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問題很多買房的想到都義憤填膺,其實我也希望建商能實坪計價.就像我買個32G的隨身碟,為什麼使用容量只有28G,別跟我扯什麼格式系統也要占空間,那些格式系統我又不能存東西.各位希望隨身碟也依實際使用空間計價嗎?這樣會不會比較便宜?
南向買透天就解決啦。不灌公設?這裡中古大樓還塞花台?雨遮有多大放多大,柱子有多粗蓋多粗,公設就低啦?隨身碟幾百塊隨便啦。它剛出我買創見64mb跟256mb 3000多還4000多?以前黑白翻譯機+記憶卡8mb 9000多。
一塊建地從無到有,所有的建設都必須由購屋者出錢,之後產權才能轉移到購屋者的名下。如果交屋後,公設的產權由其他非購屋者所持有,那不論是點交、點交後的使用、維護,乃至於爾後產權轉移都會有權責問題。使用者付費,看不出何來不公不義?真正有問題的是房價的高不可攀(對比薪資)吧!
IIIIIIIIIIIIIII wrote:這問題很多買房的想到都義憤填膺,其實我也希望建商能實坪計價.就像我買個32G的隨身碟,為什麼使用容量只有28G,別跟我扯什麼格式系統也要占空間,那些格式系統我又不能存東西.各位希望隨身碟也依實際使用空間計價嗎?這樣會不會比較便宜? 你拿硬碟容量當比喻,還說錯原因… 你可能連1024是什麼都不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