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gmaya wrote:不管實不實坪制,建商就是要賣那樣的錢還有嫌公設比,就挑公設比低的買阿我如果是建商我也會想降低公設比,但容積率、建蔽率、各項建築消防法規,地下室車道都在那,怎麼降? 現在的建商不會想降低公設比,因為都可以賣錢給你...而且價錢都一樣你不覺得,五樓的公設 (樓梯電梯間) 比 頂樓的公設便宜 (樓梯電梯間) 是件很荒謬的事五樓負擔的車道價錢比頂樓負擔的車道價錢便宜... 這也是很荒謬雨遮更好玩,頂樓的雨遮可以比二樓的雨遮貴一兩倍,這什麼鬼~就是希望透過法令或行政命令,來降低公設比或實坪計價使用者付費我們都懂但透過實坪制,讓大家公平分擔公設,避免建商亂灌水,合理吧~
星幻 wrote:其實兩者的問題很簡單啊,都列為必定標示不就好了? 那一個建案不標示?公設和所謂的實坪(私有室內建坪)造價是一樣的。生意人將本求利,管你實不實坪,公設都是要賣錢的。看了這多樓,實在想罵:笨蛋!重點在房地比,不是公設比!房子貴的是土地,不同的房地比,建商成本差很多!買房應該要房和地分開計價!不是再那邊吵實不實坪。看大多數買房者只議每建坪多少錢,從來都不問持分的土地。其實買賣定型化契約這是一定要寫明的,表示這很重要。
jerry_liu426 wrote:使用者付費當然是沒問題但真的付費有使用到嗎? 電梯、梯間、公共走郎、大廳...實際沒用到嗎?雙逃生梯,或許你沒用到,但你不想意外時增加逃生機會,可以買只有單逃生梯的。至於健身房、會議廳...等等額外公設,你不想要。市場真的有,可以去買。大部份人都不想要這些額外公設,建商自然不會去蓋了,這是市場機制,有什麼好吵的?
ccchin wrote:最好公設和房子內部實住的沒差啦,你樓梯,走道,車道,車位的成本跟房子內部一樣?實坪制下去,實價課稅下去就知道誰沒差 人家談的是房屋買賣單價的問題,又搞到稅務的問題,唉!這麼說好了,政府也不是吃素的,你以為實坪制後稅率不會改嗎?
seatree wrote:現在一堆大樓的公設比都破30%,就是設了一堆很花錢的公用設施,例如游泳池、健身房、娛樂室等等的空間 游泳池可能原本是消防蓄水池,健身房娛樂室可能原本是防空避難空間,就算這些設施都沒有,公設可能還是空在那邊XD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