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聲道喇叭 & 聆聽環境抉擇

Pachilla wrote:
我現在在研究無源前級...(恕刪)


請問P大你家有從電箱拉專用電源線嗎?
音響店建議我拉一條太平洋線5.5mm
並配合使用專用壁插

音響店是用電源專用線 喇叭聽起來音質很乾淨
New_One
專線是最完美的 建議多留幾組壁插........
calvin0919 wrote:
請問P大你家有從電箱拉專用電源線嗎?
音響店建議我拉一條太平洋線5.5mm
並配合使用專用壁插

音響店是用電源專用線 喇叭聽起來音質很乾淨


如果我想跟老婆離婚的話就會去拉專線....




我目前使用 NUPRIME AC-4 電源濾波器

https://review.u-audio.com.tw/reviewdetail.asp?reviewid=1738

其他的選擇還有隔離變壓器, 例如 KECES IRQP 系列

https://review.u-audio.com.tw/reviewdetail.asp?reviewid=2040

或竹田三號。

https://news.u-audio.com.tw/newsdetail.asp?newsid=8787

如果要更高級的當然還有......

https://review.u-audio.com.tw/reviewdetail.asp?reviewid=1968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Volf
[讚][拇指向上][100分]
calvin0919 wrote:
請問P大你家有從電箱...(恕刪)

我家裡三套系統,只有主系統有專線,一套是Fyne F1-8有ps audio p5電源處理供電給訊源。

最後一套小系統比較平價一點,過陣子喇叭會換成ATC SCM 11,無電源處理。 

我覺得單純就是美,把預算先投資在器材上,將來有餘裕再考慮週邊小升級。 

樓主目前的空間雖然不大,但一樣可以考慮搭配重低音,來補書架叭的下盤。 尤其是樓主目前矚意的ATC書架叭,低頻下潛比較不足,有了重低音,能聽的音樂會比較全面一點。
tedliu1024
話說前幾天在PTT 看到有人喇叭DAC 前級設備都不錯想搞電源線材和墊材,卻連喇叭擺位和高度觀念都還沒有…
挖洗不良中年
音響之路走得開心就好, 有貼文就有回應, 那就知道問題所在可以再學習了. 線材墊材早晚也是會玩到, 也不算浪費了.
喇叭離牆50cm足夠了,這不是大問題
大問題在於左右不對稱
右邊玻璃落地窗會有強反射,左邊空曠區域聲音要過很長距離才回來能量都沒了,反射音偏弱
左右音場會不一致
想辦法用家具之類的改善吧,比如左右邊的第一反射點各加放個屏風之類
喇吧選用指向性良好的比如 kef r3或Philharmonic BMR是比較理想的選擇
tedliu1024
話說Philharmonic BMR這國外很紅的喇叭在台灣討論度這個低是不是有八卦啊?xd
Pachilla wrote:
我現在在研究無源前級...

期待P大分享無源前級和UD-701N前級PK結果。僅提醒: UD-701N輸出阻抗220歐姆(偏高)且ATC 20ASL pro輸入阻抗10K歐姆(偏低),此組合比較不適合先天 "輸入阻抗低且輸出阻抗高的無源前級(尤其有升壓變壓器者),建議可先嘗試 更純淨且更便宜的 "無升壓變壓器的無源前級" (基本上就是一顆可變電阻或級進電阻而已)
Pachilla
目前我的喇叭擴大機的 Input Trim 是設定在 - 6db, 就是為了匹配 UD-701N 八. 這樣才可以將輸出維持在 40% 上下。
PY8888
了解[拇指向上],我是提醒阻抗匹配不是電壓匹配[笑]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過陣子喇叭會換成ATC SCM 11

改SCM19啦! 19與11價差不到挖大一條電線的成本。我本打算買40,但PK 11、19、40後決定買小一號的19,因為19和11、40比,單體銜接更好、中頻更甜、真實度更高、低頻更快、更活潑、更鮮活,19和11比,低頻更寬鬆、中頻更飽滿,差異應是19用SL超線性中低音而11、40不是。心得是,玩ATC可以沒有饅頭中音但不能沒有SL低音
New_One
++1
calvin0919 wrote:
買ATC19A配UD-701N【不知能否匹配】

我本打算買串流DAC前級一體機Esoteric N-05XD(價格是同集團UD-701N的3倍)直入後級,但試聽PK後已放棄此想法(詳細請參它樓)

個人認為設備對聲音影響依序為: 喇叭 > 後級 > 前級 > DAC > 串流機,如果你喜歡ATC的聲音SCM19應最適合你,因你無現有後級包袱所以直接買主動式19A落地省腳架無懸念,問題只剩: 前級、DAC、串流 三者預算如何分配?

串流DAC前級一體機的設計重點大概是: 串流>DAC>前級,但對聲音影響順序剛好反過來: 前級>DAC>串流,依我的經驗若總預算差不多,買前級(重點)送(或內含或選配)DAC,會比買串流DAC送(或內含)前級更合理且好聽,要不要重新考慮一下串流、DAC、前級的預算分配比例?

試聽19A時若覺得聲音太糊,前級、DAC可選較清爽的,若覺得聲音太犀利太監聽可考慮用真空管前級來潤飾,例如買McIntosh最入門的C8真空管前級並選配DA2卡(日後可升級DA3、4....),再外接簡單的數位串流機,這樣 "前級+DAC+串流" 20萬應有找

前級、後級或綜擴未來10年變化不大可用很久值得投資,但串流機還在發展還不成熟,有些音樂平台還不支援HiFi/Hi-Res,KKBOX支援但僅極少數串流機支援KKBOX,mqa應會被hi-res取代,即使一樣是16bit/44.1K 0、1數位資料一樣但千元~100萬的串流機音質可能不一樣(很多學問+很多爭議) .....這些問題未來幾年應會慢慢被解決和明朗化,所以現階段串流機夠用就好(再高檔幾年後可能已落伍不值錢),例如隔壁樓討論的WIIM pro,或電源、介面雜訊、jitter都有加強處理的ifi ZEN Stream等

Pachilla
那就試看看 Yamaha C-5000 前級,我到現在對 C-5000 + M-5000 搭配 SCM11 的印象還是很深刻,表現完全的幹掉了龍聲的 ATC 前後級。
PY8888 wrote:
改SCM19啦! 1...(恕刪)

11可能比較符合我的用途,比較好推,尺寸也還可以接受。大一點尺寸的,家裡已經有Fyne F1-8了。 

看國外youtuber的心得,似乎19各方面完勝11,但也沒差別到很多。 除了韻味不同,我猜19也很難勝過 F1-8, 所以就省下來了。

最主要的,我怕我的谷津xp200推不動啊…..
JohnTitor
SCM19國外asr測過,不太好,500-1k共振和高音指向性有些問題
PY8888
ASR一開始就聲明他測的是早已停產的SCM19 V1,2014太改款後的V2只保留SL低音,而高音單體、分音器、箱體形狀全部改掉,無可比性,ASR的V1測試對現售的V2應無參考價值
PY8888 wrote:
我本打算買串流DAC...(恕刪)

雖然我沒聽過N05XD,  但聽說它的解析度是強項。講究解析度的訊源,搭配的線材要特別注意中低頻的飽滿度, 避免聲音偏薄或過偏刺激不耐聽.

以前在店家聽過N05搭esoteric f05 +PMC小落地,聽感相當好。 不知N05XD跟N05及N01XD差距有多大,但esoteric的家族特色,應該也不會差太多。

不過音響器材的選擇那麼多,錯過了也不可惜,只能說沒有緣份了。
PY8888
F05是綜合擴大機,裡面的前級和後級等級和電器特性匹配一定沒問題,N-05XD內含的前級配10萬的後級可能覺得不錯,但配50萬的後級或要它與40萬的前級PK可能較不恰當
想請問,喇叭擺放位置環境不同,是否站在喇叭面前單獨聆聽單顆喇叭的聲音也會不同?
我的B&W 706s2兩顆都離牆只有2-3公分,左喇叭左側約5公分就是櫃子,而右喇叭右側則是空曠的走道…
目前這樣擺放,單獨站在單側喇叭前,會覺得高音的延伸不同。
挖洗不良中年
可能要開小聲一點, 貼耳來聽比較準, 左右喇叭也互換比較看看.
JohnTitor
櫃子vs空曠,代表反射聲差很多,人不只會聽到直達聲還有反射聲,尤其人對側向的反射聲更敏感一些,聽起來是肯定不同的,要想辦法解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