程。
躦磅空-六洞騎跡

隧道內的燈光,有著時光交錯的古今錯置感。
躦磅空-六洞騎跡

哆啦A夢的時光隧道是時間和空間的扭曲,這是時光列車的直通車,前方燈環就是換界旅行的交錯點。
躦磅空-六洞騎跡

這裡是跨入宜蘭仙境的邊界線。
躦磅空-六洞騎跡

隨著光線的明亮,丟丟銅敲碎了幻境,著實地返回現今。南端出口山牆洞門「白雲飛處」門額。
躦磅空-六洞騎跡

很美的一座崗哨亭。
躦磅空-六洞騎跡

這位大哥頭歪一邊,不瞧我。為什麼?因為我站在廁所旁。非禮勿視,八成是這鐵道藝術所隱含的內涵。
躦磅空-六洞騎跡

這個角度看龜山島不錯,天空超藍,真是要呆了!
躦磅空-六洞騎跡

一路順沿海岸騎行,煦煦暖陽、徐徐春風,交會三五親子團,一同悠遊岸邊單車道。
躦磅空-六洞騎跡

前方高點是三貂角燈塔,是台灣最東邊的燈塔。
躦磅空-六洞騎跡

前行紅綠燈岔路,右轉往馬崗社區,左轉有一小型停車場、涼亭、步道可通燈塔。因為輝哥不想上燈塔看景(往東面好看、往西面不好看),而我卻不願放過這半邊好景,他選擇躺在涼亭看藍天。
躦磅空-六洞騎跡

好視野,遠望台灣極東港(馬崗漁港),一個容易被遺忘的小漁村。
躦磅空-六洞騎跡

三貂角燈塔 維基百科:三貂角燈塔 於1935年啟用,燈塔頂層外有環繞陽台,造型優美。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內有展示(謝絕訪客上塔頂)及模型。
躦磅空-六洞騎跡

四隻羊兒在開會,會議內容不公開。
躦磅空-六洞騎跡

下山會合輝哥,他躺到整個懶,勉強地起身繼續行程,真是太舒服了。進入馬崗社區。
躦磅空-六洞騎跡

超藍的海天、超靜的漁村,只有間斷微微隆隆拍打的波浪聲,真是美呆了!
躦磅空-六洞騎跡

離開小漁村,續沿海岸騎行。
躦磅空-六洞騎跡

前方親子團的小朋友好像發生意外了,看來應該只是小插曲。沒事!
躦磅空-六洞騎跡

進入福連村卯澳社區,一旁利洋宮是全台唯一供奉「提魚籃」觀世音的廟宇。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卯澳石頭厝最具代表性「吳家樓仔厝」,一個曾經是當地絕代風華的豪宅,此次前來已有解說牌。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一旁「保正家」,也有解說牌。
躦磅空-六洞騎跡

這應該是石花菜,有著海燕窩之稱。
躦磅空-六洞騎跡

沿路的海蝕平台,實在令人讚嘆,卯澳港邊也是。
躦磅空-六洞騎跡

蔚藍的海水,清澈見底。
躦磅空-六洞騎跡

東興宮是很好的休憩景點,有好視野,可見福隆海水浴場,也可遠望龍門吊橋。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福隆遊客服務中心,有導覽解說和摺頁,當然也有蓋章。輝哥足足蓋了18個章,他要給他女兒;我呢?隨意蓋幾個,也好回家和兒子口沫橫飛一下。
躦磅空-六洞騎跡

美眉呀,騎車要看前面,妳這樣騎車要小心喔!…,掰掰!
躦磅空-六洞騎跡

拿著導覽摺頁,穿越鐵路地下道右轉走不知明道路,這條還沒走過。
躦磅空-六洞騎跡

高空盤旋二隻大冠鷲,入鏡一隻。
躦磅空-六洞騎跡

這路有點小陡。一旁杜鵑花盛開,路標指示我們誤往草嶺古道了。
躦磅空-六洞騎跡

切回台2丙續行。
躦磅空-六洞騎跡

3/6輝哥突然邀約走訪草嶺隧道,居然連兩鐵列車都訂好四張票了;這可有點急,因為要限高500、限距100k,還需儘速提出計劃,才能召集人馬。
躦磅空-六洞騎跡

我口袋裡已計劃的路線沒有符合條件的。
躦磅空-六洞騎跡

當天下午計劃初稿完成,立時發出隊友召集。事出突然,就我和輝哥二人能成行。
躦磅空-六洞騎跡

半年多前,一個尋訪小烏龜的自訂任務,完成了五壩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單車騎行要有一條新的主題路線,並不容易,需要一些偶發的靈感。
躦磅空-六洞騎跡

這一趟,我要躦磅空(可通行的已廢棄鐵路隧道),來個隧道連騎之旅。
躦磅空-六洞騎跡

前面那位大哥,光著膀子,呼、呼、呼,踩著登山車把我給海放了,真是勇腳。肯定是這山林裡的神人!搞不好等會兒還會再遇到其他的神人。
躦磅空-六洞騎跡

雙溪?上一次到這裡該有超過…多多年了。
躦磅空-六洞騎跡

咦?有人潮。是2013北馬雙溪櫻花馬拉松賽,難怪今早兩鐵列車在雙溪站停了許久。加油!
躦磅空-六洞騎跡

這些是無名英雄,和賽場上相比,你們一樣是英雄…無名。
躦磅空-六洞騎跡

哇!這位大哥…,太帥了吧!您是砲手中的砲手,而且還是超級重砲手。
躦磅空-六洞騎跡

正午時分,離開人群。在雙溪菜市場享用簡單的午餐,加碼粉圓豆花冰,讚!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往瑞芳方向,切入牡丹社區,右轉往火車站。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牡丹,原名武丹,日治時期曾名列台灣三大礦區,惜因開採不如預期而夢碎,現今為靜靜地一個小聚落。在這裡的這個時刻,想聽到汽車聲都沒輒,有的只有久久過往的火車空隆空隆,和優美的鳥語聲。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午覺時間到囉!一旁的烏頭翁和鳴,輝哥真是爽到不行了!
躦磅空-六洞騎跡

我們的下一目的地是侯硐。
躦磅空-六洞騎跡

有二位攝友大哥拭目以待,這裡是拍火車的好景點。託福,入鏡一張。
躦磅空-六洞騎跡

這是北37的一段,又稱侯牡公路,林相居然有著叢林的感覺。
躦磅空-六洞騎跡

有點小陡,要喘一下。不對,要喘二下。在疑似最高點位置,遇到六位車友;經由告知,這還不是最高點,但前行已無陡坡了。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這是雙溪和瑞芳的交界,按過往經驗判斷,最高點是到了。小休!
躦磅空-六洞騎跡

滑呀滑,滑呀滑,等等!剛剛那是什麼?猴硐神社鳥居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名列新北市歷史建築,為日治期間1934年所創建,由瑞三礦業株式產業奉公團所敬獻。這不在原訂計劃目標之內,真是賺到了。
躦磅空-六洞騎跡

第二鳥居為木製,已然衰敗;拜殿已成涼亭。
躦磅空-六洞騎跡

石燈籠隱身在第二參道旁,初步判斷非為原物。
躦磅空-六洞騎跡

本殿蕩然無存,幾塊石製品,應與本殿毫無關聯;可俯瞰整個侯硐山水景觀。
躦磅空-六洞騎跡

石刻「瑞三礦業株式產業奉公團」已因時代更迭,變更為瑞三礦業「公司」產業奉公團。
躦磅空-六洞騎跡

過介壽橋,抵侯硐遊客服務中心。有著親切的解說大姊,有地圖模型,還可以補水。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我和輝哥在此小休,輝哥補水時,和解說大姊聊開了。
躦磅空-六洞騎跡

侯硐瑞三礦業名列歷史建築,就在前方,不在此行計畫範圍之內,先暫時擱置。
躦磅空-六洞騎跡

先左轉往侯硐隧道,再折回往員山第一、二、三隧道(三也磅空)。
ps. 事實上,我和輝哥是先右轉往三也磅空,發現與先前所做功課有異,再折回往侯硐隧道,然後三也磅空就騎了兩次。哈哈!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員山第一、二、三隧道有鋼架及鐵絲網,感覺古意大失;這應該是管理單位考量遊客安全性所新增設置。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員山第一隧道是有弧度的。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一旁列車快速通過,還來不及設定相機,速速拍照。
躦磅空-六洞騎跡

續行,沿著不知名道路,左側福德宮依山面水,是一條龍式典型建物。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沿著基隆河左岸,右轉瑞峰橋,直行穿越明燈路。這位是林文清先生,一位默默推廣在地文化的文史工作者,可以藉由 文清的瑞芳札記 深入瞭解瑞芳地區所不為人知的景點。還有,聯合報報導 聯合報報導 未來三瓜子、三貂嶺隧道也可能會登錄為古蹟或歷史建築,成為自行車隧道。謝謝林文清先生!
躦磅空-六洞騎跡

小聊一下,經由告知,直行到底右轉,左轉穿越平交道,右轉靠右直行。
躦磅空-六洞騎跡

瑞芳第一隧道入鏡。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按計劃,今天輝哥有帶攜車帶,要在瑞芳上火車;當下遊興仍高,加碼回程。
躦磅空-六洞騎跡

不好,飄起綿綿細雨。騎行一陣,雨水已滲入防潑水風衣,冷!
躦磅空-六洞騎跡

看看時間,現在17 :30,找個熱食驅寒保暖才是上策。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我點了一碗大碗蝦仁羹麵,一個羹有一整隻大蝦仁,吃個底朝天。四腳亭這家麵館不錯,料好實在,我和輝哥都認為下次還要再來。
躦磅空-六洞騎跡

再出發,七堵火車站(前站)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名列基隆市歷史建築,創建於1876年晚清時期,舊站名為八堵,目前仍保留日治時期舊觀。
躦磅空-六洞騎跡
躦磅空-六洞騎跡

過新台5路雨停了。
躦磅空-六洞騎跡

切入基隆河濱自行車道返航,隨手拍。今天真是太過悠遊了!
躦磅空-六洞騎跡


ps. 新作,非單車旅記,個人部落格:汐平古道vs菁桐古道 也歡迎賞析。
文章關鍵字
kotaine wrote:
六洞連騎:舊草嶺隧道...(恕刪)


首頁連結錯誤

會重新連回首頁

話說我頭香?
巴啦巴啦碰! wrote:
首頁連結錯誤

會重...(恕刪)

無所謂啦,

發現被置頂,真是超開心的。

感謝賞文!

kotaine wrote:
無所謂啦,發現被置頂...(恕刪)


怎麼會沒關係

這樣大家會欣賞不到好文

kotaine wrote:
六洞連騎:舊草嶺隧道...(恕刪)

開版大的照片拍得很漂亮!!

謝謝分享!!
好棒的遊記,希望有天能到北部去騎上一趟。
路上小折皆朋友
感謝eason0709大大糾正,

真是抱歉!小弟平溪、雙溪傻傻分不清楚。

已更正,在此謝過!



===================================

報告巴啦巴啦碰!大大,

01已更正。

感謝您!

===================================

gjhgjgj大大,謝謝賞文及賞圖。

ps. 天公作美,給個超藍的大藍天,這可是三防機拍的喔。

===================================

WilLiao大大,藉由兩鐵,可加長航程,

北部有很多單車路線,計劃一下,來玩吧!

感謝賞文及鼓勵。
先恭喜kotaine兄上首頁,感謝分享這麼有深度的遊記。
這條路線真的有國際級的潛力,目前唯一差的是開通三瓜子隧道與三貂嶺隧道,這兩個長隧道如能開通,不只隧道本身有吸引力,還可免去高繞的艱辛,讓這條路線變得更親民。
借kotaine兄的版面分享一下三瓜子隧道口的題字



附帶一提,「三瓜子隧道」正確名稱應該是「三爪子隧道」

第一次拜訪時,找不到這隧道,詢問當地居民,鄉民告訴我正確名稱為「三爪子隧道」,台鐵的官方資料記載為「三瓜子隧道」,但在瑞芳有三爪子坑路, 再往前追溯,日治時期基隆輕鐵株式會社所屬的「三爪子線」就通到三爪子。

大多數的舊籍都是用「三爪子」這個稱呼,而「三瓜子」出現在比較近代的資料中。在瑞芳鄉誌中提到

三爪子舊地名起源於境內有三個爪狀山峰,山峰波面向基隆河方向逐漸降低,終成一個河階面的平坦地,形成爪峰里這個聚落。

由此可知「三爪子」應該是原始名稱。三瓜子這名稱可能是後來筆誤沿用而來,在瑞芳鄉誌也提到

道光9年〈1809年〉陳壽祺編纂《福建通志》臺灣省:淡水廳部有:「淡水港即滬尾港,在廳治北二百里海口,水程十里至關渡門,諸溪聚焉。……磺溪由北投莊入〈磺溪源出礦山〉,大隆同溪由番子渡入〈大隆同溪源出暖暖三瓜子〉,……」其中的大隆同溪就是基隆河,暖暖在基隆河中、上游,三瓜子實際應為三爪子,也在中、上游,峰紫峙為今天的水返腳。

Eric的單車日記 http://bike.ericchen.info, 用單車閱讀台灣
福隆逛完之後,推薦一個距離只有3.5KM 全國皆知景點,那就是核四廠

記得來展現一下單車客對守護永續健康環境的熱情噢



怎麼去,可以看看我們之前的遊記:我是單車客,我騎車去反核
單車生活、義大利老車改造一起熱鬧中https://ibikeeric.blogspot.com/
三爪子隧道?應是日治誤植為三瓜子隧道,再延用至今。

讚!有大哥大加持,更是生色。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