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車露營-加拿大洛磯山脈Rocky Mountains

其實根本不危險,華人觀念保守。只是這個時間太冷不適合,6月分比較暖
我們的確都保守了一點,但九月底真的已經冷了. 加拿大洛磯山大概就只有五月底到九月初,大概一年中僅有三個月適合. 只能佩服再佩服!

只是有幾個問題:
1. 樓主行程的前幾天感覺上很冷. 台灣由於溫暖,騎車時穿得少,所以騎車時風一吹汗就蒸發了. 但是我在美國冬天騎時(路上沒雪),就算是攝氏2~5度,加上風寒效應,也是非穿風衣不可,裡頭也無法穿太薄,又要頭戴頭罩防寒. 風衣雖然禦寒,但也妨礙汗的蒸發. 所以我通常只在家裡附近騎20~30公里左右,倒不是體力不夠,而是這時候裡頭衣服已經很濕了. 回到家裡風衣一脫,裡頭又濕又臭,非馬上洗澡不可,而頭罩也全部都是濕汗. 而樓主難道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嗎? 還能七天不洗澡? 路上若是遇到野狼大概也被熏跑了吧? 妳換下來的衣服也沒地方洗,那就自然風乾明天再同樣穿回去嗎? 我實在是很難想像不住旅館也能完成這種旅程!

2. 喝溪水. 洛磯山的山溪都很清澈,看起來很乾淨,但都不建議喝. 因為各樣的野生動物也都在飲水,也都在排泄. 溪裡的阿米巴原蟲或是溪邊的恙蟲都特別多,因此得到痢疾或萊姆氏症的也不少. 如果非不得已,要買飲水瓶口裝有濾水器的瓶子,雖然無法過濾病菌,至少過濾掉一些寄生蟲.

3. 台灣雖然沒有國外的大山大水,但台灣的特點是沿路7-11或全家特別多,所以比較沒有後顧之憂,不用帶一堆東西,要補給也方便,要去解放也很方便. 但國外往往前不著村,後不著店. 我住的這裡比起加拿大洛磯山已經人氣多很多了,但也常常騎個林道好幾十miles都沒有廁所. 樓主是有說明了攜帶一些補給品,但我好奇妳是如何"解放"的? 總該不像男生就地解決吧!

4. 美加若要玩國家公園,碎石路,泥土路,林道,山路特別多(trails). 建議如果不是騎登山車就是碎石車(gravel bike). 一般的公路車真的不適合. 再次敬佩樓主!
Monte920 wrote:
我們的確都保守了一...(恕刪)

洗澡的問題,沒下雪的話我會在溪邊擦澡
因為很冷,通常整個營地只有我一個人,我也是在溪邊洗衣服,掛在車上曬,加拿大很乾,衣服一下就乾了
飲水方面是煮沸才喝,不過很浪費瓦斯,我盡量會在遊客中心裝好才出發,以一天100km來說,我只有在冰原公路三天遇不到裝水的地方,其他天我都有遇到遊客中心,所以身上帶個五公升左右沒問題,但是很冷我的喝水量不大
雖然國家公園路上都沒商店,但都有環保廁所,而且都有衛生紙,設立的也很密集
那時間的營地就算關閉也都有衛生紙,而且超乾淨,不用擔心沒地方上廁所喔
真的是萬分佩服,女生能這樣到國外騎車,你真的很勇敢,除了羨慕還是羨慕。
mascot0212 wrote:
去年被好友的照片燒...(恕刪)

mascot0212 wrote:
去年被好友的照片燒...(恕刪)

真心佩服這等勇氣和行動力

不過這種路況可能用登山車會比公路車要適合

而且在裝備上過度儉省會增加不少風險

還是要準備充分一點才好

imgood wrote:
女生一個人在美國單車出遊 我覺得很危險
美國和台灣不一樣
最好結伴同行...(恕刪)

可是人家是去加拿大耶....XDDDD
mascot0212 wrote:
可是人家是去加拿大...(恕刪)


太危險了,超級不推!真的連加拿大人都不敢這樣搞,況且樓主又是裝備明顯不足!也功課沒做足!拿公路車來騎山林路?不要搞得又需要加拿大救難組織出動!因為這已經不是能不能獨立完成逞強的時候!還自豪說有免費營地可以紥營!人家營地會選擇關閉是有原因的你知道嗎?且這樣很不負責任,因為一宣傳,大概很多熱血青年以為他們也可以,也會仿效,那就糟了!要看盡加拿大湖光山色小動物,最享受騎乘樂趣,最好還是夏天來最舒服也比較不危險,白天也比較長!好險樓主沒出事這是大幸!下次請不要冬天這樣做了!也請裝備帶足,功課做足再來!謝謝妳!
mascot0212 wrote:
可是人家是去加拿大...(恕刪)
這就是熱血,這就是青春啊!
連住在加拿大的都不一定會這麼瘋狂,妳還是來自臺灣!

這裡真的比較乾,所以就算是零下還是有人在騎車,四肢+頭部+脖子+胸口包緊緊就OK了!

至於為什麼是公路車,應該是因為重量吧?要不就是QQ人家只有公路車…
要不這行程騎公路車真的是折磨啊
NiGHTsC wrote:
這裡真的比較乾,所以就算是零下還是有人在騎車,四肢+頭部+脖子+胸口包緊緊就OK了!



外面天氣乾跟衣服包得緊裡頭身體出汗是兩回事. 外面冷所以要包得緊,但包得緊裡頭的出汗就越多!

我是住在美國, 我冬天時也滑雪, 也騎車. 但這兩者是不同的運動. 滑雪注重的是平衡控制技巧,如果在自己能夠控制的坡度滑下來,大概頂多兩三分鐘就滑到底, 所以包緊一點, 出汗也不多,也不怎麼喘. 滑下來之後就再坐纜車上去, 坐纜車的時間基本上就是休息時間.

但是零度左右騎車則不同. 同樣因為風寒效應你必須包很緊,但騎車本身是心肺運動,所以騎一陣子一定會出汗,而且通常沒有什麼所謂休息時間,就是不斷的騎. 在台灣穿得少,所以汗都蒸發了,但是在零度騎車由於包得緊,所以汗不蒸發,全包在外衣裡面(騎車專用風衣),騎了將近10公里後就全身濕透,但把外套打開來透風又覺得寒風刺骨,而且把熱汗轉變成冰汗,非常難受. 以往冬天時我自行車就封車,我是這兩年才開始嘗試冬天騎車的,到現在仍然抓不到在零度以下騎車如何穿才是最好的訣竅.

我也覺得一個人旅行才有機會走這麼多國家
如同樓主所說,要揪到人、時間都配合很難
如果都非揪到人才要出發,那可以試著記錄一下,幾乎都不用去了(或是沒實現過)
以上是我的經驗,學會自己出發後,就會覺得實現很容易,不會想著想著,一年過一年依然在想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