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ncj wrote:而中風後腦袋清不清楚、還能不能打電話、甚至有沒有能力拿起電話,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一倒下就再也醒不過來的也有,所以研究這個東西似乎意義不很大,提供參考!..(恕刪) 那我一個人自己住萬一中風了 不就完蛋了???
supertaiwan wrote:那我一個人自己住 萬一中風了 不就完蛋了???...(恕刪) 那或許就只能多拜拜了........規律的作息和運動,加上均衡的飲食,可以讓這樣的機會大幅降低的.....
中風不需要緊急做核磁共振掃瞄(MRI)好不好中風大致分為出血性(電腦斷層可發現出血)以及梗塞性(通常急性期看不出任何異狀)電腦斷層(CT scan of brain)就可以分出這兩種...再配合臨床神經學檢查(靠醫師做理學檢查身體評估)就可以知道大致上要如何治療大片的梗塞性腦中風,在第一星期內,會有腦水腫的問題(特別是第三天左右)通常病患病情會惡化,可能導致昏迷或是呼吸衰竭...所以病況變化要再次做電腦斷層看是否有病發梗塞後腦出血,還是腦水腫的問題...緊急安排核磁共振腦部掃瞄,對於治療疾病,或者是預後,一點幫助也沒有...雖然他是有他其他方面的意義...所以我不以為沒有在第一時間做MRI,會有什麼問題...很少急診的policy會在急診室就安排MRI檢查的...那不僅花時間(做一次要一個小時以上),而且把不穩定的病患暴露在危險之中...(中間可是沒有急救醫師在附近的)...PS我是急診的醫師
judgekchen wrote:中風有分腦出血與栓塞...護士一晚來好幾次,並確認昏迷狀況--昏迷指數(我還覺得好煩!打擾我補眠)(恕刪) 冒昧回覆一下:確認昏迷狀況是神經科護士對於中風的必要措施,依據中風程度輕重,有不同頻率的確認。尤其是出血性中風,在前24內發生再度出血的機會很高。較病重的,甚至每隔十五分鐘就得確認一次意識狀態;較輕微的,可能一天三班各一次就夠了(每隔八小時)。雖然是事後諸葛,但恭喜樓主,至少從頭到尾都很清醒,知道被吵是很煩的事。如果不知道被吵,那就糟了。ps. 我是神經內科醫師
看了大家對中風的討論串, 感觸很深;多年前家人也曾經中風送到醫院急診室轉加護病房再到普通病房至出院, 這兩個月的時間是我人生最煎熬的時刻當與急診室值班醫師一同看CT片發現腦幹有0.5公分出血, 隨即要我簽病危通知書, 心中忽然湧現不好的念頭進ICU後, 電話那頭神經內科醫師告訴我症狀跟溫世仁、章孝慈很像要我有最壞打算, 回家途中眼淚都沒有停過隔天早上回到ICU, 家人已經插管靠呼吸器維持生命了; 強忍淚水跟醫師看CT片, 血塊已經擴大到將近5公分醫生說:出血型中風血塊位置在頭顱中心的腦幹無法開刀, 只能支持性療法維持基本呼吸心跳, 要我等三天觀察期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要我別想太多....這三天又是漫長痛苦的煎熬, 請假在家終日以淚洗面, 很怕聽到電話聲, 深怕電話那頭是醫院傳來的壞消息撐過這食不知味的三天, 醫生告訴我: 命是可以保住, 但會終身癱瘓半身不遂, 於是擦乾淚水開始與醫生合作討論病情, 決定用藥, 血塊位置、大小與可能的影響, 癒後復建安排等等, 於是找個日子轉到普通病房, 開始學管灌餵食、復建按摩、洗頭擦澡、清小便挖大便, 得到醫師允許後坐輪椅回家修養, 開始日後漫長艱辛的照護日子...有幾點建議,1.不要忽略中風的前兆而耽誤就醫2.盡快送到最近具備CT儀器與具備完善程序處理中風病人的醫院3.與醫護好好配合, 因為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真的很緊急且難醫最後請參考台灣腦中風學會相關資訊裡頭有腦中風治療共識(寫得很專業好像是給醫師看的)、醫師分布等很實用的資訊
prozach wrote:大片的梗塞性腦中風,在第一星期內,會有腦水腫的問題(特別是第三天左右)通常病患病情會惡化,可能導致昏迷或是呼吸衰竭...所以病況變化要再次做電腦斷層看是否有病發梗塞後腦出血,還是腦水腫的問題... 原來是這樣星期日下午(第三天),病人疑似陷入昏迷找來實習醫師後,問他是不是該採取緊急的應變措施他找來了住院醫師,兩人討論後,才決定再次做電腦斷層這些動作,是應該家屬要求,還是醫護人員可以較主動去進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