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博物館的招待導覽員,在全台灣第一間寶石珊瑚的、雕刻工藝的、富有地方文化歷史的又或者稱為私人微型的博物館內,我的工作絕對並非只有藝術的氛圍與充滿使命感,大多的時間都是花在澆花、整理環境、打掃廁所、更換燈泡諸如這些瑣事,所謂「家庭式的博物館」就是代表雜務並非有專業的分工,所有的事情都必須自己來,卻又要做出與家庭區別開不同的氣氛。
所以今天要跟大家分享換燈泡的經驗,
更換燈泡是敝博物館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僅次於掃廁所,
因為博物館是位置處在終年室內濕度幾乎都在70%以上的漁港老宅,
而館內卻無法負擔恆溫恆濕的空調設備,
所以燈泡總是容易接觸不良,
時好時壞,有時燈滅了,
拿了梯子爬上去修理用起子敲一敲它,
大師兄又歸位了,
但隔天又.......,
這真是體現了無常精神!
但有時又會輪迴.......
以下是維修的工具
實際案例:館內的崁燈已經真的回不去了!
我們將崁燈拉下來,不過千萬記得把電源先關掉!
結果可以很清楚看到火線跟地線連接著12V的變壓器,然後是燈芯再下來是燈杯。
把它剪下來!
拿下來檢查!拆解!
這次是確定燈芯壞了,所以換新的。
用剝線鉗把電線皮拔開,話說這剝線鉗真的是個好物,
之後再也不會用鉗子剝線的時候傷到裡面的電線!
在下來用WAGO的接頭連接,在也不用絕緣膠帶繞來繞去,
也不用擔心拆膠帶電線黏TT或者線越剪越短 ,未來更換非常方便!
安裝時記得注意變壓器"IN"或"OUT"的標示
安裝回火線地線然後測試!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