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Cl. wrote:雙螢幕轉頭轉久會酸
用久脖子很痠...(恕刪)
這時候就會覺得 有把可以轉動與調整高度的電腦椅 有多重要惹
之前在2015年那篇文章就說過
雙螢幕使用時 用腳轉動椅子去面對螢幕 還被笑說轉眼睛轉頭去看就可以惹
用想的都很簡單 真的轉看看就知道 是椅子會酸還是脖子會酸
電腦螢幕使用
就是受限於「螢幕鍵盤滑鼠的距離」使用範疇
最高 大腿會卡在桌下 不會比桌面高
最遠 至少螢幕內系統介面要能看清楚文字與指令圖像
最近 至少手腕會靠在桌緣 要打鍵盤拿滑鼠 不可能超出桌緣
所以螢幕調整是往桌深後方移動調整
因為距離遠近會造成放大與縮小 才需要適合大小的螢幕觀看
每種螢幕都有適當的使用距離 而不是越大越好
蘋果的是網膜公式就是在說這件事情
所以蘋果在高解析螢幕使用 不用買大尺寸面板
也不用改變既有使用習慣 不需要另外適應大螢幕使用狀況
w10會那樣用(螞蟻介面螞蟻字)是微軟的怠惰(或技術能力落後 或包袱)造成的...........

彈幕濃!
去年七月27換32覺得可能太大
換了之後還好
但我把腳架拆了
用螢幕支架讓螢幕直接頂在桌上
也不至於讓螢幕太高
今年七月32換43吋飛利浦4k覺得可能太大
換了之後還好
這次不用螢幕支架(可能之後會買重型的)
我換了一個升降桌,桌板用90cm深,寬度190cm調整高度讓螢幕高度適合時用。
這下子加上靠在電腦椅上應該有120cm深
最低可以降到55cm高,模擬電視櫃的高度,準備後面擺個沙發看電影~!
目前用63cm,現在鍵盤/滑鼠高度剛剛好很舒服
就是滑鼠得換高解析度的
目前用1000dps我覺得手很痠
4k的缺點....
結論~要懂的調整高度和深度
小正/FACTOR OSTRO VAM 大猩猩/KCP+柴鐵
vonyi wrote:我電腦與電視螢幕共用調整過很多 前面有說試過各種桌深與高度
(恕刪)
結論~要懂的調整高度和深度
42"大螢幕也因為太近 深度太少 雙併兩張讓桌深120公分擺放過
將滑鼠鍵盤改為無線使用 移出桌面(註)
但是雙螢幕下 兩張螢幕前後差距太多
看第二螢幕時 要轉動太多 不方便
除了擺放電視外 後面那張桌子幾乎都沒用到
以及大螢幕深桌面需要額外買更長的連接線材
後來改為 直22 寬27使用 桌面一張即可 不用為了電視需要到120公分深桌面
42"電視還是移到客廳去了
你這用法 大致上我看來是
電腦用 螢幕調整到適合深度 坐在桌前使用
電視用 移開電腦椅 往後坐到沙發上
總之桌子深度要夠 可以調整到適合使用距離
樓主這篇就有說了有限條件 桌面深度約60
所以建議為電腦用24"~30"左右
升降桌很方便
我之前是用堅固的置物鐵架當作桌面
測試坐地上 一般 站立等使用高度體驗
每種測試的高度是固定 不能隨時調整高度
要調整高度是拆架子橫桿調整 很麻煩
--------------------
註:鍵盤滑鼠移出桌面
還是有無線距離 操作時還是需要穩固平面擺放這類小問題
問題不大 但是卻常常碰到
而且電視切回電腦螢幕 人還要從沙發起身往前到桌面
索性用回有線擺回桌面
彈幕濃!
外加鍵盤滑鼠等輸入與操作設備
即便使用無線 在椅子上架上小桌面放置鍵盤滑鼠 脫離桌子操作電腦
也無法無限制地往後移動
「介面要能看清楚」是結果
而「距離」是導致能不能看清楚的因素
以及操作系統的 「鍵盤滑鼠要放得下」
最後是常被忽略的健康因素「手肘要有桌緣支撐」「不用時常轉頭抬頭」
我是兼顧這幾項 才會建議樓主60公分深左右的桌深 24"~30"左右的螢幕
簡單講
如果三公尺外能看清楚大尺寸電腦螢幕中的系統介面 鍵盤滑鼠也能在三公尺外操作
操作電腦時隨時可以離開桌面無礙 桌深不是問題
當鍵盤滑鼠螢幕都要放在桌面時 桌面要有三公尺讓螢幕後移
沒有三公尺可調整的話 就是看桌深少多少逐漸減少螢幕尺寸
在能看清楚系統介面 又能讓鍵盤滑鼠不阻礙手肘支撐的大小
彈幕濃!
小惡魔市集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