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oxyribose wrote:
0:50之前很好玩啊...(恕刪)


整合知易行難
喊了幾十年了
有哪個縣市政府實際上有執行有做到
重要的是看說出來了
有沒有實際去落實
如果台北市真能做到
那絕對會是楷模
你知道這樣的模式可以消耗多少預算讓很多工程公司養活多少家庭嗎.........這樣想你就會釋懷了!!
樓主可能誤會了什麼

柏油挖開本身沒啥問題
問題在於回填不確實
正確施工的話是不會有凹凸問題的

這是台灣長久以來官商勾結的關係
上面收錢下面隨便做
大家都知道啊,誰沒事會挖馬路,就是電力、自來水、瓦斯、有線電視、電信這些在挖的,線路可能需要維修、增設就要挖,台灣目前沒有全部都有地下共同管線,所以只能挖挖挖。
一對夫妻到動物園,看到了大狒狒時,妻:真奇怪,愈難看的動物愈多人看。夫:不要叫這麼大聲,大家都在看妳
donjason wrote:
大家都知道啊,誰沒事...(恕刪)

少了電線桿....
那些電線跑哪去了?

這問題應該不用多解釋吧?

台電台水.瓦斯之外...
數不清的...網路弱電訊號線都在地底....
天天挖....也不用稀奇...
補的技術有沒有到位才是重點
主要原因是挖路之後回填不確實以及沒鋪平,底土不密實車壓過就下陷了,申請挖路,相關單位應該監督,鋪完要驗收
台灣路面開挖完,補回去真的都是亂補的,反正當下把它捕到一樣平,但是過沒多久一般就會陷下去,而且開挖頻率超高。

我相信一定可以補得好好的,而且不會陷下去,因為我看日本路面也有補過痕跡,但是人家就是很平,一定做得到,只是成本會提高,跟做不做而已。
我也是很不懂,為什麼同一個地方常常不同單位來挖
常常阻礙交通,補過的柏油路也補得很差
lichujen wrote:
新的重劃社區確實不用挖,公共管路全架設在下水道涵管,固定位置設維修人孔。

你講的是共同管溝?那麼讓我告訴你一件事
實際上重劃區共同管溝也是局部施做而已,不是全區
那玩意真要搞規範跟量體不小啊
重劃區十米道路有時還不見得擺得下
而且他的造價就跟排水箱涵一樣
所以目前重劃區都是做局部示範為多
尤其人行道上看到連續一排的化妝蓋板那個就是了
真正的共同管溝是要維修人員可以拎著工具走下去巡檢的
就連臺北市目前也就市民大道下方有
好像還有幾個路段,也不是全部
其他地方的不知道有沒有做新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