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rybog wrote:
現在說房價不貴的大約四類人

1.人在建設公司內上班,上來網路上洗風向。

2.人在仲介業內,為了業績及抽成,為了生活上來拼。

3.小型短期投機客,面臨寬限期快到了,急著想獲利下車。

4.長期投資客利用房產做槓桿,無心從事實業,只想藉由房價上漲獲利,且過往已經吃到了從房產上的獲利不可自拔。


不給分不行.
tany3472 wrote:
我身邊有很多人,
買房是靠爸媽贊助個500-800萬,
甚至全額贊助的也好幾個


沒想到股海明燈身邊的人很多那麼魯.
人不能沒志氣.
就算跟家裡調頭寸, 還是得還, 不然跟啃老族有何兩樣?


我唸大學之後就沒跟家裡拿過錢, 一切靠自己.
現在也要奉養雙親.
套句名人的話, 沒錢就不要買. (不管是車子還是房子, 或者唉鳳)
還啃老跟家裡要? 別笑死人好嗎?
terrybog wrote:
不當靠爸靠媽族大有人(恕刪)


好吧!算我錯了!

現在嫌房價太高的都是

1.年收600萬的
2.存款有4000萬的
3.股票有700多萬的
4.已經買房的
5.進口車有3台的

這樣可以嗎?
這位大大你也很熟。
資本主義社會,
只會越趨向M型化發展,
貧富差距永遠只會拉大
會上來靠北房價貴的人
只是不肯承認自己是在M字的左邊罷了
還是早點認清資本社會
努力爬到右邊M比較實際:)
只是個過程 wrote:
沒想到股海明燈身邊的人很多那麼魯.
人不能沒志氣.
就算跟家裡調頭寸, 還是得還, 不然跟啃老族有何兩樣?


沒辦法,我這種魯蛇,
自然身邊都是魯蛇,
古語有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不像你們這種菁英人士,
都是靠自己努力拼數千萬身家的溫拿。
tany3472 wrote:
好吧!算我錯了!

現在嫌房價太高的
1.年收600萬的
2.存款有4000萬的
3.股票有700多萬的
4.已經買房的
5.進口車有3台的

這樣可以嗎?
這位大大你也很熟。


又自己在腦補.
但是你講的那位, 我很熟. 他是嫌房價太高沒錯.
不過你寫錯兩點, 車子是兩台進口(一日製, 一德製), 一台台製日系.
股票不是七百多, 是上千. 其中一個帳戶目前盤中市價8百萬多, 近9百萬. (賣掉一些, 其它還沒賣的卻漲上來)


mrpunk wrote:
...但現在利率1.3% 那時候利率13% (現在借1000萬的利息等於當初借100萬)
這個差異還是很大吧?...

你得把當時的商業環境考慮進來。利率往往跟商業利潤率有關, 講商業利潤率可能太不親民, 就講成「錢好賺的程度」好了, 商業利潤率高, 就是錢好賺; 你投 100 元下去做生意 (假定 100 元已包括所有必要成本), 可以輕鬆賺到 150 元營收, 淨利是 50 元 (淨利率50%), 在這種情況下, 你再跟銀行借 100 元來增資擴大營業, 而銀行說要跟你分利 20 元 (20% 貸款利率), 你覺得能不能借? 當然能! 但若 30 年後的今天, 競爭加劇, 利潤率只剩 15% 時, 你說銀行還在喊 20% 貸款利率, 誰要借呢? 所以銀行之間也會競爭殺價, 殺到 5~10% 左右說不定就有人開始想借了...

光看利率好像差異很大, 但實際上它反應的是資金市場的問題: 頭寸太多, 放不太出去, 只好在利率上降價求個薄利多銷 --- 利率便宜, 大家快來多借一點喔!

mrpunk wrote:
另外 既然那時候房子好買 這些人的父母輩不是應該多買幾間嗎??

每個人能力不同, 再者, 不是每個人都有洞燭 20 年、30 年未來的能力, 面對未知的情況下, all in 並不是一個合理的作法; 而對多數大眾來說, 買房可能多半是為求個安身立命之地, 而不全然是投資思維 (有能力買得起第二間房時才比較會偏投資思考)... 再者, 以投資角度說, 基本上有絕對把握的事很少 (幾乎沒有), 在具有不確定性的情況下, 把大筆金錢砸在不是己身需求之事, 往往不是大好就大壞, 正常人不太會那麼做。

mrpunk wrote:
30年前不多買幾間 2000年網路泡沫便宜不買 2008金融海嘯便宜不買
2015-2017交易冷淡時候有機會買到便宜不買
等現在貴了翻倍了再吵買不起
到底是甚麼問題呢?

千金難買早知道; 12~15 年前的台積電一張多少錢? 要是早知道, all in 下去不就發了? 如果老是在作價差思考 (買在低點), 那經常會錯過時機, 因為人們往往不知道真正低點在何時出現, 反而是仔細衡量自己需求, 並在當時市場上盡可能尋求 C/P 值高的商品(物件), 反而能先滿足自己真正需要; 至於漲價, 那是 bonus, 要當作意料外的好處。

~~~~
至於高房價, 必須思考的是, 現在的房子在投資上的功能漸漸超過居住的功能; 好比買汽車, 幾百萬上千萬的跑車, 一般不是把它當工具看, 而是當玩具看了... 我常說高房價就像古董拍賣會, 價格是有錢的那些人喊出來的; 房價成長率並不被規定要要薪資成長率同步。房價是喊出來的, 其實薪資也是喊出來的, 只是這是兩個市場, 二者之間的關聯不強, 勞工一向是較弱勢...
siva01 wrote:
所以都是這樣的啊。35(恕刪)


但現在房價高到嚇死人
事實就是,政府沒有認真打房的情況下,地點好的房子就是易漲難跌,有自住需求的能負擔就早點入手吧。

不然一直幫房東繳房貸,房東繼續一直炒房,空魯們永遠還是買不下去喲
機會,就像老二一樣,緊握就會變大
dancingra wrote:
你得把當時的商業環境(恕刪)


很專業的論點!

讀者的困境往往不是不能明瞭這樣的問題,而是無法突破這樣的困境,才會有貧窮世襲的現象,而現在的環境更無限加大力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