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廣達的基層人員(或其他前百大上市大企業亦然),跟家族.同學聚會,說是"在廣達上班",
"員工紅利配股還是按面額計價的時代"領到的獎金
跟銀行辦房貸,信貸的"低利率"...請不要告訴我,這些不是附加價值
我沒有要討論被勸退的基層人員是否值得支持的問題
小弟是單就企業該不該提供更多資源,來支撐基層人事費用與從業穩定性...來看問題
如果用付出時間,勞務,心血就可以概括所有法定保障是應得的,,,
那公司給福利和額外獎勵時,是否要選擇放棄? 這樣基層勞工應受的保障才會有正當性?
企業本來就是要追求最大利益和股東權益
至於董事會成員和各級經理人
和單純買股票的投資人各項利得的分配不成比例,
那樣做才是合理的
企業的獲利與成長,超出整體經濟體的平均值的部分,本來就是創業者和董事會成員+高階幹部的貢獻
所以這些人不該受勞基法保障
我必須對菁英主義感到愧疚嗎?
但是我更不贊成無上限地保護編制勞工,更反對平均分配企業利潤的立場
廣達的負債比是80%以上吧!(如果記錯,請指正)
萬一競爭力降低,資產縮水;甚至清算後,銀行追債時,基層員工需要分擔負債嗎?
如果勞工要分擔這些天文數字的負債,小弟會比你更激進的支援勞工權益
至於,資遣編制勞工來換置派遣臨時工,那又是另外的大問題了
q685220 wrote:
一成,就我所知!!不...(恕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