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onglee wrote:有一台上好的樂器加上好的樂手在近距離演奏。。。例如一台意大利上古小提琴加頂尖演奏家的音質密度細節,還未聽過那台音響能重現。。。 關於這個問題,很~久~很久以前有過類似的疑問,於是展開一連串不科學的實驗,多年後仍覺得有趣,簡要敍述提供參考!緣起係因聽到蔡琴「直接音」,回家便將所有蔡琴的唱片、CD、卡帶通通翻出來播放,想當然耳,無論好聽不好聽,通通不像是蔡琴本人的聲音,蠻令人意料之中的失望。有天突發奇想,找來兩對喇叭、兩部擴大機、兩部CD,加以不同排列組合播放蔡琴,發現不同組合的蔡琴聲音還都不大一樣,但非常奇怪的都聽得出來「她是蔡琴」;接著找來兩組麥克風及兩部卡座錄下自己聲音播放,發現無論什麼樣的組合都聽不出來是自己的聲音﹙怪怪的聲音和平日聽到自己聲音差距實在太大﹚,很奇怪吧!故事還沒結束,進而去找相同曲目的「小提琴﹙鋼琴﹚作品」,來看能否釐出一點"某樂器"聲音的脈絡,發現一般來源都會標示演奏、指揮、樂團…沒問題,可是除少數名琴外,「樂器」幾乎不會標示,這琴更是五花八門的聲音,簡直在自找麻煩,可是「標示」部分,聲音表現"好像"比較趨近,有人說這是「暗示」作用﹙同理聽出不同蔡琴聲音是蔡琴,連"蔡琴聲算不算盲測"←都吵半天沒共識﹚,最後無疾而終,真象有待SEAFOOD開示,有興趣可以動手試試。「音響」我們習慣以「高傳真」形容,有人以「高保真」形容,小弟覺得用「高擬真」比較貼切,意思是「攏係假的」只是想傳遞﹙複製…﹚出很像的東西給你,不是嗎?所以結論是「"真"的想太多了」。⁕⁕⁕忘了說,1,參與的朋友對「蔡琴」聲音喜好各有不同;2.個人覺得「直接音」不是之中最好聽的。對不起!所言與主題無關,只是勾起記憶。
我原本是用sony的4000元級床頭木質音響當電腦喇叭那時候覺得還不錯後來我買了CREATIVE GigaWorks T20II 記得那時候特價 不到兩千我驚豔到了...真的很棒 跟床頭音響落差太大因為我是不喜歡蹦蹦蹦 我聽下來 萬元內的都沒比我的好我自認不是木耳耳道式耳機聽到4萬多的才是我的菜...耳罩有A900XLTD及W1000另外 我發現電腦音效卡很重要 有機會把音響的音質有感的提升當然音響本身體質不能太差 不然會放大瑕疵...
10k內的...大概就雅瑟店內S520搭DT168的組合吧別誤會,不是說這組合有多好聽,該牌也不是我的菜,聲音太呆但屌打你現役機完全不是問題10k的條件太過嚴苛畢竟D類就那樣...何況是超低價的擴忘了說,與其買全新S520不如去收二手,大約4k上下如果聽不尬意脫手甚至可能原價售出完全無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