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小弟也上來簡單分享一下以前的網購經驗~**純粹分享網購經驗,品牌為個人單純喜好,勿筆戰**從12年前到朋友家看到日本BS衛星節目開始,就喜歡上SHARP的冷色自然(朋友家的液晶電視是在MYAV團購的LC-45AE1),加上當時剛好從事面板相關行業,SHARP本身自製面板的能力與水準非常符合我的個性需求,那時自己也開始一個人跑日本自由行,自學了幾年日文,簡單溝通不成問題,當下就決定要去日本自由行的時候(2005年)搬一台電視回來。行前已經先把價格.COM跟雅虎日拍確認過,這次要帶回來的是2005年SHARP的話題機種GE2系列,預算到45吋,所以是LC-45GE2,話題性在於四波長CCFL背光,FULL HD面板內建雙TUNER(BS+CS)。一到東京馬上就到BIC CAMERA跟YODOBASHI CAMERA看實機,更加確定我要買的就是這台,但是最後是在A-PRICE(現在的PREMOA)下訂付款,說真的那個時候一個外國人親自跑到人家公司去付錢可是著實把他們都嚇了一跳,而且還要把這台電視帶出國更是覺得不可思議,你說日本人只把好東西留著自己用也好,或是在這塊領域技術領先也好,總之對它們來說好像是理所當然一樣。當然最後還是順利成交,並請他們最後一天送到機場會合。有經歷過的前輩都知道,那時候的液晶電視都還是CCFL(燈管)背光,原箱材積都是電視本體的一倍以上(含緩衝材),重量也是不得了,不像現在都是LED背光,55吋我一個人就搬著走。到機場CHECK-IN時自然又是引人注意,那時候的地勤人員跟我說45吋已經是極限了,不像現在已經可以到60吋,還有選擇自己國家的航班也是有好處,重量多了也是意思收一下超重費(不是E開頭的那家)而已,落地之後專人用推車推出來給你,不用在行李轉盤摔來摔去。過海關時很自然的就過去了也沒被攔下來,朋友開著得利卡來接我(應該說是接電視),到家時兩個人一起將電視台抬進門也嚇了家人一大跳,一星期後看到我最想看的免費高畫質(1080i)日本職棒轉播,從那時候起家中的電視正式進入液晶時代。兩年後的2007年,SHARP發表了新的"倍速FULL HD"液晶面板技術,為甚麼這麼說呢?因為倍速(120Hz)液晶面板技術其實是由日本VICTOR(勝利),也就是現在的JVC KENWOOD在2005年底發表的EXE系列,但是當時搭載的並非是1920X1080的FULL HD面板,而SHARP在2007年發表的R Series則完整的將FULL HD面板與倍速液晶技術結合問世。小弟自然也要躬逢其盛,因此這次鎖定的是雅虎日拍上的實體店家,型號則是57吋的LC-57RX1W,57吋是一個很獨特的切割尺寸,當時對小弟來說,當時要買65吋口袋不夠深,買52吋看起來感覺差不多,57吋接近60吋,一定"有感",所以剛上市的那一陣子無時不緊盯競標的價格,最後在一個深夜時間結標的店家標到,結標價格剛好在小弟的預算上限(還多買一支遙控器),幾封電郵往來之後,款項小弟先請在日本的朋友支付,並請店家送到當地的UPS集貨點(大阪),因為小弟的公司是跟UPS合作,就請公司處理後續的運送作業,包稅運費有優惠,報關也一次就過(應該是沒被抽到),真是值得!而原本的LC-45GE2就廉讓給同事了。到現在已經滿10年了,左上角的"世界の亀山モデル",證明10年前領先世界技術的八代廠面板到現在仍是頭好壯壯。以上就是小弟的一點小經驗。小弟目前最新的SHARP電視是四年前請朋友從美國搬家回台灣時順便帶回來的美規LC-80LE857U。
jovilu wrote:超佩服的~~真有你...(恕刪) 一個人扛回來根本是完全放棄保固+憑運氣了,風險真的高很多甚至機場地勤人員素質差異 錯誤方式擺放&運送都有可能導致面板破裂其實我從運送過程開始就完全不符合規範短邊在下立直擺放+1個人搬運、搭車奇怪角度的斜放(4個角其中1角當底,而不是邊)硬塞進TAXI小轎車後座移動時進出許多電梯都是短邊在下立直擺放..最後還能安全送到家面板沒破...真的是賭太大了看看本版上有許多各式各樣的破裂案例機場地勤我沒親眼看到就不清他們的流程了你看看2年前TOY6821分享的這篇就知道台灣&日本地勤的素質差異先不題最基本的基本工安、著裝、設備差異,光台灣地勤這樣水平擺放電視是非常危險的我也來開箱之日本扛回東芝50Z10X我一個人拆箱&安裝也都不符合規範說明書裡還強調要2人以上作業、電視移動時的握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