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3392bb2e2620f8da666ade33cff7142b.jpg)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88f556efcd68c969ac0289a012c4ced9.jpg)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b3c67e83b8c62d0553719d50cc46205f.jpg)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02b8a20a0fc8342a565171185d592f8d.jpg)
遊記短片:
在這離島外的離島,邊陲外的邊陲,
藍天與草原交織成北海道田野,
海崖與孤寂凍結成蘇格蘭高地。
上蒼左手捏塑了夢幻的藍洞,
右手點活了獨眼的史前巨獸。
藍天、大地,
寬闊、自在。
海角山巔、碧浪長天。
曾經的小上海,只剩斑駁的牆面,
府城漂洋來的胭脂,化成了堂號上的一點硃砂。
騎行在日軍修建的棧道上,
耳邊卻傳來不列顛的風笛。
我們用熱血連結黑水溝的時空膠囊,
用單車閱讀碧海封存的繁華斷崖。
遺世獨立,世界盡頭,
落寞、寂寥,
絕美、驚嘆!
高畫質原文請點擊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沒聽過!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沒印象!是澎湖南邊的望安、七美嗎?
沒錯,大部分的人不知道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更沒聽過東吉嶼、西吉嶼,所以才是秘境啊!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是台灣第九座國家公園,由東吉嶼、西吉嶼、東嶼坪嶼、西嶼坪嶼,及周圍小型島嶼與海域組成。一張圖勝過千言萬語,先瞭解一下這幾座離島中的離島在哪裡。(翻拍自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摺頁)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58ac12647a022ea85ef8106ec2017cf3.jpg)
這次旅行的目標是東吉嶼和西吉嶼,東吉嶼有碼頭,可以登島,是騎行的重點,西吉嶼只航行繞島,為的是一睹壯麗的玄武岩景觀。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897dbbcc375b3761b1e72f791eb1a4a8.jpg)
東吉嶼是南方四島中面積最大的島嶼,東吉嶼的東側是澎湖水道,臺灣海峽兩條黑水溝之一,這條黑水溝是黑潮的支流,流速高達每秒四公尺,水質乾淨,不會反射陽光,呈現黑色水域,所已被稱為黑水溝。強勁的南北向水流,與橫度臺灣海峽的船隻剛好成90度交叉,對昔日的唐山古帆船造成很大的威脅,許多唐山先民還未到台灣,就已葬身黑水溝。因此,東吉成為跨越臺灣海峽黑水溝時很重要的中繼站,曾經是一座人口超過三千人的島嶼,東吉靠近臺南,長期接觸府城文化,島上婦女的打扮得比馬公時髦,澎湖諺語「東吉查某、西吉菜脯」說明了當年東吉嶼的繁華。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d99fc6bb04b2900ebde40ab7ce60dc3f.jpg)
你在看我嗎?我也在看你喔!再把焦點放大,我是什麼?大鱷魚?恐龍?
這是東吉碼頭外的東吉之眼,日夜未曾闔眼地守護全島居民。
這一塊黃褐色圓形的微輝長岩鑲嵌於黑色柱狀玄武岩中,東吉嶼以最特殊的地質景觀,歡迎旅人。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53d4cf91dbfbb6f8e25c60d1c7692731.jpg)
東吉嶼,是「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其中的一座島嶼。這是2014年才成立的第9座國家公園,也是第二座海洋型國家公園。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156905e22c5e8199a4976a8a849c30c5.jpg)
行政區域屬於澎湖縣望安鄉東吉村,全島只有20多個居民。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48d74dca42d6c4cfabd7474095c70fd7.jpg)
房舍聚集在港口附近,居民以老人為主。東吉距離台南安平港約40公里,與馬公港距離相差不遠,早期的居民與台南來往密切,後來也都移居南台灣,目前台南市約有兩萬多東吉居民的後代。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546cd46565c6bdd69a92297b4e8b3ae1.jpg)
有句諺語「東吉查某、西吉菜脯」,往昔東吉漁民撈捕的漁獲大多送至台南,回程幫家裡的女人帶回最新的衣飾,所以在東吉的女性會打扮。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e2daee5c7187a3dfe7d80dc110d1baab.jpg)
昔日的東吉是台澎海運的重要轉運站,范咸在重修臺灣府志中寫到:「東、西二吉,渡海時必驗此以定去向;乃入台之指南車也。」,東吉曾經繁華一時,有「小上海」之稱,從島上各式華麗的建築遺跡可以窺見舊日的隆盛,無論是仿巴洛克式、洋樓式、或閩式建築,據說都是重金禮聘台南的匠師過來打造的。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504cbf643fa1994e4c5a2fe1945ba4ab.jpg)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7fb5dc1d5cd85a69dde2b3a4cfebaaf1.jpg)
離開聚落,開始探訪東吉嶼北側,一開始緩坡,大家信心滿滿,導遊告訴我前方是陡坡,要我先衝上去,可以取景。這個時候當然就要發揮登山車的專長,放心的噴上去!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916faed47bcd584b9861117a41826711.jpg)
果然是很好的取景點,也如意料中的,許多車友中箭落馬了。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7523a556aec11628d3a5d95a94a14b9e.jpg)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b4e3abdd18b5a4c206726e1aa81c8b68.jpg)
東吉嶼大抵是南北高、中間低的馬鞍型台地,面積只有1.7712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高度47公尺。騎上台地,草原環繞,一眼就可以望見全島的地形起伏,視野無限寬廣。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b882b6691df06a2f43eb545ba00588ce.jpg)
大夥兒都騎上來了,從草原地處往上看,藍天下是自由的單車旅人。
乾季時草原一片枯黃,雨水來臨後又會換上鮮綠的春裝。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8526989a6d5f20118cb1955529be923d.jpg)
多數人愛翠綠,
但枯黃、翠綠各有風情,
枯黃與翠綠是草的一體兩面,
草的本質沒變,
變的是我們揀擇的心。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1dda7968a27e9f96ea2e1426779a239d.jpg)
1987年 4月15日,高雄飛望安的六六一次班機於12:45起飛,25分後飛到距離東吉島約十浬的二千呎上空, 機件故障,機身劇烈抖動,急劇下降。 駕駛研判無法撐到望安,決定迫降東吉嶼,最後在望安國中東吉分部旁草地斜坡迫降,機上9名乘客及2名駕駛員均平安。飛機殘骸經過約30年的風吹雨淋,已經殘破,再經多次颱風的吹拂,翻落到草原中間的山溝,也許,再經過若干年,就會被草原回收了。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1386285c9bf9d0319fd909b71d9c9e0b.jpg)
就是這個FU,
騎向藍天、大地,
騎向寬闊、自在!
單車帶著我們,
用最舒適的速度,
閱讀最美的台灣。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86df22116ca9df581159d91383fba416.jpg)
這裡有北海道的寬闊
有蘇格蘭高地的邊陲
騎在被遺忘的秘境上
用熱血連接先民的足跡
用單車閱讀台灣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0e82a9f53174553c19f3d9284e9be129.jpg)
仔細看草原上有縱向與橫向的石堆矮牆,東吉人稱小萬里長城,從空照圖上看,它們將草原分割成一片片方塊,是東吉的方塊酥喔!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cd556e72abfc774ebc62e15e7fc13180.jpg)
消失的地平線、不完整的海平面,現代生活把他們從記憶中偷走!
螢幕的解析度再高,色彩再逼真,都無法還原親臨現場的震撼與激動。
踩在踏板上,呼吸著帶點鹹味的空氣,海風輕拂髮稍,
看著海岸線與地平面在眼前變化,大自然的美與力量全部灌進了胸口。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991cdea50b74ccec8791d2ca42e2f08a.jpg)
望著一幕幕讓人震懾的風光, 我暫時放下相機,
大口呼吸,用盡全部的心力, 就是要把這氛圍深深地刻劃在腦中。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3d51402f3148e421ba188c16c6a79bc2.jpg)
海角山巔、碧海長天, 一台單車凸遍台灣。
逐風破浪、奔馳天際, 一腔熱血燃遍台灣。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ade0259bbcfc11788a5332c3f46bb7dc.jpg)
從斷崖往下看,碧藍清澈,如夢幻般的海岸。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f20a1aa78be94a2b517f5a7135c6c552.jpg)
靠近島嶼邊緣,有一道道矮牆,這是防禦棧道(當地稱為風林)。日治時期,所有東吉人都被日軍要求做公工,建造出雙層石牆,形成環島棧道的防禦工事。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d33ffa3df00aeb074bcae2177c290468.jpg)
近看防禦棧道。難得有一張自己的照片,感謝中時集團的記者謝禮仲提供。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4392adf4a7b87eff3905ece220821747.jpg)
騎到東北邊的海岸山坡上,可以看到數根巨型岩柱挺立在一座小丘上,玄武岩風化後貌似人型,俗稱「石巨人」,而當地人稱為「隩房」。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e2585328fc898b78538a943df5093129.jpg)
有句俗諺說「東吉隩房,西吉灶籠」,充分體現東吉嶼和西吉嶼特殊的玄武岩地質景觀。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972dcbaca3696ecedc0df7602f7b11f5.jpg)
一旁有大片的碎石坡,都是岩柱風化後崩落而成的。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3154495b84d082893ff4761a30d9a30c.jpg)
單車人要的不多,
只要麵包加白開水就可快樂地度過一天。
窮鄉的石頭遠比都市的鑽石有吸引力,
讓人甘願拋開舒適的文明枷鎖,
用感動打開塵封的心,
用熱血填補被挖空的靈魂。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7a51a6f88917110029b4dc62191dfae2.jpg)
道路的終點是當地人稱的「兵厝」,一處位於東吉嶼東方的日軍房舍遺跡,殘留的遺跡中還可辨識出防空壕、防空洞、瞭望台 及宿舍基座,可以推測當時東吉在軍事及航行上的重要性。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37f6792d39f32de93e6fe63e9518ccd8.jpg)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3491a14472e8d3c08042fd94c560ef46.jpg)
折返,拜訪東吉燈塔。
東吉燈塔位於東吉嶼北方海拔47公尺的全島最高點上,是行經黑水溝船隻的重要明燈。東吉嶼的四周有許多暗礁,東側澎湖水道有黑潮支流,水流湍急,早年在東吉嶼附近發生過許多海難,日本人於1911年興建燈塔,希望可以改善當地海域之航行安全,1936年改建為鋼筋混凝土建物,運作至今。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4724c0ea110e66580193d8449a6b67f0.jpg)
我把車停了下來,走往臨海的崖邊,靜靜地端詳這處地形與燈塔。
真是像極了蘇格蘭高地的風光,
遺世獨立, 世界盡頭,
桀驁不馴的外表裡還隱藏著純淨的光明。
忽然,海風中飄來了微弱的風笛樂聲,Amazing Grace(奇異恩典)在心中響起......
Amazing grace!
How sweet the sound.
That sav'd a wretch like me!
I once was lost, but now am found,
Was blind, but now I see.
奇異恩典,何等甘甜,
無助如我,亦得救贖;
我曾迷失,今復尋獲,
曾經失盲,今見光明。
也許,這就是旅行的意義,在世界的盡頭尋回自己,看見人性的光明。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65b5e356eceb73153b3a0320927c2188.jpg)
一百多年來,東吉燈塔的燈具由800燭光電石氣白色閃光燈,升級成廿萬燭光的旋轉式透鏡煤油白熱燈,最後又改為750燭光的電力聚光燈泡。燈具隨著時代與科技更迭,居民由極盛時期的3千多人搬遷到只剩20多人,但燈塔仍然屹立,持續點亮守護生命的心。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21ccb5c6d9b45700359304467b2cc681.jpg)
燈塔總是旅人的最愛,燈塔不只是一種造型特殊的建物,周圍的景觀也總是讓人讚嘆。燈塔還有許多特殊的意義,它位於海陸的交接處,通常是單車騎行的一個段落,也代表一段人力引擎達到的成就。
旅行,不也是在找尋生命的燈塔,照亮蒙塵的心靈。
生活總有陰暗的一面,紅塵就是不完美,但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心燈!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f3706a7703a8249ddb3eb102eb78fc54.jpg)
從燈塔南側離開,騎在草原的黃土路上,享受一段海島與高原混合的XC路線,在傳統意象中,枯黃的草原似乎是存在沙漠邊緣,竟然會與海天一色的海景同時出現,在意境上的激烈衝突讓大腦激盪不已!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54aed3ed0937503d2ad9f03e1a622696.jpg)
風吹草地見牛羊。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a83930d2e0bdc05ce1f98168f5e6953c.jpg)
這不是大漠,是黑水溝中的小島!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38e8150ed20e547127269e4db33e86b3.jpg)
這段跨越草原的XC騎行美妙極了,我用錄影的方式記錄下當時的氛圍。
穿過草原後,來到全島次高點,八卦山上的東吉島氣象站。
澎湖好幾個離島都設有自動觀測的氣象站,但東吉是有人員駐守的氣象站,可見此站的重要性。東吉東側就是臺灣海峽中海象最詭譎多變的澎湖水道(澎湖黑水溝),澎湖的漁民都認為,如果東吉島的天候可航行船隻, 那澎湖海域都沒問題。而往返布袋馬公、高雄馬公的船班,也全都視東吉島的觀測氣象來決定是否開航,所以東吉氣象站有如現代的媽祖婆。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cd432decaeaf9262a0a3f82e6cc5b1ae.jpg)
慢慢步行到氣象站西側海崖,海崖的斷面上就是東吉之眼,近處的海洋呈現夢幻的布丁藍,連接陸地的部分有海蝕平台,右側是緊鄰東吉嶼的鋤頭嶼,兩座島嶼間的海面肉眼就可見許多漩渦。再往地平線的方向看,遠方的小島就是距離約三浬的西吉嶼。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af38373b974ee017b83a1950d91eca9b.jpg)
鋤頭嶼是座無人島,但仔細看看海邊的礁石上,密密麻麻的釣客,人數應該已經超過東吉嶼的人口,鋤頭嶼一定是海釣客的天堂。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1efdd0066c21f5ffe00e14421220a729.jpg)
一旁,是東吉最佳的眺望點,年輕的女孩,喜歡布丁藍的航行夢幻。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bf77a7323a4b2a04c1d9a8420da8c2c9.jpg)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2d24ab2ab9cd8345b71a6b18ec3dcab5.jpg)
走過大風大浪的黑熊大哥,默默聚焦東吉聚落的滄桑!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767e1a64a6fd7912f223883092011a1a.jpg)
夢幻與滄桑都在一念之間,下滑吧,回到當下。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479aff8ff9bfebb420bfb14383aab901.jpg)
回程的下滑是此行最爽的一段騎行,又長又緩的下坡,地景海景不斷變化,享受美景在身旁滑過的痛快,當然要用短片來呈現。
駛出東吉碼頭,告別東吉之眼,航向另一個目的地,西吉嶼。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143f7f7f2cd6f669420d142a3579a034.jpg)
西吉嶼在望安東南方約16公里,在東吉嶼西方約5公里。昭和6年(1931年)時有 66戶,350人,第一大姓為陳姓。因生活與營生條件不佳,1960年代末期人口銳減, 1970年代中期,居民陸續遷出,終成為無人島,是澎湖第一個遷村的島嶼聚落。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212239574f4bff6a6146c407596aeb94.jpg)
航行到西吉嶼的西北角,我們要來朝聖,西吉嶼的藍洞是目前澎湖最酣的秘境。船老大在藍洞前轉向,調整船身,朝著藍洞衝過去。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0bcd494a898f199a3434fd5a6e6b5faa.jpg)
義大利的卡布里藍洞、沖繩的青の洞窟,這兩個藍洞可能是國人最熟悉的藍洞,沒想到被大家遺忘的西吉嶼也有如此夢幻的藍色光景。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06bdb51039d9d21886c7eebb2786f9cd.jpg)
西吉嶼的藍洞是成排的玄武石柱構成的海蝕洞地形,海浪拍擊藍洞,傳出隆隆聲響,陽光從洞穴上方傾瀉而下,映照在清澈的海水上,原本黑暗的洞穴與水面,就在上蒼的巧手下調出完美的翠藍色調。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e30ef661cd82d98133cf33a99238e54a.jpg)
藍洞前方有強烈的水流,船隻不能超越國家公園規定的一條隱形界線,以免與礁石碰撞,我們的遊船被海流帶離後,船老大再次調整船身,再次往洞口的隱形界線衝去。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7f1a80215597332ed7d0c9c5b5b662c4.jpg)
再看一次藍洞全景,要看到陽光從藍洞上方揮灑而下,需配合太陽的方位,大約是在中午時分,但因台灣身處北半球,即使正午,太陽還是在中天偏南側,我們由北側拍藍洞,畫面上方就會出現耀光。西吉藍洞位於北緯23.25度,略低於北回歸線,以此推測,夏至前後幾天,太陽在正午時會行至中天略偏北一點,那幾天會是最好的拍攝時機。所以,有理由再來了.....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dafd454eed544556ec9e458b103afc75.jpg)
藍洞形成的初期是海浪水平向的侵蝕,後來因洞穴內部上方的玄武岩崩落,形成目前上方與側邊都開放的洞穴。 當地人稱藍洞為「灶籠」,藍洞的構造宛如昔日農家煮飯的大灶,前方的洞口入柴,柴火焰從上方洞口冒出加熱鍋具。事實上,藍洞在冬季時也像極了灶籠,冬天浪大,海水湧進洞內,撞擊洞穴後從頂端噴出水霧,像極了炊煮時的蒸氣,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ea9866a9e91d0900329911f87ff5d4e2.jpg)
轉往西吉嶼西側,綿延8百公尺的玄武岩柱構成了令人驚嘆的海崖,其中還有兩條壯麗的海蝕溝,這兩條海蝕溝剛好與藍洞形成前世今生的對照。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545520ca8582a0f66ff83851b11c8c07.jpg)
東吉、西吉兩座三級離島真的是被世人遺忘的秘境,離開前告訴自己,一定要規劃一趟更深入的旅行,下次來要過夜,不只要把東吉騎遍,還要在東吉露營、浮淺,如果可以,也要搶灘西吉,一睹西吉的先民遺跡與陸上風光。
![[Eric的單車日記] 碧藍海角 邊陲秘境 - 東吉、西吉](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mobile01-b95b9cccd0299cffc485328c510c670e.jpg)
地圖、路線、軌跡、航跡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ericchen.tw
Eric的單車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