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房價相對較低時說不要買 現在漲到半天高才說可以考慮進場
這算是承認自己前幾年看走眼嗎
*********補充
6樓引述 張教授已經澄清 本意並非如報導所述
崇信張教授的人 是因為他的論述符合自己的期望 就像算命時 只會挑好話相信
如果張教授不再代表空方 那他就沒有存在的價值
如同政論名嘴 只有堅守在極端 才能獲得一撮人的擁護 維持曝光的機會
也如同媒體必須設定立場 才能討好死忠擁護者 這是維持基本收視率最簡單的方法
張教授是學者身分 他對房市的分析一定有相當的學理依據
但是一般"分析"的方式經常是落落長 似是而非 結論模擬兩可
論斷和預測才是大家最喜歡看到的
張教授算是懂得運用媒體行銷的名人吧
回應先前那段話 "如果張教授不再代表空方 那他就沒有存在的價值"
如果張教授立場換成利多 那他應該也可以提出一篇相當精彩的論述
這是我從電視上 政論名嘴當中悟出來的道理.
*******************************
以下引述:
號稱空頭總司令的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在蛇年跟「好房News」的讀者拜年,這回特地表示後實價登錄時代,假設民眾有自住需求且負擔得起,可以考慮進場購屋。事隔數日,在年代電視「數字台灣」節目中,張金鶚又再度強調,如果是自住需求,而且手上資金也不是問題,那麼蛇年會是很好的進場時機,因為今年萬一沒買而房價上漲的話,那麼帳面上的損失是很大的。
房地產從2003年開始復甦,在2009年金融風暴過後,受到市場低利率及資金氾濫之下,房價開始瘋狂飆漲,張金鶚一路鼓吹看空,認為房價不合理,始終會下跌,沒想到房價就在一路看跌的情況下一路上漲,許多人看到房價一直漲,大嘆「房價只漲不跌,再不買就買不起了」,這種「買不起房子」的恐慌心態,讓台北市的高房價成為10大民怨之首。
今年受到實價登錄訊息持續揭露、央行限縮貸款及壽險業金融控管等利空政策,加上奢侈稅即將屆滿2年,過去資金潮將平息,只要投資客撐不住大量拋售,房價勢必下修,一般人不宜在此時「拼房」買高。但如為自住需求,而且資金準備充裕者,則蛇年隨時都是進場的好時機。
張金鶚在節目中特別提起,若你有強烈的自住需求,且負擔得起房價,就進場買屋吧!每個人想買房的原因不同,例如結婚購屋成家、退休族換屋等,但今年購屋前最好從5個要素下手評估:「時機、區位、產品、管理、價格」,各個選項設定1分(差)、2分(普通)、3分(佳),最後以2個打算選擇購買的產品比較,藉此可瞭解自己買房的想法。
只是絕對要掌握1個重要原則-「切勿拼房」。張金鶚特別舉哈佛教授邁可‧桑德爾曾說過的話:「房屋變成財富累積工具,都市過度商品化,讓人失去了美好生活的記憶。」拼房變成一輩子背著貸款的屋奴並不值得,買房前必須要三思。
https://www.facebook.com/duckhome?fref=ts
張金鶚分享了一條連結。
2月12日
http://mypaper.pchome.com.tw/ealykao/post/1323937429
此篇報導的標題並不精準,也與我口述內容的本意有些落差,為避免讀者誤導,有必要再予釐清。
新的一年向讀者拜年之外,我強調新的一年(蛇年)購屋要更審慎,尤其在去年在整體政治、經濟情況不佳下,又有持續的奢侈稅,新要求的實價登錄,以及金融機構的房貸集中壓力等不利房市的眾多政策下,房市價量已明顯鬆動,房市逐漸向下調整應可期待。我一再強調目前房市仍不合理,房市最壞時機仍未到而並非已過,購屋者應多觀望!
我雖在最近出版新書--「房地產是一輩子的事」,並非就改變我的觀點,如果大家仔細閱讀我書中的65問與答,即可了解我所強調「心中之尺」的購屋理念!
希望新的一年,大家做足功課,認清房地產的「市場之尺」與自己的「心中之尺」,不要被市場及業者遷著走,變成「屋奴」,而要作房市的主人,面對不合理或不清楚的房市,千萬不要去「拚房」,更不要去「賭房」!
希望上述說明,能夠釐清此篇報導可能產生的偏誤!也祝福大家蛇年平安健康,心想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