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 55B7T看第四台畫質不是很好

SDC killer wrote:
sony X1 這塊...(恕刪)

請問 SONY 最小尺寸有內建 X1 晶片的是哪個型號?(目前房間是使用 SONY 32” 1080P)
至少要8500以上才有喔!
8500 是X1晶片的入門版,還有進階版、旗艦版的X1。

截錄[精研評測] Sony BRAVIA KD-65X9300E 級別大躍進,X1 Extreme 晶片打開潘朵拉之盒

【認識 X1 Extreme 晶片】

Sony 於 2015 年首次推出 X9300 系列,作為當年 BRAVIA 的旗艦機種。如今三年過去了,型號的字尾也從當年的 C 來到了今年的 E。但千萬別以為今年的 X9300E 只是去年 X9300D 的小改款唷!就如同筆者前面所說的,Sony 向來以晶片作為產品級別的分水嶺,今年新推出的 X9300E 系列採用的是與 Z9D 相同的 X1 Extreme 晶片,可見 Sony 對這產品線賦予了更高的期待,也充分展現出 Sony 搶佔高階市場的企圖心。

在上回評測 Z9D 時,我們已體驗過 X1 Extreme 這顆晶片的魅力。它是顆具有 14bit 訊號處理能力的晶片,因此不論訊號源是來自於網路串流、影片檔案還是 4K 藍光片等,都能透過 X1 Extreme 先升頻處理,再進行影像的最佳化。在這個大多數影像處理器才剛從 8bit (256階) 升級到 10bit (1,024階) 的年代,Sony 就在消費性市場裡放出 14bit (16,384階) 影像處理器這頭猛獸,根本就是種越級打怪的概念。

◆ 14bit 高位元率的優勢

為什麼筆者要一直強調位元率呢?回顧近年來電視產業的發展,4K HDR 已成為高階產品的主要戰場,其中又因 HDR 在暗到亮的動態表現上需要更為豐富的層次,過去 Full HD 藍光時期的 8bit 已經很難滿足 HDR 在層次表現上的需求了。所以當 UHD BD 制訂標準時,HDR 影片所採用的 HDR10 便以 10bit 作為標準,而接下來另一個由 Dolby 主導的 Dolby Vision ,更以 12bit 作為 HDR 呈現的標準,為的就是要用更豐富的層次來展現高動態範圍的效果。換句話說,當片源都已來到 10~12 bit 級別時,訊號處理晶片自然需要具備更高的位元率才有資格能進行影像的優化處理,這或許也解釋了為什麼 Sony 會選擇在此刻就將 14bit 端上檯面了。接著就來看看 X1 Extreme 的加入,會與新款的 X9300E 迸出什麼火花吧!

阿湯哥 wrote:
請問 SONY 最...(恕刪)
B7晶片除噪訊只有二道運算,C8 的a9晶片達到4重運算....雖然二者在rtings評分都屬一屬二,但以台灣的訊源水準,LG C8應該比LG B7更值得買. 至於SONY一直都很強,是畫質不長進的第四台業者救星.
亮哥+ wrote: 
LG C8應該比LG B7更值得買. 至於SONY一直都很強,是畫質不長進的第四台業者救星.

還有 webOS 的版本也不同,最新的 v4.0 好像能夠類似和 Siri 對話?(B7 是去年的 v3.5,而且無法升級!)

我還在等待 55” C8 的絕佳入手時機......
阿湯哥 wrote:
我還在等待 55” C8 的絕佳入手時機......
...(恕刪)


等到時麻煩通知一下,謝謝!我也有興趣!
雖然SONY 55X9000F性價比可能更高,但是受不了開開的八字腳,讓我有不良的聯想,而且電視櫃基座沒那麼寬,只好轉看C8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