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主動」「無線」是音響主流﹙在此不談原委﹚,而且我們正走在這條道路上,以前只有「專業」製造廠出產主動喇叭給專業人士使用,現在情形丕變,幾乎和DAC同時進入家用市場,沒發現愈來愈多大、小廠都加入了嗎?

「主動喇叭」在沒有新的發聲技術下,這樣是非常理想音響組合﹙以前被視為夢幻逸品﹚,當然前提是要電子分音、功率配置得宜…等,倒是比較不贊成"現在"買附帶「數位、無線」功能,原因:
1、數位、無線技術都還在發展之中,今天買明天就落伍,說不定那天不支援或不相容﹙如電腦系統﹚時,那會是個悲劇,即使發生機率不高,但跟"不上潮流"總會讓人感到嚥氣!
2、目前「數位、無線」配置並未能結合「電子分音」,充其量就只是掛上功率的被動喇叭而已﹙真有市售附掛功率模組﹚,如此表現無法令人感到驚艷。

「被動才能玩」「主動式給不會搭配或想要簡單的人選用」,有人總是將之與多媒體喇叭混為一談,沒能真正瞭解什麼是「主動喇叭」,但非關主題在此不加贅述,至於主動喇叭會不會比較容易損壞?主動喇叭就是被動喇叭+功率擴大機,理論上兩者機率是一樣的,不同的是一件式與兩件式的差別,假設說法成立,那綜合擴大機故障率必然高於前後級分離式擴大機又高於前後級分離式單聲道擴大機…,事實並非如此,「損壞」只跟「製造品質、品管」有關,如果一定要牽拖,那和「價格」與「個人運氣」比較有直接關係吧!

選個品管優良、技術成熟的品牌機型才是聰明的正確選擇。
小弟是LSX用家,KEF確實很利害,之前一直使用分體音響,沒想到價格只要原來的20分之一,也能表現得有型有體,不過比較後還是使用有線連接。期待樓主開箱...
lingo1388 wrote:
「數位」「主動」「無...(恕刪)

感謝前輩細心指導
請教一下主動式喇叭還需要熬機嗎? 會越熬越好聽嗎?謝謝
russelltsay wrote:
小弟是LSX用家,K...(恕刪)

感謝 還在坐船中 會不會第二批也賣完了
慢慢等~開箱~~!!
先去看重低音~~哈哈!
lingo1388 wrote:
「數位」「主動」「無...(恕刪)

Dynaudio 的Xeo及Focus XD 系列的主動喇叭除了是數位、無線外而且已有使用電子分音,由其Focus xD系列,原廠更建議使用者以"數位直入"使用。
ysan wrote:
Dynaudio 的Xeo及Focus XD 系列的主動喇叭除了是數位、無線外而且已有使用電子分音,由其Focus xD系列,原廠更建議使用者以"數位直入"使用。


Dynaudio新款﹙別於BM系列﹚主動式喇叭官網標示「DSP數位電子分音」,至於什麼是「DSP數位電子分音」一時找不到具體內容;以擴大機配置數是有可能,但訊號來源如何區分左右聲道分別進入分音器,也因沒實際使用不敢妄言,相信以這個金字招牌而言可信度應該很高,只怕"DSP數位"有特殊意涵而已,另原廠建議以"數位直入"使用,應該意指優異DAC性能,或與"DSP數位"線路有關﹙豈不說明類比未經電子分音?又不可能!﹚,總之恭喜優秀喇叭入手。
ggyy226688 wrote:
感謝前輩細心指導請教(恕刪)


對不起,沒注意到樓主留言

上帝創造萬物都有始終,何況人乎!
看似無關的題外話就是答案,我們身邊所有人事物都有所謂「壽期」長短而已,它是一條"◠"曲線,最佳狀態自然是曲線頂點,所以初期需要磨合、成長沒有例外,最終衰老、逝去也是自會到來,別被不是問題的問題困擾;只要是喜歡的聲音就順順的聽,感受它的變化,該來的總會來!
如果想要加快期程,可以蒐尋"BURN-IN CD"煲機,再如果找不到﹙一定有,絕對有,保證有﹚,跟小弟我"私"複製一片;最近都不用這些偏方了,因為"加速"往往略去很多重要過程與體驗,而且古云「揠苗助長」式的基改、萊克多巴胺有比較好嗎?「享受音樂的美,少去自尋煩惱」這是多年音響心得,當然前提是要找到自己喜歡的。

屁話一堆,自劃重點:蒐尋"BURN-IN CD"煲機!
lingo1388 wrote:
對不起,沒注意到樓主...(恕刪)

感謝前輩的指導 我還是慢慢來 聽到音響的變化
LS50 Wireless II等這麼久會不會被海盜給劫走了 過年也快到來了 還是這喇叭比較難生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