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等到懷疑人生的TANNOY GOLD 8

steventsao.tw wrote:
法院提告 ? 那些言(恕刪)


唉~~~都是你的話!「嘴砲無用」論真是真理,隨便你,那就大家看戲囉!
lingo1388 wrote:
嘴砲無用」論真是真理
你不是最討厭嘴砲, 不是喊著要告,都是你講的不是嗎 ? 你先實踐再來說吧 我何時有喊要告? 你中文真的很不行, 還老想指鹿為馬, 沒能力就禁聲吧
lingo1388 wrote:
巫山小路用的東西退散去吧!
沒想到你開始詛咒自己了
steventsao.tw wrote:
沒想到你開始詛咒自己(恕刪)


唉~~你文字閱讀、理解能力真的差到讓人意外!
語意上「主」「客」不會區分嗎?大發慈悲再教你,舉例:
比賽結果,「地主隊贏」會說留下獎杯,「客隊贏」會說失去獎杯
你應該不會懂,多讀書吧,加油好嗎?
lingo1388 wrote:
唉~~你文字閱讀、理解能力真的差到讓人意外!

你真可憐, 那句話是對不定第三人含你自己都為目標. 如 討厭的病毒 退去吧 指的可以是外面病毒,也可以是對自己體內的病毒講. 你回去問問你國小老師吧? 你自己知道你程度不足嗎? 我幫你指明, 是避免你犯了對不定人的公然污辱罪.

而且我發現,你幾乎不用成語或典故,憑這點就可以知道你沒啥國學涵養。

再把主題拉回來, 你Tannoy 開箱我沒意見,反對的是告訴別人一定要加前(錢)級在訊源後. 尤其是用 3.5mm, 很多出3.5mm 頭訊源的都可以推耳機了, 哪需要一個勞拾子在中間, 別人想吃原味不行嗎? 為啥一定要加牛排醬還是AQ醬?
steventsao.tw wrote:
你真可憐, 那句話是(恕刪)


您的智、能很低,什麼都不懂,又沒玩過音響﹙不是不能用就是拿濫芋充數"你讀白話都有問題,成語你確定懂?"﹚,唉~說實話,蠻可憐的!

「音響」等你玩到相當等級,如何搭配自然會明白,加不加「前級」問題,實在不是一個只有唯一器材3020i還沒接電的人可以理解,能體諒!有一天你有能力買前級再來談吧!

還是建議:買訊源+喇叭﹙不要AV擴大機,要像樣的,畢竟你要在「發燒音響」參與討論﹚再把3020i接起來,聽聽什麼是音響,遲早要入門的嘛,早點買!才不會被人指指點點,說是詐騙,屆時,有問題再來問!好嗎?
lingo1388 wrote:
不是不能用就是拿濫芋充數

是 濫竽充數, 你試著用成語就錯字,笑死人了,還敢大言不慚,丟臉丟到家了。那是二聲不是四聲。自己認證國學爛。順便解釋,竽 是中國樂器,芋是植物,根莖可食用。 順便截圖 留證據,就你這程度。

steventsao.tw wrote:
是 濫竽充數, 你試(恕刪)


扣除屁話、廢話,整理出你的器材:
CX-A5200﹙AV擴大機﹚
NAD 3020i﹙ 沒接電﹚
Cyrus III﹙綜合擴大機 ﹚
Philips LHH A100﹙CD﹚
這樣可以指導別人→主動喇叭+前級或+DAC比較好聽?﹙知道!知道!還有頂級音響器材在庫房沒說﹚
常說「聽不出來是幸福的」﹙這是指有器材﹚,那沒器材可以聽出來呢?真是音響界「太極宗師」!失敬!失敬!

宗師金句「發燒 是不正常狀態」﹙那你還來!?﹚
看完會不會除了搖頭嘆氣「歹年冬厚肖郎」
lingo1388 wrote:
看完會不會除了搖頭嘆氣「歹年冬厚肖郎」
會, 指的就是你, 以為Hi-End就是要貴 貴 貴 ? 然後聲音就代表好 好 好 ? 我不當盤子. 再更進一步說, 我現在用的是 luxman D類 , 和仿47lab gainclone的 無迴授電容DIY 機, 我當然知道機器要接上去聽, 只是越來越朝向簡約, 活生 , 用最簡單的方式/線路, 達到音樂聆賞的目的. 至於你, 慢慢修練吧, 目前的你是不會懂的. 沒有內在生命的支持, 哪能懂音樂的真諦.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廉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hi-end在康橋字典的解釋是: "intended for people who want very good quality products and who do not mind how much they cost(此產品的高端等級,是提供給希望有非常好品質產品的人們,這些人不在乎花多少錢)。"

如上也是發燒音響的精神,為了好聽,不在乎花多少錢下去買音響器材,就像腦筋燒壞了一樣。音響發燒友為了增進一點好的聽感,就算砸鍋賣鐵,也願意花高價買那些發燒等級的hi-end音響。

要批評hi-end高端與高價的音響,請真的去聽過,聽出高價和低價音響的聲音聽感差別,並且能清楚地用語言說明此差別,如此才能說服那些非常熟悉hi-end音響聲音聽感的發燒友。

只分享一些電子與其材料的用語與經驗,並不足以顯示了解hi-end高端與高價音響,因為此等電子與其材料的經驗,可能只是低端音響的經驗,不然此經驗早就建構了另一個發燒友追捧的hi-end高端與高價的音響器材與品牌了。

一群人與公司,看hi-end高端與高價的音響好賺,也投入音響器材製造,造的東西其聲音聽感很差,賣不好,還怪自己的產品為何在市場上,比不過傳統hi-end音響品牌的產品。賣不好的原因是: 就算你所用的材料都100%複製人家的傳統hi-end音響品牌的產品,你的產品的聲音的聽感,還是難聽和低端等級。

如何製造出,可比擬傳統hi-end音響品牌器材聲音的聽感,此等研發的know how,才是進入hi-end高端與高價的音響市場的真正門檻。

所以只懂一些音響電子與其材料的用語與經驗,不懂hi-end音響聲音的聽感,表示此人根本不了解hi-end音響的精髓,也沒有入門發燒音響。也因此這種人才會一直反對別人的高價音響(認為發燒友是盤子),並鼓吹聽感無用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