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價,肉價,等等市場上面常常會有聯合喊漲等事件發現,這時候本該要有公權力去介入調查跟抵制
房子本來就是給人居住的,說真的,身唯有房子的我,我也真的不敢在賣房子買過了
房價高的太可怕,有得住就好,真的跌價了,對我沒差,我還是好好住,讓我的家庭有跟窩即可
現在房價...我姊汐止那邊好了 1500萬 貸款個1200 ....每個月繳3萬
繳個30年 960多萬 加一加 利息等等..... 繳快一點 繳完 人也都快70歲了
不如租個房子2萬多 也不用準備300萬左右的頭期款
人走了 就給子女去反腦吧 他們有本事就買不然也是租房子即可
再說起來 小孩越來越少 以前國小班級人數50幾人 一年級10幾班
現在呢....20幾個人 每年級班級甚至更少
房子空屋率只會越來越高 真的房價不合比例了.....
zuoaihua wrote:
這跟領18%罵18%完全同一個邏輯
如果你有房又贊成打房,不如直接把你自己的房子降個幾百萬賤賣,這才能證明你是言行如一
不然就是口嫌體正直一手摸奶一手念經了
分明就是兩回事,少在那邊打迷糊仗,
18%是優存利率,如果今天真的溯及既往的把它刪除,
那麼領18%的人每個月都收入就會立即減少。
但有房的人支持打房完全是兩回事,
因為不管我今天住的同一間房子是值一千萬還是一億,住起來都是一樣爽快,
不會因為它突然變成只值一千萬就滿屋生壁癌。
說到底,如果今天有房子而且根本無意要賣的,沒人會怕打房,
如果是有房子要賣,但屋子是很早以前買的,
因為價錢已經墊很高了,應該也不會太害怕打房,
只有一些炒短線的才會這麼害怕打房,必須一天到晚上網發文求溫暖...
OMG999 wrote:
分明就是兩回事,少在那邊打迷糊仗,
18%是優存利率,如果今天真的溯及既往的把它刪除,
那麼領18%的人每個月都收入就會立即減少。
但有房的人支持打房完全是兩回事,
因為不管我今天住的同一間房子是值一千萬還是一億,住起來都是一樣爽快,
不會因為它突然變成只值一千萬就滿屋生壁癌。
說到底,如果今天有房子而且根本無意要賣的,沒人會怕打房,
如果是有房子要賣,但屋子是很早以前買的,
因為價錢已經墊很高了,應該也不會太害怕打房,
只有一些炒短線的才會這麼害怕打房,必須一天到晚上網發文求溫暖......(恕刪)
那又何必一堆人搶著進駐天龍國呢?
鄉下地方一堆便宜得不得了的房子,有些地方的房價甚至還倒退嚕,住起來也是一樣爽快對不對?

那又何必一堆人喊著房價太高呢?
每個月花五千塊租個小破房住起來也是一樣爽快不是嗎?

孟母為何要三遷?還不就是因為想要更好的居住環境和生活品質?
好的居住環境和生活品質你以為是天上掉下來的?
zuoaihua wrote:
你看你這甚麼國文程度我的文章就是在比喻台灣又不是只有台北市可以住人
沒那個屁股就不要吃那個瀉藥,貴的地方住不起不會搬到住得起的地方去住嗎?
你要不要考慮一下搬到鶯歌或基隆?那邊的房價很便宜喔
講不贏人就開始扯國文程度拉

我也沒說只有台北市能住人
鶯歌跟基隆?請問房價漲多少啦
五年前的房價跟現在差多少?
那是不是全台再漲一倍在你眼中基隆跟鶯歌還是依然很便宜?
原來你是用台北的房價去定義其他地區的房價阿

那的確跟台北相比很多地方房價都超便宜的


不過拿五年前或十年前的薪資水準跟房價來比的話.......
便宜還是貴自己判斷吧

居然是用台北的房價去比其他地區的房價

那你要不要用紐約倫敦的房價來跟台北比再來哭說台北很便宜



趙藤雄:台北一坪250萬才對(與國外相比)
Z開頭網友:鶯歌基隆很便宜(跟台北相比)
邏輯跟趙藤雄一樣~我服了你
zuoaihua wrote:
那又何必一堆人搶著進駐天龍國呢?
鄉下地方一堆便宜得不得了的房子,有些地方的房價甚至還倒退嚕,住起來也是一樣爽快對不對?
那又何必一堆人喊著房價太高呢?
每個月花五千塊租個小破房住起來也是一樣爽快不是嗎?
孟母為何要三遷?還不就是因為想要更好的居住環境和生活品質?
好的居住環境和生活品質你以為是天上掉下來的?
我很幸運父母已經留下天龍國的祖厝給我,所以我根本不在乎房價是漲是跌,
因為對於我來說,房子的價值是來自於居住帶來的效用,而不是市場上的價格,
今天同一間房子是一千萬還是一億,住起來都是一樣的。
相反的,如果打房可以讓更多有居住需求的人減輕負擔,有何不可呢?
你呢?你又為何這麼怕房價下跌呢?
如果真要說居住品質,臺北絕對不是台灣居住品質最好的地方,
問題是在於我們的經濟發展就是偏重臺北,造成其他縣市的人必須來臺北工作。
如果可以,誰想離鄉背井呢?做人有點同情心,對你會更有幫助喔!
更何況居住品質跟高房價有什麼關係?
沒人說所有房子都要是一樣的價錢,高居住品質的地方房價"相對"高這當然合理,
但今天的問題是整體市場房價普遍都飆高,
推公共住宅出租又有人跳出來幾乎快說出類似"癌症不會傳染是騙人的"的鬼話,
要那些必須來臺北工作賺錢的人怎麼辦?去住蘭嶼通勤上班嗎?
也許你要說這社會就是弱肉強食,
當你有這樣的想法時,最好先想想你自己在這社會的經濟實力在哪,
如果政府放開控管讓市場弱肉強食,
郭董喜歡可以買下整個台北,哪的大老闆開心可以買下半個台灣,
到時候要去住蘭嶼、住南沙群島的變成是你,你覺得呢?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每個人都有自己賺錢的方法,
如果要靠房地產投資賺錢我也沒意見,
但要知道這樣賺錢的過程中已經犧牲了某些人居住的基本權利,
所以大家要求政府出來干預這本來就是必須要面對的風險,
政府沒義務犧牲別人居住的權利來成全某些人賺輕鬆錢。
關閉廣告
我的文章就是在比喻台灣又不是只有台北市可以住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