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車在日前師大一帶看到,車主保養得不錯,印象中小時候(80年代)曾經是滿街跑的車,
有雙門跑車的外型,很多敗家子也會買,而且因為公司採薄利多銷策略,
一台賣50多萬,性能在當時不差,0-100只要9秒,極速196吧,
在當時有王牌追風機車把妹就很有行情的年代裡,有這款車那就更不必說了

只是不知為何後來alfa的車便少了很多? 新車也賣得差,甚至退出市場?
是維修與妥善率的問題嗎?

那時候製造的義大利車很環保,沒在照顧的車現在大都已經自然分解了..哈哈

那時資訊不發達也沒幾個人會修,壊了就用土法練鋼方式維修,加上義大利車的設計又很必雕〔先進?!〕零件真的也不耐用

而當時路上都是日、美系為大宗,車廠的修車法也不知變通..所以路上修車廠對這種義系車(法系同)一修再修、修不好。其爛車之名就冠上從此就走下坡
(當時同梯的BMW的車也是很爛 ,不僅..馬力比ALFA都來得小也跑不快、操控性更是慘不忍暏,可是如此己非吳下阿蒙

那時的經濟起飛的黃金年代,錢很好賺.車不行就賣了,隨便就再買一台新車..之後的義系車就不在熱售

其間斷斷續續也有商人代理ALFA進來賣,也都是賣的很差

直到97年時,台鳳代理賣156也有賣出一波高峰,後來台鳳倒閉,ALFA又變孤兒..

因為156時代品質大幅改善,所以現在ALFA二手市場就是以156為大宗

到06年時又有德安集團代理進來,不過把車子當高級精品賣…所以不到3~4年間總代理又掛了

sprint, 33等南方愛快的產品在當時都有品質危機...其後的75其實已經有所改善,底盤零件與引擎的耐用度已經提升不少。

義大利車的維修原本就與日本車有差異,台灣多是維修日本車廠的技術,相對的工具器具也不對應義大利車。單就alfa而言,想要最好維修保養工作就必須具備原廠的相關特工,加上零件位置與日本車不同,拆裝都有不同的工序,自然就有很多alfa是被維修廠給修壞了。

以目前台灣最大宗的156而言,前懸吊設計較為複雜,零件多了一點,又在一定使用時間後必須更換,所以造就了底盤零件不耐用的話題。其實操控性與成本連結之間本來就應該有所犧牲,哪有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道理。但是如此一來,國內對alfa的信心評價就降低了。

在失去代理商的現在...更是可憐到了極點。由於零件取得困難,造成漫天喊價的現象。在國外賣個幾十歐元的東西近來台灣後加上運費、關稅還有進口商,加上店家要賺,常常是接近兩倍的價錢。所以說現在的alfa如果僅照市面上的零件價錢而言,保養維修費用並不會低於雙b一a...

更何況國內優質的愛快店家越來越少了... 在奇貨可居,物以稀為貴的畸形市場下,可以信賴的店家日漸稀少阿~

不知跟這有沒關係? 在80年代以前汽車對台灣人而言是奢侈品,外加進口車關稅過高,
所以進口車只有有錢人家才敢買(一般家庭連買國產的都有問題了)
後來經濟快速成長,很多人爆富,加上進口車關稅降,國產車未見長進下,
一票人以進口車為優先考量,偏偏那時資訊不發達,誰好誰不好都不清楚,
反正覺得性能好,買了再講(sprint1.7在當時性能算不錯的,又有跑車外形,
再加上一票進口車商把進口車殺到快跟國產車差不多價格,可能因為這樣大賣吧)
不只愛快,當年美國車也一度大賣,只是到後來美國車的品質似乎也令人搖頭,吃油,維修問題一堆...


arlo1011 wrote:
這款車在日前師大一帶...(恕刪)

我問過當年代理商現在亞快黎廠長,他說當年Sprint與33因為跑得快賣得很好,鼎盛時一個月還能賣超過50輛,不過它最大的問題是外面店家的技師不會修,造成成也Sprint敗也Sprint.不然依Sprint的設計,他又沒電腦可壞,最大問題出在轎車使用跑車在用的雙喉四節氣閥門設計,所以車主一離開原廠後,外面保養廠根本不會調水平,修不好很正常,不過現在要玩也不是不行,找到好的技師,就算是要開他環島也沒問題.
記得當年世詮賣Sprint的售價是75萬元左右吧
愛快在台灣曾經一年賣上2000台
不過水土不服的也不少
除了沒幾個人會修之外
也有不少是鏽掉了
我是藍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