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節進入百花齊放的春天,依照每年的新品排程來看,各家電視品牌也即將要推出年度電視系列新品,做為此一時程規劃的前夕,已經有眾多聲學品牌搶先推出搭配電視新品的周邊影音產品。Sony 在去年底就率先推出兩款環繞家庭劇院,分別為單件式環繞家庭劇院 HT-A7000,以及多件式環繞家庭劇院 HT-A9,兩款全新的環繞家庭劇院均支援 Dolby Atmos 和 DTS:X 全景聲音效規格,並可傳輸 8K HDR 與 4K 120P 訊源,當然身為 Sony 產品生態鏈的環繞家庭劇院,這兩款新品更能搭配 Sony BRAVIA Z9J、A9J、A90J、A80J 與 X85J 系列電視,只要啟動電視的中置聲場同步功能,即能將電視設定為中央聲道,提升整體音效的沈浸感。
而本文的主角 Sony HT-A9 多件式環繞家庭劇院,雖然採用目前市場非主流的多件式喇叭配置,但具備可無線串聯的四組喇叭,加上一顆無線重低音音箱,全無線串接設計能增加擺放時的空間彈性,同時更能透過全新『360 空間音效定位功能』,精準校正每組喇叭的音效,進而模擬出 12 組幻影喇叭,提供更豐富的立體音效體驗。

Sony HT-A9 多件式環繞家庭劇院可分成三大部分來為各位介紹,首先是中置主機的部分,和過去家庭劇院大型中置擴大機不同,HT-A9 因為採用全無線串連設計,讓其中置主機可以採用像是市售電視機上盒的尺寸設計,隨機也會附上 HDMI 連接線、音源連接線、變壓器與電源線、專用遙控器等配件。
- 中置主機
- 散熱孔(左)
- 散熱孔(右)
- 後側 I/O
- 四顆環繞喇叭
- 喇叭側面
- 喇叭背面
- 喇叭上方
- 喇叭底部
- 整線裝置與操作按鍵
不過我原本以為 HT-A9 的四顆環繞喇叭,會採用機身尺寸更小的設計,相較於 Bose 的微型家庭劇院組合來說,HT-A9 確實是需要更寬敞的擺放空間,才能完整的發揮其效用。
- 重低音喇叭
- 低音反射孔
- 皮革包覆
- 喇叭後側
- 操作按鍵

隨機附上的專用遙控器,若使用 HDMI 端子連接電視的 eARC 連接埠的話,就可以透過這個遙控器同步控制電視的開關,遙控器上均使用英文顯示文字,左上角則有 Music Service 線上音樂串流平台服務的獨立按鍵,下方則有訊號源選擇、音樂模式、音量大小調整、後置喇叭音量、低音喇叭音量,以及音樂播放控制等按鍵配置,雖是英文顯示文字,但使用上並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關於這次 Sony HT-A9 的試聽設備組合,當然是要以 One Sony 的產品為主,電視部分使用 Sony BRAVIA XR A90J,作為實際比例的參考,電視的尺寸為 50 吋,另外當然是不可缺少的 PS5 遊戲主機。測試的地點則是位於小惡魔總部的接待區,四顆環繞喇叭均採用桌上放置的方式進行。

至於線材配置的部分則僅需要針對中置控制盒與電視進行連接,其它包含重低音喇叭與四顆環繞喇叭都是透過無線方式進行連接,控制盒是使用 HDMI 線連連接到電視的 HDMI(eARC)埠,然後將 PS 的 HDMI 線連接到控制盒上的 HDMI 輸入連接埠,最後只要將控制盒電源開啟後就完成安裝作業,因為四顆喇叭與重低音喇叭都會自動進行連線配對。控制盒前方則有小型的顯示面板,若是在與觀賞電視相同距離的情況下,其實還是有點難辨識,但我還是認為有總比沒有好,起碼可以確實反應目前家庭劇院的設定狀態。
- 視訊來源
- 音樂服務選單
- 設置選單
- 揚聲器設定
- 音場最佳化
- 音場最佳化運行
- 手動揚聲器設定


- DSEE Extreme
- 音訊設定
- HDMI 控制
- 藍牙模式
- 系統設定
- 網際網路設定
- 音響系統更新作業

首先,我當然是用 PS5 來進行遊戲音效的體驗,雖然 HT-A9 家庭劇院具備自動音效、影院、音樂與標準四種音效模式,但卻沒有遊戲音效模式來搭配 PS5 實在有點可惜,因此這邊我是用自動音效來進行體驗。第一款遊戲我是用《極地戰嚎6》來進行,一開場的戰鬥環境下,不論是槍械、坦克車大砲或是直昇機的聲音都相當清楚,且砲擊後的低音震撼感也相當夠力,且在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下的聲音定位感也相當明顯,可以清楚的辨識聲音的位置,且不論是敵人或是載具從遠到近的流動感也相當明顯。

第二款遊戲則是近討論度也相當高的《跑車浪漫旅 7》,遊戲的過程中,不論是每款車輛的引擎聲、換檔或踩剎車的聲音都相當清晰,且如果遇到下雨天的環境,輪胎與雨天賽道時的水花飛濺生也相當清楚,搭配比賽的競爭車輛引擎聲的遠近感定位也相當明顯,可以完全沈浸在競速賽車的遊戲體驗中。

接下來我也選了三部 BD 藍光電影來進行音效的體驗,這邊我就將音效模式設定在『劇院模式』,在這個音效模式下,我欣賞了《一級玩家》這部作品,觀看的片段則是電影開頭的賽車片段,首先在劇院音效模式下,音場的立體感變得稍微更寬廣一些,尤其是向上空間的範圍又加大不少,讓整個環境都充滿了電影的音效,並帶來電影想要帶來的刺激與緊張感,每輛賽車的聲音定位感也相當明確,加上片段中暴龍與金剛摧毀車輛或建築物的特效音也相當清楚,整體來說算是相當完美的沈浸式劇院體驗。

第二部 BD 藍光影片我依舊選擇《敦克爾克大行動》,挑選的片段是滿容易感受出音響聲音定位感的空戰場景,從片段一開始三架戰鬥機從畫面左下角遠處飛到畫面正中央,可以明確的感受到左後側喇叭到右後側喇叭,再到前方喇叭的聲音流動感真的相當明顯,加上戰鬥機引擎聲、機上通訊系統的雜訊效果與操作機身儀器時聲音也忠實的呈現在觀影者的耳內。

接下來我選擇的是 Neflix 上的《鬼影特攻:以暴制暴》,這部電影作品支援 Dolby Atmos 全景聲規格,在杜比全景聲規格的加持下,整體的聲音體驗又更上一層樓,雖然我自己認為某些聲音細節倒是降低一點,但整體的立體環繞效果與聲音的定位感與流動感,都比起沒有 Dolby Atmos 規格的影音內容要來得出色許多。

最後我則是回歸到測試音響或耳機的原點,就是音樂播放的聲音體驗,這邊我用的是 AirPlay 功能將 Apple Music 上的保真壓縮音樂投放在電視上進行播放,並透過音樂音效模式的設定下來聆聽。在音樂音效模式下,則可以感受到音場效果會稍為內縮一點,但聲音的解析力與人聲細節的演繹上會相對強化不少,尤其是在多人大合場的部分,能夠稍微分辨不同的人聲細節。

不過在聆聽音樂時,我也會建議各位針對不同音樂類型,適時的調整後置環繞與重低音的大小強度,例如在聆聽一般流行樂曲時,我自己會將重低音設定在 5~6 的強度,後置環繞則會設定在 3-4 的強度,讓音樂大多會從前方傳入,後方則是感受背景音樂淡淡的效果,但如果是聆聽現場演奏或演唱會等現場演出的音樂,我就會將後置環繞加強到 6~7 的強度,以感受樂曲所要帶來的臨場感效果,而適合重低音強化的樂曲類型,像是嘻哈饒舌、搖滾樂甚至是爵士樂,都可以試著加強到 6~8 的強度來進行聆聽,不過以上純屬個人主觀意見,請以實際試聽後才能獲得專屬自己的聽感心得。

整體來說,Sony HT-A9 多件式環繞家庭劇院雖非目前消費者間主流的單件式家庭劇院組合,但權無線的喇叭系統連線方式,確實也能降低擺放空間上諸多的限制,但以 Sony 強大的聲學技術來看,HT-A9 尺寸體積還有進步的空間,雖說體積縮小可能會犧牲一點音質上的表現,但讓不同族群消費者能夠擁有更多的產品選擇,對於雙方來說都是雙贏的局面。HT-A9 所搭載的『360 空間音效定位功能』也確實能提升音樂的立體環繞感效果,且後方的兩支環繞喇叭是單件式家庭劇院需用加購的方式才能獲得的包覆式音樂效果,這點也是多件式家庭劇院的優勢之一。
以售價 56,900 元的標準來看,消費者能夠購入完整的家庭劇院系統,加上全無線的連接配置,支援杜比全景聲、DTS:X 音效技術,搭配 WiFi、藍牙、AirPlay 與 Spotify Connect 等功能技術,當然本身的音質與環繞音場表現也有頂規的水準,比較可惜的是中置控制盒的 HDMI 輸入埠僅有單一配置,若能再增加 1~2 組,或許更能滿足現階段使用者的連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