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目前的系統:mac mini 一台 配 大LCD 電視輸出。cd就直接存檔用 ITUNE 播即可,不需 CDP.audio lab mdac 前級 35000 元左右usher BE718 36000 元擴大機目前裝的是 JJ 藍管 KT88,前級用的是 6SQ7. 我自已DIY的單端管機, 所以費用非常低。加一加,10 萬元差不多再補一點點錢就夠買 mac mini 一台。6SQ7 軍用鐵管低頻厚度很好。KT88 低頻也很好,高頻解析也夠好,頻響我覺得聽起來很順。我平常是用比較高級的 VV30B 300B 單端聽,剛好在整修,就換了這台 KT88.vv30b 300B 的中高頻比較通透,不過價格也貴很多。圖中的組合,我聽起來其實也不錯了。6SQ7+KT88的低頻厚度比 我另一台 6sn7+300B 厚。剛好補足我這個不良的環境下的弱低頻,整体聽感雖然中高頻沒300B 通透,但低頻足,耐聽度不比300B 差。(對空間很沒概念,沒辦法解決空間問題,只好用自已熟的管機,調出自已覺得好聽的聲音)管機會糊,不是管子造成的,可能原因是 耦合電容太差,或輸出變壓器太差,或是末端為了方便,改用糊糊的晶体推動輸出。真空管的解析,其實是很細的,比晶体好。加上泛音足,聽感是勝出的,如果不是聽重金屬的話。不過每隻管子都有獨特的頻響,好不好聽,在於你喜不喜歡這隻管子的特性,而不在它糊不糊。一隻便宜的大陸老北京6n1前級配上一對超便宜的曙光6P3P後級,會設計的話,都可以輸出厚度不錯的低頻加上解析不錯的中高頻。在台灣買管機最大的問題是你很難買到價格合理品質不差的管機,一般都太貴了。如果價格合理,低單價的管機,比 低單價的晶体機應該好聽,如果聽習慣的話。MDAC 下方是 MOD(光千輸入到mdac), 管機下方是 混音器,唱 卡拉OK 用。 mac mini 上方是 小小的 2.5吋 2T 硬碟,可以放很多影音檔。
weivanguard wrote:哈 是喔想說音響店都...(恕刪) 那時為管機熱,去弄了一台LS8.一台LS2平衡版的反正手上有啥器材,就都接上試試音響就是這樣,東搞西搞才好玩玩多聽多才能練功力,練耳朵一套系統天下無敵,那不是挺無趣?
jonqlee wrote:audio rese...(恕刪) 好玩就好啦我就把前幾頁有貼的那套系統報價一百多粉多實買剛好破百一組好,先接上的是一對五千元的雅瑟520就是單純想知道,這小東西的極限是在哪...
sandman_ou wrote:一組好,先接上的是一對五千元的雅瑟520就是單純想知道,這小東西的極限是在哪... 阿伯這種作法不錯 !可以多分享一些心得 宅爸找出黃金方程式後, 也讓黃金流去推各種喇叭 $600 鎂起OS : 反正 9.1 閒著也是閒著, 不如兩兩配對哼幾聲 黃金流可以輕易衝到小叭的極限,聽到不上不下的尷尬.
ai_0301 wrote:阿伯這種作法不錯 ...(恕刪) 阿伯...是上面那位一心想指教我的專家取的啦...小弟四十多...不敢稱伯字啦音響就是這樣,空間整治,器材搭配多方試驗,比較不會有成見,誤殺忠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