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個人玩轉樹莓派三大主流播放軟體的一點小經驗

ericintpe wrote:
為了即將升級HQPe...(恕刪)


如果你是一位兩聲道的串流音樂愛好者,或者說你已經習慣在HQPlayer下聽串流音樂,
那麼筆者強烈建議你也聽聽HRA Streaming,尤其是在HQPe播放串流音樂之下!
我的感覺是它已經把軟(HQPe)、硬體(喇叭)的優點都發揮到極致,

比方我的AE1 Active規格註明(頻寬:42Hz-28kHz),
但是在播放HRA Streaming時,聽到了播放Qobuz時(同一張專輯/相同軟、硬體設置),聽不到的高低頻,如此一聽即明白的音質差異,
Qobuz比HRA Streaming在高低頻的延伸與超低頻的驅動,感覺差了一口氣,
我想更高階的喇叭(頻寬更寬),這種差異應該更明顯!

以往一直以耳罩式耳機作為聆聽音樂的主要工具,所以兩個平台的差異沒有喇叭那麼明顯,
當然HRA Streaming相比Qobuz也有不少缺點(例如價格貴、專輯載入慢、可串流的專輯比Qobuz少、支援的播放平台也少...等),
但是光音質好,訂閱門檻較Qobuz低,這兩個優點就讓人覺得值回票價了!
除了第一次註冊與訂閱需要VPN(歐盟地區)外,
以後播放、設置等都不需要了,同時也支持Paypal支付!

播放HRA Streaming時,同一張專輯感覺比Qobuz的音樂性更佳,聲音更靈動,更有生氣!
音樂的強弱更分明,動態與瞬態非常優越,讓聆聽者聽起音樂更是酣暢淋漓!

網路上經常有音樂發燒友發言,說串流的音質比不上CD或黑膠,
但是持此論調者,筆者強烈建議你親身體會過HQPe + HRA Streaming後,
再來評論不遲,否則恐有(坐井觀天/沒有聽過真正厲害的串流音樂)之嫌!
觀人年少成鴻業;憐我有歲無寸名。
Volf
[讚][拇指向上][謝謝]
ericintpe
謝謝V大支持![謝謝]
ericintpe wrote:
如果你是一位兩聲道的...(恕刪)


HQPe v4升級到v5的費用幾何?
網路上的傳言與猜測一堆,
有說加一加超過10幾K,
但是個人實際把HQPe v4 USB key做了升級,
實際收費是150€(150歐元),(有圖為證)



購買USB key與升級,兩次收費都是 150歐元,
依照匯率的不同,我的USB key v4 + v5合計成本是9K多,
比起現在初次購買v5還要便宜一些,
購買v4與升級v5兩個版本的時間約一年(22年6月--23年5月底),
現在就是等新版的USB Dongle寄到,屆時就同時擁有兩個版本的USB key。

=============================

同一張專輯,音質的差異不只用聽的;
HQPe v5也能圖表顯示差異
第一張是HRA串流,第二張是Qobuz串流,
不同處,仔細看,還是能夠比較得出來!



Chouchane Siranossian--Duello d’archi a Venezia
https://tidal.com/browse/album/285806824
https://open.qobuz.com/album/m8conm3jw83pb
HRA Streaming



Qobuz


觀人年少成鴻業;憐我有歲無寸名。
Volf
[讚][拇指向上][100分]
ericintpe
感謝V大![謝謝]
ericintpe wrote:
HQPe v4升級到v5...(恕刪)


筆者訂購的是HQPlayer Embedded的版權,
但是桌面版的HQPlayer Client功能卻是所有HQP版本播放串流都能使用的,
也是最方便的HQPlayer播放軟體!

所以桌面版有新的更新也是值得使用者關心的事。
尤其Signalyst這兩天新推出的(HQPlayer 5 Desktop 5.0.2 )更加重要。

因為它讓判斷音質好壞的依據,由聆聽者的主觀心證
---改變成有數據與圖表可以客觀依循。

從圖表中也可以清楚明白,
音源的解析度高低,確確實實的影響了音質的好壞:

1. 44.1/16/2



2. 44.1/24/2



3. 96/24/2



4. 192/24/2



5. 在Qobuz 192的同一專輯,在TIDAL只有44.1/16/2





(以上圖表還須注意高低頻寬的差異顯示)

光是聽感的差別,Qobuz串流在個人的聆聽經驗裡已經完全取代了TIDAL,
更何況還有更高音質串流需要花時間去體驗咧!


PS. 大會插播報告:RPi 4B/4GB ,2K出頭的正常價格回來了!
觀人年少成鴻業;憐我有歲無寸名。
ericintpe
感謝V大一直以來的支持。謝謝![謝謝]
Volf
ericintpe 好文一定要支持的![讚][拇指向上]
ericintpe wrote:
筆者訂購的是HQPlayer...(恕刪)


話說HQPe OS自從V5之後方便許多,開機已經不需要主機接螢幕與鍵盤,再輸入root按Enter來完成開機程序了!

只需要主機接上網路、USB插上錄寫好的HQPe OS的映像檔,按下電源就能完成開機啟動,
然後在遙控方的瀏覽器輸入http://hqplayer.local:8088,就可以設置好各項相關參數,在NAA上播放HQPlayer。

所以我只要在HQPe Server PC的BIOS設置USB為系統優先啟動,那就可以隨心所欲的悠遊於HQPe OS & HQPe for Ubuntu 22.04 LTS Server之中。

這樣既可以保證HQPe在Linux環境下的最佳音質,又能以最方便的方式來操作播放系統。
觀人年少成鴻業;憐我有歲無寸名。
Volf
[讚][拇指向上][100分]
ericintpe
感謝V大支持![謝謝]
ericintpe wrote:
話說HQPe OS自...(恕刪)


我的發燒老友D君,把恆溫時鐘NAA播放器的拼圖給完成了!



這個播放器包括了10MHz恆溫時鐘、超級電容、線性電源、3D列印的機殼與散熱片。
D君在線性電源方面下了(重料 = 用了兩組變壓器與環變)
說它們是重料是有根據的,成品機重達6公斤









將這部NAA播放器與HQPlayer配合,可以將之形容成(如虎添翼)。
我嘗試用比較的方式來描述這部機器的聲音:
1. 如果全部用5V GaN電源供電,將聲音評列為80分的話;
2. 將主機(主板與超級電容)部分的供電改成Daitron 5V/LFS-150A電供,聲音評列為90分,
3. 改成線電之後的NAA播放器,則聲音將可驕傲的評列為99分(保留一點謙虛的態度)
最後補充一點,這部機器在D君那裏測試長達三個月以上,(為了測試散熱,三個月都沒有關電)。
D君說他非常享受這部機器的聲音表現,並且將聆聽多年的黑膠系統束諸高閣;完全沒有將黑膠唱盤請出來的慾望。
觀人年少成鴻業;憐我有歲無寸名。
Volf
[讚][拇指向上][100分]
ericintpe
謝謝V大支持![謝謝]
ericintpe wrote:
我的發燒老友D君,把...(恕刪)


坦白講,很長一段時間為了玩好HQPe,
一直把RPi 4的軟體系統專注在HQPe NAA之上,
其他的RPi上的bitperfect播放軟體都被我忽略了!
但是最近為了測試一部新的外接恆溫時鐘播放器,
竟然讓我找回了聆聽--- moOde audio ---播放軟體的感動!



起因於播放HQPe NAA的R2R NOS DAC放置在適於長期聆聽的位置,
但更動地點較為不方便;
而適合測試新機器與播放主動式音箱的地點的Delta-Sigma DAC,
沒有支持播放48K DSD音樂家族的時鐘,
播放、聆聽Qobuz串流音樂不但不方便,爽度還大減!
但是如果只播放PCM (bitperfect),沒有上採樣DSD的需求,
moOde audio播放與聆聽就非常方便,
只要接上電源(三路5V電源/二路用於時鐘/一路用於RPi 4+超級電容),
系統就會找到並自動設定USB DAC,然後自動播放…



而我發現久未賞玩的moOde不但音質寬鬆、自然,透明度非常棒,
中、高頻的泛音也非常漂亮,各種樂器的聲音非常有層次,
聲音的色澤與感情都讓聆聽者一聽入魂,
音樂都捨不得停下來了!
觀人年少成鴻業;憐我有歲無寸名。
Volf
雖然極致追求無止盡!但當下卻有最適合的選擇![讚][拇指向上][100分]
ericintpe
謝謝V大留言與支持!確實只要搭配得宜,好聲音不難求得。[謝謝]
ericintpe wrote:
坦白講,很長一段時間...(恕刪)

自從2021年初疫情起來之後,由於缺貨等各種因素,
RPi相關產品隨之沉寂了好長一段時間,
一直到2022年底才有HOLO RED問世(不過數量稀少,也經常缺貨),
另外其高貴的訂價策略(換算台幣要價二萬多),
其C/P值真是不優!

最近找到一款同樣是由RPi CM4為核心的播放器,
如果加上OCXO外接時鐘,再加上超級電容,
其音質絕對輾壓RED(筆者已經實際測試、體驗過,才敢直言),
算算成本不過是RED的半價再多一些,
C/P值絕對爆表!

個人測試、嘗鮮之後,有以下幾點體驗:
系統預設是裝了Ropieee!
1. 方波與正弦波的時鐘都有支持
2. Upsampling DSD to 512(1024 DSD播放有問題)
3. 外接時鐘版本確實比較靈活,尤其加上支援方波晶振,更讓人有意外驚喜/換時鐘有如換了另外一部播放器,聲音的表現都大有不同。
4. 再來可以購入6V 法拉電容,如此一切條件齊備,音質絕對可以吊打HOLO RED/價格更具優勢。
5. 唯一遺憾是拆機不易,更換系統比較難(等拆機工具齊備再來動手)。
觀人年少成鴻業;憐我有歲無寸名。
Volf
[讚][拇指向上]
ericintpe
感謝V大支持![謝謝]
ericintpe wrote:
自從2021年初疫情...(恕刪)

最近我把個人的RPi Player返璞歸真了!
整個播放器除了RPi 4B主板外,就在底部放置了OCXO時鐘板,
其他的零件都不再堆棧,全部改成外加式…



這個決定是受到了以下這個RPi CM4 Player的啟發
這個播放器的完成度已經非常高,
時鐘、超級電容全部都可以外加,
這些元素加上之後,聲音確實可以往上提升好幾個台階(尤其是時鐘的優劣等級更是決定性的因素)。



但是這個播放器的優點也是它的缺點,
它在規格說明中強調其USB是原生的,
直接由CPU出來,不經過PCIe轉換,
聲音清脆細膩、聲場開闊、定位精準,效果明顯優於RPi 4B。



但是它唯一的短版是其最高解析度 PCM-→768KHz DSD-->512,
這對於玩HQPlayer的玩家來說,未免是最大的遺憾了!
所以個人自己組裝的RPi 4B播放器,再加上10MHz恆溫外接時鐘與超級電容之後,
目前無論是播放moOde (Bit perfect) or 作為HQPe NAA仍然有著無法取代的地位!
觀人年少成鴻業;憐我有歲無寸名。
Volf
[讚][拇指向上]
ericintpe
感謝V大支持![謝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