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oisacow wrote:
現在還是在玩 液晶顯示器 這招 讓我們短收稅收 更別提 補助優惠
保護傘之下 又有何做為??...(恕刪)
台灣對企業方面是稅收補助,
這種作法政府頂多少收點錢,不必擔什麼責任,
產品做不好,罵名留給受補助的企業去背。
人才方面幸好還有工研院,許多公司是工研院裡的團隊出來開的。
工研院早年也是拿國家的錢,政府的錢不是直接投給企業,
算是拐著彎來給,
但現在工研院很大比例也要自食其力了,
而且因為新科技的研發資金越來越高昂,
工研院已無法投入先進製程開發,機台設備反而要仰賴合作的公司,
或者跟學校搶一些很前瞻、離商品化還很遠的題目在做。
(這是我對電子所的感覺,若有謬誤還請糾正)
韓國就沒那麼囉嗦,就是國家直接對特定民間企業投入高昂的研發費用,
早年看準DRAM好,國家出錢給民間企業做研發,
過陣子換LCD, 之後是太陽能,
慢慢得也就扶植起一些特大號的民間企業。
至於租稅優惠則是給外商在韓國投資時使用的,
從策略面來看就差很多了。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dcatt wrote:哇嗚 此篇一直以來你的言論 言下之意都是別人錯 老百姓錯 政府錯 耶
台灣對企業方面是稅收...(恕刪)
嗯 果真是台灣人 都是別人的錯
不過也真的是 政府的錯 你說給 電子晶圓 輔助優惠 沒話說
其它苟延殘喘的產業(難聽點就是 吸血蟲產業) 早該止血了
你的言論 在我看來 台廠是非戰之罪 畫大餅說法 如果台廠跟三星一樣資源也可以做到 之類
毫無檢討 究責
總之 台廠喜歡繼續各立山頭 就讓時間來顯現下場吧
這也未必是壞事
南韓 也是靠 金融風暴 淘汰 順勢整合成幾強局面
這讓我想到別件事
新台幣漲 不是說台灣出口會完蛋 ?
結果呢?
聲寶電漿的好 akirawen都知道 請見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7&t=3078737
momoisacow wrote:
哇嗚 此篇一直以來你的言論 言下之意都是別人錯 老百姓錯 政府錯 耶...(恕刪)
這句話是你自己加的,
我可不認。
各種優劣大家自己理性判斷,沒有絕對的對錯。
韓國的政府有點像是國家資本主義的作法,
反正國家扶植企業的資本支出,想辦法增加蓋新線、降低成本,
N代線一直擴下去,成本下來後就可以削價競爭,
競爭者受不了就會自己退出市場,風險很大,
但算是一種贏者全拿的策略。
大者恆大的DRAM, LCD跟太陽能,
用這種作法相當適合。
簡單講,人家一片玻璃切十片基板,我們只有八片,
就算良率相同,成本先輸兩成,
要不要陪韓國玩下去,就看企業有沒有那個錢了。
附帶一提,
LG、三星這些同時也是家電大品牌,
韓國早年對於家電類別的關稅保護蠻高的,
所以當年這些韓廠能從家電類別的獲利來支援電子產業的開發。
台灣政府也拿錢在補電價、補油價、補水價,
補了半天老百姓還是哀哀叫,
要是明著拿錢來補高科技產業還得了!?
(當然,企業各懷鬼胎各擁山頭又是另一回事了)
要跟韓國比,單純砸錢並不可行也非上策,
(雖然大家都在砸,你看大陸的LCD跟OLED廠像蓋不要錢的一樣...)
資本支出還能從銀行團聯貸拿到,
也許政府應該把重金花在人才的培訓方面...
又扯遠了。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momoisacow wrote:
哇嗚 此篇一直以來你的言論 言下之意都是別人錯 老百姓錯 政府錯 耶
嗯 果真是台灣人 都是別人的錯
不過也真的是 政府的錯 你說給 電子晶圓 輔助優惠 沒話說
其它苟延殘喘的產業(難聽點就是 吸血蟲產業) 早該止血了
你的言論 在我看來 台廠是非戰之罪 畫大餅說法 如果台廠跟三星一樣資源也可以做到 之類
毫無檢討 究責
總之 台廠喜歡繼續各立山頭 就讓時間來顯現下場吧
這也未必是壞事
南韓 也是靠 金融風暴 淘汰 順勢整合成幾強局面
這讓我想到別件事
新台幣漲 不是說台灣出口會完蛋?
結果呢?
如果說台廠不重視研發、沒有企圖心,我不能認同。
友達為什麼當初2006年會停止OLED的研發,
就是因為當初他併西門子造成重大虧損。
他當初併西門子想藉此打進歐洲市場,這樣叫沒企圖心?
結果最後虧損太多,造成停止OLED研發。
所以不是台廠不長進,是策略失誤的問題。
台幣升值對台廠的影響如下,
當初2008年金融海嘯,
市場不是傳聞韓國快破產了嗎?
我覺得那是韓國政府放出來的謠言,為什麼?
因為外資匯出韓幣貶,
韓國政府順便助貶到70%。(從97年金融風暴學到的絕招)
本來08年以前,DRAM和面板台韓是五五波。
韓幣貶70%,人家產品不用幹嘛就比你便宜70%。
所以台廠馬上掛點!
別人是全家人出動在打我們家小孩,
而且還用了一堆賤招,(反托辣斯告密、韓幣貶值)
台廠還能撐到現在,真得是很了不起了!
你能說他們不努力嗎?
因為它們只能靠自己,政府不幫忙,自己國人落井下石說韓國好棒!
就算是金融海嘯以來的台幣和韓幣都有升值,
但是韓幣還是比08年少升值20%。
換句話說,它門的產品如果用08年時的匯率來看,
還比台灣製品便宜20%。
匯率才是韓廠競爭力的主要來源,
這就是我不齒韓國的原因啦。
有種就用技術來打趴台廠,
只會靠政府操縱匯率來打趴台廠!
真是無恥!
momoisacow wrote:
以上現實不就證明?...(恕刪)
友達股本算一千億台幣吧,
每年能拿兩三成當做資本支出跟研發費用就很驚人了,
三星電子股本三點六兆(我還沒提三星集團的一千六百五十億...美元)
若是一樣比例的投資,我想得到的成果理所當然多得多,玩削價競爭也絕對撐得比你久,
很無奈,但這也是現實之一。
不過算歸算,
我相信各廠還是在盡力做它們能做到最好的事。
附帶一提,
早年政府在電子產業上的政策是非常明確的,
也因此造就台灣的電子產業蓬勃發展,
但一個產業經過這麼多年,
已經過了成長的爆發期,但又還沒到傳產的飽和成熟期,
研發費用也越來越驚人(您可以看看浸潤式黃光機台一部多少錢, OLED材料一公克多少錢)
結局就是大家必須搶市佔、搞併購,看誰比較大間,才能在毛利下降的同時衝量保住利潤,
相對而言,小廠的發展空間就越來越少了。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momoisacow wrote:
以上現實不就證明?
說說 台廠電視 有啥傲人技術?
三星 電視技術 沒打趴台廠?
2011年Q1前四大LCD廠財報:
友達 稅後淨損138.99億元
奇美電 稅後淨損138億元
LGD 淨損達1154億韓圜(約30億台幣)
三星TFT營業損失達2,300億韓圜(約60億台幣)
P.S:營業損失和淨損有一點點差異,但是我查不到三星的淨損是多少!差距應該不大。
上面是韓幣比台幣少升值20%的狀況下,
如果韓幣和台幣升值幅度相同,且面板市占相同:
友達 稅後淨損111.192億元
奇美電 稅後淨損110.4億元
LGD 淨損達約36億台幣
三星TFT營業損失達約72億台幣
但是如果真的韓幣跟台幣升值幅度相同,我想韓廠的市占一定會下跌!
所以友達和奇美電的虧損會減少,LGD和三星的虧損會擴大!
LGD還有蘋果的IPS面板加持,三星則有AMOLED獲利灌注,還是這麼慘!
技術方面真的有打趴台廠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