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換電源線是真有魚或是心理作用

hd10105 wrote:
我覺得啦
不知道你家幾年,壁插又是什麼
可以先換換看便宜的IG8300壁插
也不貴500元而已
如果聽得出來有差再換電源線
如果沒差就不用換了


我是壁插國際牌換IG8300,擴大機/DAC,小黑線換->蝦皮牌便宜電源線,通通都一次換掉。
感覺聲音更加精準不抖動,聲音收束扎實,動態感受變大。
個人感覺這些是基礎工程,是能讓擴大機/DAC能更佳的發揮他的效能。

小黑線換掉有效果, 但是再上去投資效益不高。

同時,如果覺得以上有效可以再考慮專線。
dlueDennis
我也想換壁插但是家中插座只有兩條線沒接地線就算要自己接我家樓下都是水泥地請人來改我可能要先去跪榴連殼所以我只好自己做接地盒
挖洗不良中年
只有兩條線換壁插一樣有效果
以二聲道來說,音響系統上的任何變動,都要耳聽為憑,如果三頻分佈有改變,那還要調整喇叭擺位,以達到最佳效果。 

如果環境許可,優先調整喇叭擺位,這個不用花錢,效益又最大。 其次是改善電源,電源處理,壁插,都是有感的提升。

耳機線到兩萬多等級很讚了,到這級數更多的是調音口味的差別,除非預算很寬鬆,不建議再花錢在耳機線。

樓主真的可以考慮升級壁插,隱秘性很好,瞞過老婆的機會很大。
dlueDennis
家中沒接地線不然我也想換 換耳機線目前是在享受diy過程不然銅鍍銀銀鍍金銅銀混編金銀合金線真的有差但是沒有差到像換一副耳機程度目前考慮把所有線拆開亂編成一條線
vicence
兄臺中毒深矣,建議換完別馬上聽,出去走一下、吃個飯、拉個屎再來聽,應該很快就對這些玩意打個問號
我是傾向於規格到了就可以了,再上去就是一些調+迷的東西,不如投資到其他設備
dlueDennis
嗯嗯 我現在就是迷上自己製作改裝的過程以目前來說我好像剩壁插耳機主體綜擴沒換其他的都換過了綜擴耳機今年初才買不會換所以目前只剩壁插綜合各位大大意見決定先換壁插再來玩耳機線
君子遠庖廚,發燒友遠配電室。

就是遠古迷思,以前的Class A,真空管,都是又熱又吃電的大怪,電路也很簡單,交流電直接變壓器降壓就是了,加上音箱吃動態,當年銅也沒有今天好,很多高耗電也要用硬銅線,電源線是軟的當然品質有所影響。就是距離現代至少五六十年的時代。。。。

但是電晶體化IC化後,基本上IC降噪技術就進步百個量級,現在隨便一台筆電的要求都要比家用放大器更要好,否則電壓供電不穩直接燒掉。。。

現在的Class D 根本就是 波型再生器,加上前面是高頻開關穩壓轉換,電源線除非爛到透,否則那會有影響,試問誰會為自己的電腦配一條發燒線。。。

就是現在隨便一台IT或Class D機器,放在七十年代,都是貴到以百萬元級的高精密儀器。

現在一般家用放大器,數字上說數百上千最高輸出,實際廢電不到二百瓦,如果有家用放大器還在忽高忽低,電力公司是不會給賣的。。。

當然今天專業領域也是有要求的,像電影院的高功率音頻放大器,是有技術要求,不過不是用在耳聽方面,是要防止火災,提高可靠度安全性,因為電影院隨便幾百人呢。。。

說實在各發燒友如果想要最好的電源,可以搬進醫院,因為醫院要求的超高可靠,電源都是特規的,就是紅色的電源插都是經 pure sine-wave inverters 從醫院的發電房直接輸出的,不過醫院是否給發燒友這樣玩就另一個問題了。。。
dlueDennis
失望我家離醫院好遠如果住在隔壁可以偷接電 可惜 總之千不該萬不該踏入音響這個無底深淵 聽音樂時很爽 付錢買時三餐白飯配醬油吃 啊⋯⋯
jettachen
言之有理,五分奉上。
發篇自虐文 : 玩音響就是玩電是沒錯
早期我的體驗 : 線材, 在整套音響裡投資約佔10-15%是正常
某次看上一條名牌電源線, 忍不住收了, 剛換上一瞬間, 不錯, 細節清晰多了, 人聲樂器有前後位置的感覺...可第二天以後, 就覺得音樂聽也不就這樣, 不會再特別感動...
再過幾天, 甚致換回原先線纜, 真的, 就覺得音樂也不就這樣...啊哈, 這就是智商稅?
長輩過來停看聽, 嘮叨的是 : 線材要追到佔比20~30%以上? 那該換的是主機吧...
當時受教了, 聲音變化' 調整耐不耐聽...主要都是靠擴大機, 線材? 唉...
線收起來, 丟到沒屋頂去, 看少一千能不能出, 問題來了...
電商說 : 請提供該物品BSMI 檢驗相關資訊...
鄉親啊, 台灣線材買賣有這一項規定, 拿不出檢驗證明來, 線材的廣告和網紅吹噓的再好' 再貴, 也只是個黑牌而已...
感謝樓上Y大提供黃乙玲, 不錯聽, 繼續聽下去 - 是小娟的惦記, 吉他' 人聲和節拍更清晰, 果然, 擴大機' 喇叭不變, 訊源也很重要...更加明白了, 一套音響要好, 要完整搭配...
dlueDennis
我也知道要投資在主機上但是因為生活環境問題只能聽耳機而聽耳機主機能選擇不多尤其我還要挑插座規格跟可聽串流平台這樣能選的又更少所以能增加音質辦法我能做到的盡量做我甚至傻到自己看找資料製作接地盒沒錢窮玩
cheonglee wrote:
說實在各發燒友如果想要最好的電源,可以搬進醫院,因為醫院要求的超高可靠,電源都是特規的,就是紅色的電源插都是經 pure sine-wave inverters 從醫院的發電房直接輸出的,不過醫院是否給發燒友這樣玩就另一個問題了。。。

向台電申請直接從電線桿拉一條進來玩。
dlueDennis
如果拉專用線 我的下場一定是跪榴連外殼或是睡客廳起跳
小凡的凡凡 wrote: 
某次看上一條名牌電源線, 忍不住收了, 剛換上一瞬間, 不錯, 細節清晰多了, 人聲樂器有前後位置的感覺...可第二天以後, 就覺得音樂聽也不就這樣, 不會再特別感動...

再過幾天, 甚致換回原先線纜, 真的, 就覺得音樂也不就這樣...啊哈, 這就是智商稅?
...(恕刪)

有效果但非必須,那就不算是智商稅,奢侈稅可能比較貼切。

音響的升級是一點一點累積的,每一步都要花錢,坑很深,適可而止,早日回頭是岸。

但如果已經財務自由,錢放銀行只是數字增長,把它換成實體器材來使用,帶來更多的生活享受,那其實也很好。
挖洗不良中年
PTT一族都是玩壁插保險絲及改機,外觀看不出來,但音質進步了可能會被聽出來…. 還好樓主玩的是耳機,別人聽不到
dlueDennis
不是不改 而是綜擴還在保固期間怕改了出問題不給保固 壁插目前考慮選擇中 因為家中兩孔插座裡面只有紅白兩條線沒接地線不知如何換成三孔壁插



我買了許多條淘宝的400元電源線,就覺得不錯了,後來換了壁插,發現再提升後,就開始diy 排插(以上都沒有接接地線,故意的,避免機器互相影響,許多日本器材也只有2條線)有用,音質再提升,保險絲反而影響不大,我是真空管擴
lx1a10 wrote:
我買了許多條淘宝的400元電源線,就覺得不錯了,後來換了壁插,發現再提升後,就開始diy 排插(以上都沒有接接地線,故意的,避免機器互相影響,許多日本器材也只有2條線)有用,音質再提升,保險絲反而影響不大,我是真空管擴


最近剛好有換IG8300壁插,
一組壁插,兩個插頭之間的傳導只是薄薄一片。
,建議可以加一小段單芯線橋接。

你的插頭等於從頭串接到尾,中間經過2次薄薄一片銅片。

可以參考以下
https://foniter.pixnet.net/blog/post/155340686

你圖示左邊源頭如果可以鎖兩條線,直接分接到兩組插頭。這樣距離最短。
duncanwa2001
感謝教學,我再來看看,這是我用的壁插https://www.pcstore.com.tw/ar_audio/M22205755.htm,不確定是否為薄銅片,但應會比8300好,但我的機內線剛好用光了
dlueDennis wrote:
也別叫我上網找我書讀不多 我沒啥常識與上學只是去混 所以只是純綷好奇問一下 網上有一方說電源線會影響音質 又有另一方說只是純屬心裡作用 更換電源線會有差嗎 因為我有換過兩條電源線 不知是否心裡因素覺有差 但差一點點而已 從一條純銅線(


從以前 DIY 組裝音響到現在只買廠製機
花了許多錢後心得 , 影響音質依序是喇叭50% >>> CD/擴大機40% >>>>線材10%
另外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聆聽環境,想想音響展的房間為何都選飯店房間?
就是因為空間配置以及聲音的反射...等因素影響,音響展那套搬回你家客廳後完全不一樣
北漂彰化人
richard smith 發現自己搞太累了,一直花冤枉錢買零件替換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不如直接買聽喜歡的現成品
richard smith
謝謝回覆。之前自己搞過一對喇叭,效果很滿意,過程很有趣,但真的太累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