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對醫師的衝擊
洪浩雲寫於 2012年6月26日 15:34 ·

原本準備洋洋灑灑再寫五篇的系列文,不過我真的累了,如果你對無血無淚的核刪有興趣,歡迎參觀醫界前輩「杜蘭熊」的網誌: http://mypaper.pchome.com.tw/bear1002/post/1320816002

我今天來談談健保制度對醫師的衝擊。首先,健保制度讓病人看病的門檻降低很多,跟無健保時代相比,現在掛號看病簡直是免費的!想想看,如果你準備中餐吃個壹百元的速食餐,你會很在意是去吃肯雞雞還是麥當當嗎?不會啊,哪家方便先看到了就近去啊。可是如果你要找一家五千元價位的牛排館,你會不會先上網做功課,看看應該選哪一家?這是很顯然的道理啊!

想像一下如果我很不幸地在台大當上主治醫師,然後又很榮幸在胡瑞恆醫師的門診隔壁給我一個診,在沒有健保的年代會發生什麼事呢?胡醫師的門診應該是一診七八十個病人吧,然後我的門診掛蛋....一來要看病的人數少,二來大家都有打聽過的,胡醫師仁心仁術,院內開刀的都找他,那個洪醫師剛剛畢業,很兩光啦,別找他!淺顯易懂!不過如果是在健保時期呢?胡醫師的門診大約一診一百個,而我的診居然也會有十來個病人耶!難道說我的醫術有胡醫師的十分之一嗎?鬼扯!只不過因為要看病的人變多了,然後掛不到胡醫師的診,「這個也是台大的醫師,看看他好了!」然後就掛過來了....

健保制度的設計沒有考量到不同醫師的經驗差別,齊頭式給付,甚至還用「合理門診量」這種藉口來打擊技術口碑好的醫師。當然,當前的健保設計下,我相信那些名醫應該反而希望能用「合理門診量」來減少自己的病人數。問題是整個健保設計就是不尊重專業技術和經驗價值,為何「指定醫師費」是違法的?胡醫師開的刀和我開的刀是等價的嗎?

相對於此,健保給付上另一個「同工不同酬」的設計卻又讓人不解,同樣的一項檢查,居然在診所執行和在醫學中心執行,可以申報的點數不一樣?為了獲得較高的給付額度,每個醫院都打腫臉充胖子要當醫學中心,於是我們北北基共有十家醫學中心,捷運板南線上有亞東、台大、萬芳三家醫學中心,淡水線上的台大和馬偕只相隔兩站!台北市到處都是醫學中心,還要發展啥轉診系統?還要發展啥家醫制度?我的家庭醫師就在台大看門診,想開刀就自己叫車從馬偕轉台大,這種亂象是誰搞出來的?

回到健保對醫師的衝擊,很簡單啦,公衛那一批人的想法就是主治醫師的薪水應該是十五到二十萬啦,住院醫師薪水六到八萬就好,所以才要採用當前的設計,先打擊明星醫師,因為他們是「調薪障礙」。出得起香蕉的公司就只能找到猴子當員工,聰明人何必要來當醫師呢?他們去其他行業都能發光發熱啊,反正很多嘴砲大老都在說「醫學系不需要最優秀最聰明的人來唸啦」,行啊,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醫學系不再是第一志願之後台灣的醫療發展吧。

說到賺錢,當醫師賺錢太慢了啦,我每次都會拿我國中同校的女同學當例子,可惜她不幸往生了,就拿我自己做例子吧,話說我出國比賽完回來之後就接到不少學校的邀約,然後還有家長找我指導學生科展或是能力競賽的,薪資都超級好的!如果當初我就去開家教班,現在臉書上面應該已經有一堆歐洲的旅遊照片了吧。
這麼多年來
我覺得會故意濫用健保的
只是少數
但就是這少數
慢慢帶動大家有樣學樣
終於健保的地基不穩

健保要永續
本來就應奠基於人性本惡的觀點
大人一年看診超過12次
小朋友超過24次
就提高部份負擔
讓國民能自己節制
但是健保局自己破壞這條原則
懲罰性條款自動龜縮
大家看病肆無忌憚
甚至把急診當成較快的門診
醫療體系不倒才怪
根本負荷不了

汽車保險有一套運作規則
報請保險給付的金額過高
隔年馬上提高保費
所以車主都學會精打細算
小事故寧可自己處理
不願申請理賠
把汽車險當作救命手段
不會濫用
健保的精神也應該是如此
但是卻被破壞原則
好像不用的人就是傻子
如此吃到飽免驚的健保
不崩壞才怪

hwkuo wrote:
這麼多年來我覺得會故...(恕刪)


政府官員不用繳健保費
我覺得不應該
正副總統與行政首長
也都應該要繳健保費
畢竟領那麼多
hwkuo wrote:
我今天來談談健保制度對醫師的衝擊。首先,健保制度讓病人看病的門檻降低很多,跟無健保時代相比,現在掛號看病簡直是免費的!

以下有些資訊不是親身經歷,有錯請指正。

因為健保已經推動多時,很多人已經淡忘了健保實施之前的狀況,也無法理解為何健保制度裡面會有許多奇怪的法則。

在健保實施之前的醫療制度就是公保+勞保,在那個時代開診所比較好賺,很多以賺錢為目地的醫師在大醫院攢下了名聲之後,就是在原本的大醫院旁邊開個診所。診所的招牌上面還會強調這醫師曾經在哪間大醫院當過主治醫師。當時的電腦不發達,診所全靠醫師自己主持,要怎麼做帳也是憑自己的良心。

公保和大醫院在當時電腦不發達的時代,有所謂的「三長兩短」的問題,等待時間長,看病時間短。民眾除非生了大病,要不然不會讓自己受苦,跑去看大醫院,小病大多會選擇診所。

原本勞保只能提供勞工本人看病,診所醫師和病人互相熟悉,有些開診所的醫師會幫勞工的家人看病順便以勞工的勞保申報。有些勞工沒生病,卻繳了好幾年的勞保費,不肖的醫師就會提供味精、肥皂等日用品,換取申報勞工的勞保醫療。掛號看病不用錢,還可以帶日用品回家。也因為如此,勞保醫療虧了大錢。推動全民健保所有人都要繳保費,可以防止勞工一人勞保全家有保這種偷跑的問題。

因為有了勞保醫療的一些問題,可能就導致推動健保時偏重大醫院,並且有了審查制度,但是仍然不太有效。健保剛推動時,醫院行業欣欣向榮,全省大小醫院不斷的開張,造成看病像逛街的怪異現象。直到健保不堪負荷,就加強各種規則來控制給付的總額不要過度膨脹,目的是要減少非法的管道侵蝕健保經費,但同時也讓正常的醫療流程受到影響。


多讀書、讀好書、讀懂書
今天的健保,就好像399吃到飽,
大家繳了一點點健保費,就想要看病看到爽。

大家去吃到飽的餐廳,桌上常常會有「請酌量取用,勿浪費食物」的標語吧?
看完以後,真的會只拿一盤就不吃了嗎??
我想大家還是拼了命的狂吃,甚至吃到要去催吐,然後繼續吃吧??

這就是人性!!
想要要教育民眾珍惜醫療資源,
就好像餐廳裡面貼在桌上那張標語一樣,根本是沒什麼鳥用的啦!
沒錯
吃到飽的東西誰會珍惜呢?
吃的不爽還可以提告喔

Izac wrote:
今天的健保,就好像3...(恕刪)
我只記得小時候沒健保的時代
小感冒都是買成藥吃
會去診所看病都是真的很嚴重才去看
更嚴重就是直接送急診了
..有人為錢砸店,還有人是看不到醫生砸急診室,高雄一名男子,因為胃痛掛急診室,不過不滿等太久,他竟然在急診室翻桌怒罵,電腦摔到地上,讓醫護人員和病患都嚇壞。

這名三十多歲的男子,在醫院急診的檢傷分類站,突然大暴走站起來,就猛力推倒櫃檯上的電腦,電腦螢幕和鍵盤摔爛在地上,文具也散落一地,護士被嚇得花容失色,不是身體不舒服嗎?哪來這麼大力氣發火,原來這名患者他胃痛,卻不滿來急診室時,還要在檢傷分類站等候,只因為前面還有兩名受傷的小朋友,在接受護士檢傷分類,男病患等不及就乾脆翻桌,讓院方很無奈。

院方說,這種狀況幾乎天天都會在急診室上演,因為患者往往認為自己的病痛最嚴重,都已經來掛急診了,應該排第一個看醫生,其實就算看急診也要依據傷勢輕重排先後。

提醒您共分為五級,第一級:復甦急救,像是車禍大出血、有生命危險須立即急救。第二級:危急,例如車禍出血,但生命穩定可能等10分鐘。第三級:緊急,例如輕度呼吸窘迫、呼吸困難等30分鐘。第四級:次緊急60分鐘。第五級:非緊急120分鐘。

所以像這種還有力氣翻桌的患者,護士依據專業判斷會請他稍等,讓醫生可以先治療有生命危險的病患,翻桌怒罵醫生的病患,後來打完點滴後就默默溜走,逃避賠償這種態度實在要不得。
藥品黑洞 回扣 醫生濫開藥 請先解決 自然可以加薪

衝擊最大的反而不是健保 而是醫生粉容易被告 需要有一個部門審核監督 來杜絕濫告的情況

台灣還有一個問題 粉多上了年紀的 會看粉多科目 有些藥品都會重複導致浪費 希望有單位能正視此問題

醫生會流失最大的原因就是努力的去救治了 卻被告 萬一敗訴這輩子的努力全沒了

好的醫生要保護 不好的醫生要放生

急診制度也是 長痘痘 小感冒 也看急診..... 就拿新北亞東醫院 急診才300多元

急診費費用低廉也是為了保障窮人看病的權力 但是被許多人給濫用 需要有審核是否有急診的單位

護士排班 也是問題 人手短缺也是問題 粉多護專的喜歡往診所(醫美)跑

這次家父去醫院住一週(亞東) 裡面的護士真的要有三頭六臂 噁心的藥味 粉多不同狀況的病人

護士您辛苦了(侷限醫院內護士) 還有就是病床不足 這次去亞東健保床位不足 一堆人擠在er(急診觀察室)

反觀離亞東不遠的 新北聯合醫院(離我家800M) 病床一堆 但是沒醫生......只好轉往亞東

健保立意良善 給弱勢的人有權利看病 以前沒健保時 看個牙齒都要500以上 感冒450以上

萬一要開刀是筆大負擔 洗腎的家庭 可能會家破人亡

健保要保障的是居住熱愛台灣的人民 華僑和旅外不知道在保障三小......萬一台灣有難還不是坐飛機跑了

不住在台灣的假台灣人 台灣人民會受到的政策傷害他們影響不到(不住台灣) 倒是台灣的健保福利一個都

不少

雙重國籍的全面廢除健保身分(但這只是夢想 因為選票)
健保本身是好事,但自從健保總額實施後,就開始敗壞,
最終影響最大的還是病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