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論這本「冊」要怎麼造才能確實掌握到當地居民,
這個方法的前提是台灣的口罩數量要充足,
但問題是目前很顯然地口罩數量不足,
如果請居民自己到里長辦公室憑證領取,
只會把藥局外的人龍移到里長辦公室而已,照樣有人領不到口罩,
而且在藥局領至少還可以分散人潮,也可以選你方便的藥局領取。
如果說要請里長逐戶發放,數量不足,也不可能一次所有人都拿到,
而且保證發放第一天就有人出來靠北說他沒拿到口罩、他急著要用、里長不公平、想趁機收買人心...,
另外,有些人家可能原本就備有口罩了,並不急著拿,仍照樣發放?
所以用這種方式發放,真的有效率嗎? 感覺只會製造更多問題
題外話,按照現行法規,非藥商是不可以販售醫療器材的。
現在這個方式看起來,已經是「最不爛」的了,
比起之前超商不記名每日限量販售,已經讓每個人買到口罩的機會提到最高了,
政府剩下能做就是增加供給(提高口罩生產量),減少需求(安撫恐慌情緒),
但這兩件事都相當困難、無法一夕之間就做到。
至於app的數量不準... 現在藥局幾乎都發號碼牌了,即使app寫有庫存你也不一定拿得到號碼牌,我看只能提早去排隊吧
jim1996 wrote:
請里長造冊發放...(恕刪)
這是我在其他地方的留言:
======================================================
政府應該活用鄰里的系統,由各里長服務處比照選舉,以戶為單位造冊。
每"戶"可派出一個人(拿個戶口名簿什麼的),去里長處購買全家人2個星期份的口罩
每領過一次,就是2週後才能再領。
這樣不但降低排隊的"人數",還降低領取的"次數"
而政府更容易管理口罩的供給與需求,人民也絕對不會買不到口罩。
=====================================================
至於你說的口罩產量不足的問題,我覺得那根本不是問題
假設口罩不足,按我的方法,大不了就是兩周一次買的量比較少
比方產量少,一家戶口4人的話,兩週買一次就買個16個(每人約3天用一個)
產量多,,一家戶口4人的話,兩週買一次就買個24個(每人約2天用一個)
但是這辦法,絕對不會讓你沒口罩用,以及買不到口罩。
走這個系統,政府根本就很好預估產出和用量。
而真的不需要口罩,沒領的,多的,疫情結束再捐出
給醫療單位或其他國家,處理方式百百種,根本不是問題。
明明是防疫重要的道具,按現在這種模式搞機會主義,實在笑死人。
我還是那句話,個人認為台灣的防疫一定失控,主因和中國一樣是人禍
光是飛機做出入境管理,而同樣出入境的郵輪竟然沒有,就知道有多低能了。
更別提明明大家都巳經知道了潛伏期就有傳染力,政府還在宣導健康人不用戴口罩!?
我相信很快就能看到我們當前政府開始各種謊言,推拖,還有轉移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