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VID-19 從發現到至今差不多也兩年多了,台灣目前也逐漸走向脫離恐慌,慢慢共存的狀態,當然共存之後確診案例自然也會多,目前平均大約是在每日兩萬多的確診人數上,在這樣的狀態下,如何保護自己才是抗疫的不二妙方。當然,一定也是有遇到確診的時候,像我自己在前兩週時就中標了,想說就以本篇來談談確診前、中、後該做什麼事情,希望網友們如果不幸也確診,可以藉由本篇快速知道要做什麼,而不是身體不舒服之餘,還急得像熱鍋一樣的螞蟻。
▌確診前、確診中
首先在沒有確診前,最需要購買的產品,無非就是目前判定確診與否的抗原快篩試劑了。目前已經不需快篩陽性之後、還要去醫院做 PCR 才算數,而是經過驗證的醫院處所、診所視訊看診後做認定。因此真的要常準的,就是快篩試劑。目前政府的實名制快篩則是每輪次每人可購買兩份,共十劑的份量,基本上以一家四口的份量來看,每輪其實買足就夠了,不需要特別屯快篩。至於藥品部分,普拿疼類的藥品其實也可以做個一至兩盒的準備,但自己是覺得目前也沒有必要特別屯積,我本次確診甚至連一顆普拿疼類的成藥都沒吃,原因等等會說。

事前準備足夠後,接下來就是保持正常生活的同時,也保護自己不要受病毒侵襲。萬一真的不幸確診,每個人的經驗其實都不盡相同,以我來說我自己有長期過敏的症狀,平常乾咳、鼻塞幾乎是家常便飯,因此什麼喉嚨癢、鼻塞後驗對我來說根本是浪費快篩。後來是發現喉嚨明顯有痰、跟卡住的痛之後再做快篩,可以看到下圖連緩衝液都還沒跑完,直接粗粗一根.....工作的計畫完全被打斷了!
另外對於快篩部分,我的傳染源頭確診之後,我大約過了兩天才篩出陽性,所以第一時間要是被通知陽性的話,其實也不用急著快篩,因為高機率病毒量不夠會篩不出來,大約兩到三天在篩會比較合理,不過這不代表就可以照常生活,建議還是好好做好保護措施,才不會害到其他人。

真的確診之後也不要慌,通常到了現在這個階段,要是感覺身體真的不舒服,多半也不會直接出門害人啦.....像我自己就是在房間內快篩,剛好陽性後就直接就地隔離。此時要做的就是通知家人、工作單位,先把該處理的事情準備好如隔離的飲水、衛浴問題(尤其是有同住家人,獨居就輕鬆不少啦),之後就能開始重頭戲了。
目前確診後通報的方向簡單來說,照順序為「快篩陽性」->「視訊看診並由診所/醫院通報」->「等候通知並填寫自主回報系統」->「實際隔離並等候 0+7 天後出關」。另外,也有「視訊中醫拿公費的清冠一號」支線,這點可以說是幾乎獨立在外的,畢竟我在這邊可是卡了超大一關.....

首先按照政府的建議,會有一個所謂的《健康益友》APP 可以方便查詢可以視訊看診的診所或醫院,不過我當時確診當下使用,看到出現的醫院 / 診所名單整個傻眼,也太少了吧.....甚至一堆區域都沒有,基本上這個 APP 完全沒有使用的必要。
- 健康益友APP
- 健康益友APP
其實只要在 Google 直接搜尋視訊看診,就會出現健保署的視訊診療機構網頁,並有台灣全省可支援視訊看診的醫療院所資訊表格,這邊也附上連結給大家參考。

在選到離自己家裡近(這點很重要)的診所或是醫院後,通常會以加 LINE 的方式做視訊看診,此時要先準備好健保卡與快篩陽性的證明之餘,這邊看診所習慣會有不同的做法。像我看的診所是只要提供一起的照片就好,有些是視訊時要本人拿著健保卡跟快篩證明,由診所那邊拍照。

視訊看診時醫生會大概問一下症狀,我自己是輕症,甚至連 38 度的燒都沒發,因此完成看診後,醫生這邊還是會開藥來幫我紓緩症狀,這也是剛剛說不太需要自配普拿疼類的成藥之原因。
至於領藥部分,如果有同住家人,可以請家人幫忙拿,但注意需要拿確診者的健保卡做領藥。要是獨居的話,部分診所可以提供快遞的方式,基本上不太需要擔心拿不到藥的問題,再差的話找里長,相信他們都很願意幫忙。(畢竟也要選舉了


一般的情況下,在完成視訊看診後隔天就會收到疾管署寄送的自主回報系統簡訊,這邊可以記下電話跟詳細的文字與網址,以免被詐騙。如果是用 iPhone,看到是 iMessage 寄送的基本上百分百是詐騙了。

要是有收到簡訊的話,在《健保快易通》APP 中也可以看到確定通報確診的字樣,這點對於後續保險請領、還有公費新冠一號的拿取來說都是必備的。

如果沒有收到簡訊,但看到健保快易通的通報確診,則是可在健康存摺的明細中找到自主確診回報的網頁連結,點進去一樣可以做回報,不用擔心自己被政府放棄了

- 健保快易通自主回報
- 健保快易通自主回報
進入回報系統後,則是有基本的說明流程,還有中、重症的依據來判斷需不需要額外的醫療救護。
- 回報系統
- 回報系統
如果是家裡的小朋友確診,在回報系統中也有相關的症狀說明,可照依據來判斷需不需要額外的醫療救護資源,以免錯過黃金的急救時間。
- 緊急症狀告知(兒童)
- 緊急症狀告知(兒童)
填寫確診者的基本資料這邊我就略過了,自主回報機制最重要的一的地方,則是在同住家人等的「密切接觸者」。這邊依照政府指引,如果同住家人已經完成三劑疫苗接種,則是可免居家隔離,直接七日自主健康管理即可,要是沒有的話,則是三天居家隔離 + 四天自主健康管理。當然如果有打三劑疫苗,想 3+4 其實也不是不行,畢竟保護其他人的安全之餘,保險的隔離險也需要 3+4 才有理賠資格。

回報系統也有關於 COVID-19 的傳染機制,還有密切接觸者的判斷機制,藉此可以讓確診者可以快速通知可能是密切接觸者的朋友、同事,或是曾經到過的地點。
- 傳染天數說明
- 傳染天數與接觸者說明
接下來就是密切接觸者的填寫,需要由確診者自行填寫同住者的相關資料,並且勾選 0+7 或是 3+4 的隔離方式。對於密切接觸者來說,自身其實不需要做什麼事情,如果是選擇 3+4 的隔離方式,則是在過幾天後會收到隔離通知書,才能藉此申請保險理賠。
- 密切接觸者填寫
- 隔離方式填寫
居家隔離通知書則是長這樣,一樣可以藉由簡訊的發送源,還有網址做為依據。確診者也同樣會有通知書,但保險上則是無法確診跟隔離同時理賠,除非你是先隔離後再確診才行。

另外,自主回報系統也有相關的確診資訊與指引可以給大家參考,但基本上都到了填寫這一環,其實不用太擔心其他行政程序,只需要好好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即可。

完成自我回報之後,緊接的就是七天的隔離過程了。基本上天數是採 0+7 的方式,視訊看診為第零天,一切以健保快易通的通報確診與隔離通知書的解隔日期為主。這段期間就是好好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像是量測體溫、血氧狀況等。由於一般家庭幾乎沒有醫療級的血氧機,我這邊是以 Apple Watch 做為替代,基本上量測大概都是在 98% 以上,同時再搭配視訊看診時的西藥輔助,基本上我第三天其實就只剩綠痰跟疲倦的症狀了。
當然每個人狀態不同,因此才需要好好偵測自己的健康狀況。
- 健康狀況
- 血氧偵測
在政府已經處理好通報狀況後,也會收到戶籍所在地的政府單位的關懷資訊,像我住在新北市新店區,這邊就可以到當地的衛生所領快篩或是防疫包,但因為我確診前已經買好實名制十個快篩,所以就沒有麻煩家人去幫忙拿,這邊就看自己有沒有需求。

由於現在已經沒有實聯制,皆是靠台灣社交距離 APP 做判讀,身為確診者則是需要透過上傳隨機 ID 的方式,提醒有跟我接觸的其他人做判斷,但準確率這點我自己不予置評啦,相信有用的大家都懂.....甚至有朋友遇到隨機碼無法上傳的狀況,因此還是以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還有周遭朋友、家人確診直接快篩的好習慣。
- 台灣社交距離上傳ID
- 台灣社交距離上傳ID
- 台灣社交距離上傳ID
- 台灣社交距離上傳ID
基本上確診時必須要做的事情都差不多完結了,如果有中醫的清冠一號需求,則是有兩種方式。第一種就是花大錢(至少一千多塊)至中醫購買,另一種就是以公費的視訊掛號方式獲得。這裡要注意清冠一號並不是平常沒事就能吃的保健品,而是確診時吃幫助舒緩的藥方,平時吃對你的健康還沒幫助之前,會先因為偏寒的藥性直接拉到不行。以下也附上可查詢的中醫診所連結給大家參考。

也許不少人跟我一樣,以為確診之後就能直接視訊約診拿取清冠一號,但其實是錯的!中醫這邊則是需要健保快易通顯示,也就是政府通報確診後,才能視訊掛號拿取公費的清冠一號。當然,如果你家底厚的話,直接先自費買也不是不行啦,但差價十幾倍,當然是公費啊....


中醫診所視訊診療這裡其實跟西醫通報確診的流程差不多,一樣是透過加 LINE 的方式與醫生視訊看診,並請親友幫忙拿藥,這邊就不多說了,不過部分診所是不需要健保卡領藥的。

另外,疾管署這邊也有提供 COVID-19 前、中、後的相關處置資訊,一樣給大家做個參考。

▌確診後(保險、返工權益)
至於保險部分,則是需要按照保險公司需要確診或隔離者提供的相關文件,對於隔離者來說,則是按照剛剛提到的隔離通知書等資訊做請領,至於確診理賠,則是還要到這邊申請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來做理賠申請。
另外,雖然說不是確診者都會收到,但如果是 iPhone 用戶,除了一堆理財詐騙簡訊之餘,最近也出現防疫補貼的詐騙簡訊。可以看到不僅網址跟排版很奇怪,寄送的方式也是用 iMessage,基本上完全不需要理會,或是沒有跟朋友使用 iMessage 的話,乾脆關掉其實會比較實際。
- 詐騙
- 詐騙
- 詐騙
至於確診期間工作單位時的勞工權益,勞動部這邊則是提供「防疫隔離 / 防疫照顧假」,基本上兩個是一樣的東西。不過沒有強制資方一定要給薪,如果真的確診很在意薪資的話,其實也可以補休、特休或是病假等方式處理。另外,資方也不得拒絕勞工請防疫隔離假,並改以其他假別,以及視為曠職、扣全勤獎金等不利處份。如果是無薪的防疫假,也可以到勞動部申請防疫補償,要注意只要是用有領薪水的假別,就無法申請防疫補償。
另外,如果確診身體狀況許可的話,某些公司是可以藉由協調居家辦公等方式處理,這點勞動部也是認可,但就是要看公司允不允許了。畢竟台灣職場民風相對保守,應該還是有不少老闆覺得員工不在辦公室就一定會鬼混摸魚吧

- 防疫隔離假須知
- 防疫隔離假須知
- 防疫隔離假須知
另外,疾管署這邊也沒有規定 0+7 天後一定需要快篩才能解隔,先前官方已經有表示 0+7 隔離後,病毒基本上已經沒有傳染力,只要做好再七天的自主健康管理,並避免聚餐、去人多的地方,也就是做好社交距離管理就沒問題。
勞動部這邊也指出,在七天隔離治療後,雇主不得要求員工出示相關陰性文件,只要符合解隔條件(也就是 0+7),雇主就不能拒絕勞工返回工作崗位的需求。如果確診者出於自己高漲的防疫意識考量,自行快篩還是陽性、或是因身體因素想繼續隔離或請假,則是可用普通傷病假、事假或特休等假別,只要按照規定雇主就不得不給假。

這邊大致把確診前、中、後可能會遇到的事情跟大家解釋,沒有人想要被傳染、或是成為感染源,希望大家能將心比心,一同度過這段期間,好想出國玩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