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何種軟體備份CD最能原汁原味?

F.SPB wrote:
你又知道我沒有看了?...(恕刪)


我是不知道你用的片子有多好啦

我自己用的空片是太陽誘電的...cdrom用的是Plextor.....燒錄機用的是sony...燒錄速度四倍寫


這樣子不知道有沒有滿足你所謂的條件?
我都用耳朵聽音樂....不是用腦袋
coolcut wrote:
我是不知道你用的片子有多好啦

我自己用的空片是太陽誘電的...cdrom用的是Plextor.....燒錄機用的是sony...燒錄速度四倍寫


這樣子不知道有沒有滿足你所謂的條件?


這是你的條件啊
跟他有什麼關係?
有測過燒錄品質嗎?
測試方式有沒有用盲目測試?還是自己放片子?


SONY的燒錄機也是出過不少台(後來請人代工的CD燒錄機就...-_-)
我用過CRX-140E跟CRX160S
因為入手某測試謎軟體較晚,只測過160S
燒錄品質不錯,沒記錯的話...龜毛的比...C1平均是會略高P/T一點點
不過只是0.X的差異...或許可以當成是容許誤差
(同一種片子-TDK盒裝MIJ 8X...雖不是特殊片,不過也還不錯啦)
音樂CD!! 可不是讀資料!! 讀不到還可以重新讀幾次!!
只要有差一點點點...就會影響音質!!
音樂的編碼...偶忘了!! 跟資料不一樣滴!!

讀的好!!
燒的深!!
聽起來就是沒差!!

不需要一定用多好的片子!!

我10年前用便宜的水藍片燒的CD, 盡管片子已經整片變色, 但是音質還是很OK!!

重點就是要燒的深!! 片子染料顏色不能太深!!


PlexTor 燒錄機是目前僅剩的最好的選擇!! (讀取+燒錄都用同一台)
記得.... 要增強燒錄功率到最強(VariRec +4)!!
讀取用慢速4X CLV !! 燒錄用最低4X!! 用盒裝一般白金!! 就OK了!!

軟體用 內附的 PlexTools Professional LE 不要用 Nero等 其他燒錄軟體!!
因為沒辦法把功率加強到+4 , 燒起來就是會有差!!

紋路不夠深.. 就容易挑片!!
紋路不夠深.. 就是易跳針!!
紋路不夠深.. 就是會沉悶!!
小笨賢2 wrote:
音樂CD!! 可不是讀資料!! 讀不到還可以重新讀幾次!!
只要有差一點點點...就會影響音質!!
音樂的編碼...偶忘了!! 跟資料不一樣滴!!

讀的好!!
燒的深!!
聽起來就是沒差!!

不需要一定用多好的片子!!

我10年前用便宜的水藍片燒的CD, 盡管片子已經變色, 但是音質還是很OK!!

重點就是要燒的深!! 片子染料顏色不能太深!!


音樂CD的編碼方式上面已經有dinow chang大說明過了

他的確是讀取3T~11T長的訊號坑
當然...有人說這是類比的長度
不過只要是在鑑別範圍,他的確能轉為數位資料(不然怎麼聽的到音樂,讀的到資料)
訊號坑長度差一點點不會影響音質(這裡指沒超過鑑別範圍...世界上要找到一樣長的訊號坑也很難)

讀的好,要看是C1很高還是很低,C1很高還是可以讀到
原版片我有測到C2,但聽不太出來,大概是很快速的靜音掉了
個人資質駑鈍,不知道C1太高會有什麼音質上的影響(雖然理論上是救的回來)

燒的深?我的老師上課得時候說有個最佳深度(150nm左右,大概是波長的1/6~1/4吧)
這時的破壞性干涉效果較強
對於LAND的反射有效大的對比
一味的用人的感覺(又是從LP來的?)去認定燒的深=好
燒錄後的顏色對比大不代表訊號坑深度深
難道你有電子眼?...(插個花...我的後級是電子眼..禾斗禾斗)

聽起來沒差不代表有沒有受到影響
或許是你的鑑別力不足?
或許變色的CDR的確沒影響
但也有可能錯誤率很高
都有可能

所以不能下定論
---

補充一下
韌體去認片子再決定功率
那是原廠人員測試的最佳數值
你真的確定加強功率有燒的比較漂亮?
測了才知道
F.SPB wrote:
聽起來沒差不代表有沒有受到影響
或許是你的鑑別力不足?
或許變色的CDR的確沒影響
但也有可能錯誤率很高
都有可能
所以不能下定論...(恕刪)
用嘴說...誰都會!!
燒的深...音樂CD才是王道!!

我6~7年前我朋友說為什麼我燒的就是不會跳針, 聽起來比較亮!! 他怎麼燒都不行!!

我當時後是用 TEAC 4X SCSI 燒錄機!! TEAC 32X SCSI讀!!
不過...我有把TEAC 4X 燒錄器 裡面的可變電阻!! 右轉一點點!! 嘿嘿!!

用手電筒照... 我燒的就是比較深!!
用16X以上帶燈的放大鏡看!! 你就看的出來差別在哪了!!

不然VariRec 這個選項要做啥用呢??
NERO 燒資料VariRec還不能調, 要燒音樂才能調呢??
小笨賢2 wrote:

用嘴說...誰都會!!
燒的深...音樂CD才是王道!!

我6~7年前我朋友說為什麼我燒的就是不會跳針, 聽起來比較亮!! 他怎麼燒都不行!!

我當時後是用 TEAC 4X SCSI 燒錄機!! TEAC 32X SCSI讀!!
不過...我有把TEAC 4X 燒錄器 裡面的可變電阻!! 右轉一點點!! 嘿嘿!!

用手電筒照... 我燒的就是比較深!!
用16X以上帶燈的放大鏡看!! 你就看的出來差別在哪了!!


建議你去看點書吧

你要提機器喔
我有PO過了...再來一次好了(要照片請說一下啊)
Plextor:412C 820T*3 124TS*2 1210TS + 32*2跟40的CDROM
TEAC:W58E W512E W516E*2 W540E R56S W512S + 532S
YAMAHA:F1
SANYO:BP1600
(SONY 140E跟160S還有RICOH2倍都送人了)
還有個掌中星鑽

嘿嘿!!
....

你是這樣看的喔
不好意思啦...我用的工具比較土法煉鋼一點
以前在學校的時候有次剛好同學實驗室接到某R社的案子
我跟去貴儀玩
用的是很普通的SEM去看
可能比不上大大精準的方式啦
F.SPB wrote:
建議你去看點書吧你要...(恕刪)


我看有多台機器而不精吧!!

我看連VariRec選項都不知道在做啥 !!
小笨賢2 wrote:
我看有多台機器而不精吧!!

我看連VariRec選項都不知道最做啥 !!


你又知道了?
禾斗禾斗

先去看點基本的書,不然我實在不知道該討論什麼啊

VARIREC這東西測試的結果不如AMR效果好
你真的知道韌体判定燒錄策略是在幹麻的嗎?
還是只會+4?
ForbesAve wrote:
真好奇
如果我把燒錄片改成
用電腦撥放WAV檔+光纖入DAC
比較 轉盤光纖入DAC
不要考慮到燒錄片的變數
不知個為前輩有沒有啥看法

還有據說光碟也是有壽命的
不知道新的光碟跟10年前的光碟撥放起來發燒友有沒有測試過

其實我是最近再思考我所有CD 檔案化的可行性罷了(方便 變數小)


用EAC龜毛模式抓到電腦比較好
長輩那邊一套華格納女武神(蕭提)...整套變色(好像是反射層氧化)
後來用驢子補了他一套

用硬碟播放...個人認為純數位輸出給DAC解碼,應該比轉盤好非常多
光碟讀取比上硬碟...哪個好應該很明顯
再來就是發燒的人說的高頻干擾...我是不知道數位訊號會干擾到01不分
這種奇怪的觀念應該是來自於類比訊號吧

妙哉
F.SPB wrote:
你又知道了?禾斗禾斗...(恕刪)


VariRec 允許調整雷射功率,能夠在合理的狀況之下產生最高品質的音樂光碟

自己去看普傑網站的說明吧!!!


跟AMR 不一樣的東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