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sai wrote:
你的邏輯怪怪的喔......
建商投入500萬
投資客買800萬
接空中菜刀的人用1000萬買單

一間房子等於多了500萬在裡面


何來1000進與出??幫不了你....(恕刪)


很無奈, 再講細一點!

接菜刀的人花了1000萬買房, 所以投資客可以收到1000萬的現金.
當初投資客跟建商買800萬, 代表現在建商手上有800萬.
當初建商投入的500萬,現在是在下游包商,工人,廠商的手裡.
以此下推..

所以現金是從 500(建商) + 800(投資客) + 1000 (菜刀客)變成
1000 (投資客) + 800 (建商)+ 500(下包), 在外的現金沒變.
這是假設大家都花現金.

若大家都以貸款5成來估, 則在外的現金則從
250(建商,另貸250萬) + 400 (投資客,另貸400萬) + 500 (菜刀客,貸500萬)變成
600(投資客,還銀行貸款400萬) + 550 (建商,還貸款250萬)+ 500(下包),
現金變多了, 多的錢哪來的? 銀行來的. 而銀行的現金哪來的,很大部位各位的戶頭來的.
這算是貨幣乘數的概念.
所以房市的上漲,其實在外流通的現金是增加的.
政府為何要打房? 原因之一就是我前面說的, 政府希望的是隨通膨溫和上漲,
若是過度的信用擴張,則基礎不穩健易生事端.


tomtomdog wrote:
很無奈, 再講細一...(恕刪)

說那摸多不懂還是不懂。苗栗王不是讓蚊子館小包商倒店?蓋房子跟買房子形式差不多!(沒買賣一定倒)麥當勞給日本玩壞;台灣送小禮物就沒事
三歲自耕農(人壽爸搶地給建商兒)貸款族(銀行金主)不管那樣完蛋全民買單(歷史重演而已)


不負責房價不會崩的樣子,只是會變中古屋價錢!
在民國84年台灣開始限制容積率,從800%降到300%,
造成在84年之前,建商全面搶照,拼命蓋房子,造成了房地產
的第二次崩盤。
tomtomdog wrote:
很無奈, 再講細一...(恕刪)


講那麼多

請你去看看大債時代這本書

裡面講的很清楚了,只要有貸款,就有人要還債

誰接最後一手誰倒楣,除非大家真槍實彈都不貸款,不開槓桿(我非常贊同如此炒,這樣死的只有參加的人)



但只要開槓桿,資產價格若是下降時,只要面臨清算,那個人就是倒霉鬼

也就是說,多出來的鈔票已經被建商跟前幾手拿走

最後一個倒楣鬼幫前人還債

現在印鈔票希望通膨(或是應該說那些只是數字),可惜資金全部被房地產吸走,所以膨不起來

但鈔票不可能無限印下去,所以等房地產這塊要去槓桿化的時候就精彩了

你會看到很多其實不是真鈔票而只是數字變了,但有很多人卻必需花一輩子去還

真以為房地產越漲,在外流通的鈔票越多?債會越多倒是真的

就像你的例子,我們直接看最後一手,花了五千萬買一房子,然後假設,這時大家不想買房了

這最後一手要賣房(別問我為什麼他要賣,他就是賣了)結果現在大家只願意一千萬收

那四千萬去哪了?沒去哪,只是最後一手透過這房子送四千萬給前一手,建商,營造等等人花而已

所以我希望大家都現金炒,這樣你愛送錢給別人花是你家的事

可惜現在不是這樣

你會貸款,等於你把接下來你三十年或是20年「未來」會賺到的錢送給別人現在花

這「額度」可不是真的白花花的鈔票,而是接下來的時間你必需從別處賺鈔票來還銀行

萬一貸款人賺不夠還,銀行又因為某種原因要被清算(譬如所有存款人不爽要來領錢了),一時拿不出那麼多白花花的鈔票

那金融風暴就重演了,因此,如果你說的對,那怎可能銀行拿不出這麼多鈔票?想想吧
deapblue wrote:
那四千萬去哪了?沒去哪,只是最後一手透過這房子送四千萬給前一手,建商,營造等等人花而已


所以您也知道資金沒卡在裏面, 只是換人持有及運用而已.

大家討論的是房地產上漲會不會造成資金卡在裏面無法流通的問題, 至於誰賺誰賠是另外一個問題.
bd_player wrote:
所以您也知道資金沒...(恕刪)


是一堆人的未來資金卡在裡面(還沒印出來的鈔票都卡在裡面了)

越多人陷在裡面,資產價格越下降(當然你可以等你資產價格再漲回來,或是你說根本不會跌)

國家越久無法發展

台灣都不要處理,越晚修正,就修正越久
有一個概念我深信不疑,
在台灣,目前三十左右的人,所有壞事都會遇到,
剛出社會,薪資低,房價飆漲,不敢結婚生子,子女的教育制度亂七八糟,等等。
優秀一點的三十出頭還是可以五子登科,但要是精英或父母有錢。
接著有點年紀後醫療崩壞,房價崩盤,要退休時勞健保垮台。
總之,現在三十左右的一定會被六十左右的玩死,等到三十年後七年級的要退休時慘兮兮,這是必然的情形,看整個福利制度,退休制度,房地產走向,等等,都是如此。

deapblue wrote:
是一堆人的未來資金卡在裡面(還沒印出來的鈔票都卡在裡面了)

越多人陷在裡面,資產價格越下降(當然你可以等你資產價格再漲回來,或是你說根本不會跌)

國家越久無法發展

台灣都不要處理,越晚修正,就修正越久


是啊, 是一堆人的資金卡在裡面, 而另一堆人拿到更多的資金, 所以整體在外的資金沒有變, 但如果考慮貸款, 就變成銀行多釋出資金, 所以整體流通在外的資金增加了.
kopin0720 wrote:
有一個概念我深信不...(恕刪)

簡單說呆玩政府拼命愚化人民!給好棒棒長照(老玩家新手直接打王)……房地合一還是奢侈或公共宅到學士補注19.5大洋……好棒棒學店台奴比外勞便宜。去非洲大陸進口新台奴就能讓慣慣有錢買房。車子都繳2%稅房子基本上不到

房地產是經濟火車頭;以前肯做就能住都市!現在都市像炸彈。都銀行貸款
被地產炸過日本還有工業……台完財團直接拿綠卡(旅遊,工業,人力成本都不行)
partick11 wrote:
我個人名下是沒有房...(恕刪)

房地合一..不過是希望非自住別去玩..
立法目的..希望沒有非自住的買家..

把市場留給自住客與建商之間..弄出一個平衡價格..
就這麼簡單..跟崩不崩..應該無關..
deapblue wrote:
是一堆人的未來資金卡...(恕刪)


你的觀念是錯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