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骨刺),已不良於行了! (已經好了!!)


Bryan525 wrote:
我就是神經外科醫師,手術風險很高這句話不知是那裡聽來的。
當然不一定要開刀,但如果復健超過三個月沒有改善,而且又有走路困難,是開刀的絕對適應症。
手術只有很小的傷口,無論是顯微鏡 (健保有付) 或內視鏡 (健保沒付) ,風險都很小。你快找神經外科問看看吧。


版大醫生出來說了,還是去評估看看吧

chentcj wrote:
可惜一般普羅大眾,很難了解,痛則不通 通則不痛的道理了,補充一下,不通則是因為寒。以中醫角度是很不建議去做手術治療,撇開椎間盤突出的移除工程,單是椎間盤周圍因為手術器具侵入而破壞的神經組織,就無法估計造成的損害,手術前簽下的自願書,讓主刀醫師或醫院不用付任何手術後遺症的責任。很多手術後遺症的患者求助無門,也很難發出聲音,就是因為有那張自願同意書。脊髓有督脈及各臟腑器的連通經脈與神經,老師有說治療方法多的是,但絕不要讓人動你的脊髓。不要忘了世上庸醫合其多,要不是這樣,何必去追求醫學知識。哪個庸醫不小心挖到你那不該碰到的組織,那可能一輩子都站不起來了。但,庸醫卻不用付任何的責任,患者卻要自認倒楣~~祝您能找到良醫。


要不要做手術是另外一回事,但C大對手術同意書的意義有很大的誤解
.手術同意書的精神,是在"知情同意",不是讓醫師可以免除法律責任
的護身符,照C大的邏輯,那根本就不會有醫療糾紛醫師被判敗訴的情
形產生了.發表類似言論時請做足功課,一知半解又喜夸夸而談才是真
正的不負責任.
如果在台北可以去找一位周建木醫生看看,
http://tw.myblog.yahoo.com/t28975815/

看他在blog寫,以前就是脊椎受傷開過刀,
後來現在有學習AMCT這一類的技術,
周遭有幾位朋友(脊椎側灣,椎間盤突出)都是透過AMCT療法調整到不錯得狀況,
基本上我是沒有去給他整過脊,只去看過他的中醫門診(要自費)。
但是我覺得可以去看看,畢竟他也開過刀,也是正規的中醫師,又會AMCT療法,
應該可以給你比較好的建議。
我在86年前後右腳出現輕微發麻現象,
經檢查為第4、5節椎間盤突出,
其間除看西醫吃消炎止痛藥和肌肉鬆弛劑,
在中醫院做過40餘次的針灸,
最後在88年開刀後才真正解決問題,
在開刀前的情況是走不到100公尺就雙腿發麻到一定要坐下休息。

我的建議是到大醫院徹底檢查,
如果必須開刀請別排斥,
一定會有人跟你說開刀不好、開刀後會再復發,
可是據我個人的經驗開刀是最好、最有效的解決,
術後好好注意保養和動作,其實也沒那麼容易復發,
幫我針灸的中醫師也跟我說如果針灸無效,就請去找西醫開刀。

生病時會有很多人告訴你一些祕方或民俗療法,
民俗療法,我沒勇氣嘗試,
因為找不到理由說服自己民俗療法有那一點比西醫強。
我不是醫生!不過我自己也有相同的情形!說實在的依你2008年這張片子
上面那節應該已經不是非侵入性醫療行為可以處理的
否則你可以再次就診比較是否突出的量有比較少,個人猜測是沒有
而且你標題已經下了(不良於行),建議還是尋求開刀一途,比較有機會立即
解決該症狀,小弟我當初是在恩主公的神經外科邱醫師的幫助下處理完成的,
個人覺得這種事還是要像老一輩人說的先生賢、主人福,找一位你覺得你相信他的醫師
來幫你解決你的困擾吧,而我會提及該醫師是因為覺得他親切用心。
以目前手術的方式,術後的傷口都是很小的,而且恢復也還蠻快的,不用一個星期
就可以回家休養了,再來的一切就是己的保健囉。
我也是椎間盤突出
10年前在三總開刀治療
目前也正常生活,只是搬重物會注意小心點
翻翻我的發文有寫到
術後2年,我打籃球騎腳踏車游泳的運動皆有在做

開完刀後注意姿勢,多加強背肌

開完刀至今也已經10年超過了,至少我目前生活一切都很正常
跟小弟我的情形一模一樣 我是腰椎第三、四、五節
走路大概五分鐘左右就要休息
一開始我是去看復健科做腰椎牽引 加上一些復健師教的復健動作
第一次效果非常好
第二次復發 又持續復健兩個多月 不見效果
後來就去整脊
目前是很少再復發了
大概一年"喬"個一兩次就好
侵入式治療是當所有治療都無效時最後防線
但是盡量不要拖延病情

小弟有一個疑問。

椎間盤突出跟僵直性還有坐骨神經是否很容易被誤判?

之前小弟也是有類似跟樓主的情況。
但是並沒有到腳會麻。

不過有類似狀況的痛處。

在家裡附近診所被診斷為椎間盤突出而進行復健。
但是復健真的是做到越做越痛。

當然也找過很多所謂的民俗療法但是還是一樣沒多大起色及改變。

最後在朋友建議去了榮總,先掛了神經外科。又轉了骨科。
醫師說明狀況也並不太像椎間盤以及坐股神經等症狀。

照了核磁跟抽血,被斷定是僵值性。所以轉到風濕免疫的林孝義。
到了現在依然用藥物控制。

老實說到現在我還是很不相信自己真的是僵直性..

另一篇文章提到"梨狀肌"
梨狀肌綜合症與腰椎間盤突出
小弟看了之後還是覺得梨狀肌的症況跟我比較像。
將白紙撕成一片片的雪花, 想試著在夏天的青空下… 飄下純淨。 卻令人難忘的雪…。

k4210 wrote:
要不要做手術是另外一回事,但C大對手術同意書的意義有很大的誤解
.手術同意書的精神,是在"知情同意",不是讓醫師可以免除法律責任
的護身符,照C大的邏輯,那根本就不會有醫療糾紛醫師被判敗訴的情
形產生了.發表類似言論時請做足功課,一知半解又喜夸夸而談才是真
正的不負責任.
--------------------------------------------------------
非常同意這位大大的說法, 一些似是而非的論調, 不知道害了多少人延誤治療
這些民俗療法或是替代療法可以胡亂吹噓, 根本不受醫師法規範
民眾聽信了, 花了大錢, 賠了健康, 也只能摸摸鼻子另外就醫
卻從沒聽過他們被告, 反倒是有執照的醫師一天到晚被要求踹共


回到樓主的問題:
您的MRI顯示椎間盤突出是屬於椎間盤破裂的型態, 除了手術外應該很難解決
(難道你真的相信有某種藥吃了那一塊椎間盤軟骨就會縮回去嗎?還是只是害怕手術?)
已經不良於行了, 且保守療法無效, 應認真考慮手術
等到大小便失禁才來手術的, 我沒有看過100%康復沒有後遺症的

另外,
骨科與神經外科都有醫師專做 脊椎手術
哪一科做得比較好? 那當然是不一定, 建議選醫師而不必選科
前面有大大提到選主任就對了
選主任一定比較厲害? 答案當然是錯的
骨科的主任專長可能是小兒骨科, 神經外科主任的專長可能是開腦
所以最重要是要選有脊椎專長及口碑的醫師

easonwang0803 wrote:
跟小弟我的情形一模一...(恕刪)


椎間盤突出用MRI應該是最好的確診方式,有沒有壓
迫神經一看就知道,至於X光是不是可以看出來我自
己是有一點點存疑,而醫生好像都是從症狀來推測
就進行相關治療.印象中僵直性脊椎炎是從薦椎X光
及驗血HLA-B27來判斷,自己三年前也以為自己有AS
結果去驗血確認沒有才放心,結果是游泳蝶式傷到脊
椎,像X光這種東西最好多拿給幾個不同醫生來參考
,太過主觀性判斷了,我拿自己的頸椎X光來看也看不
到有所謂後縱韌帶鈣化的情形,自己是用google蒐集
很多後縱韌帶鈣化的X光照片範本來對比,不管是用
什麼影像軟體去調整影像就是看不到頸椎後方有條
狀的影像,但我不是鼓勵大家自己做醫生,只是說要
多看看不同的專業建議,尤其是要觀察你的骨科醫生
是不是很認真地花時間花精神去看你的X光片.
現在來談複健,當初我腰椎因為游泳去傷到屬於急
性拉傷,有安排做牽引且有效,我想對於這種急性傷
牽引複健應該效果不錯,只是對於慢性長期導致的脊
椎狹窄或是錯位甚至椎間盤突出的效果有點半信半
移,我知道一般複健為時15~20分鐘,但一般民眾有幾
個小時是處在重力牽引及其他不良的機械壓迫姿勢中
?我對於複健效果的保留是基於那15分鐘可以抵消平常
幾小時的不良壓力嗎?我不敢說不能只能說我保留.
另外我很好奇的是看了這棟樓很多人的心得分享,
尤其是MRI讓我感興趣,不知道包含樓主在內的朋友
,您在進入MRI進行掃描時的心情是什麼?我所知道
的MRI多數都是1.5T隧道式的,很多人都對這種MRI
感到恐懼,而前一陣子知道有一種開放式MRI,不曉
得有沒有人做過或是可以知識分享一下隧道與開放
式的差別或是1.5T與3T MRI在成像品質上有差很多
嗎?感謝!

PS:個人分醫療相關人員,僅個人想法而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