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真的會跌嗎? 今天看到這篇報導

locomo wrote:
一年多前貼出大大張某家房仲的 "售" 的布條
某家沒有賣不出的房子的廣告


沒有賣不出的房子後面要補上"只有賣不出去的價格!"

我隔壁鄰居的房子都掛出來賣!都快兩年了還賣不掉原因就是賣太貴
因為他把自己裝潢所用的錢 一百萬全部算進去。
問題是他的裝潢沒有人喜歡,還有包含通貨膨脹、資金利息全部放進去。
已經換過5家仲介了。

他的賣價都已經比新屋還要貴!
earl258 wrote:沒有賣不出的房子後面要補上"只有賣不出去的價格!"
我隔壁鄰居的房子都掛出來賣快兩年了還賣不掉原因就是賣太貴!...(恕刪)


非常同意+1

也許是他們貸款壓力較小吧 ...
Mobile01系統管理員:近日多次違反版規,警告一次。03是黑的,02是白的,01呢?.是藍的!簽名檔被迫更改...抗議中!累計停權次數:4
 這就是一手轉一手一直轉 

 看誰接最後一手

 擺到週年慶......
討厭馬桶 wrote:
也許是他們貸款壓力較小吧 ...


他們搬到五期的更大的房子去了。
可能再等看看有沒有盤子去買吧


房子的進價是A
他們是幾乎是賣A*1.5
phila wrote:
所以,您的建議是?...(恕刪)


我的看法是....

先看看上面幾個大大談的.. 小屋換大屋.... 有能力,有 $$ 者... 還是一直在買賣....

沒能力者....房價跌下來.... 還是沒有頭期款去買房子啦......

市場有供需...跌下來就有人去買嘛? 不見得 ? 要跌多少你才會去買 ? ... 不敢買?!

是人的心態問題 ?! .....

1. 買不起還是買不起... 沒頭期款
2. 咬牙,買小屋換大屋..... 好像滿多人是如此...
3. 跌下來... 你就敢買嘛 ?!... 要多低...???

我只是一個上班族.... 晚上,假日在家附近沒事閒逛.的人吧了.......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樓上說的很對

景氣循環中不能賺到錢 去討論跟清談都只是浪費時間而已
宏達電1000跟400, 都沒有意義
自住型的人跟投資型的人,買房子的想法其實有很大的不同。

一般自住型的人的想法,不是買不起,而是不值得。每個地段都有合理的行情價格,如果超過合理價,閒錢多的人如果喜歡的話有可能會去買,或是認為以後有增值空間可以小賺一筆再換好房子的人也會去買。一般手頭不會太寬裕的人,寧可租房子住也不會貿然背十幾二十年的貸款買下去。

另外一個指標是,當房租遠比每個月繳的貸款低的時候,會買房子自住的人也不會太多。

價錢合理,買賣自然會成交。價錢高到不合理,擺個10年都不會有人買。所以單就附近房子常常成交,只能說明這些房子買賣的價錢雙方都能接受,並不能證明房市的景氣熱絡。

當然有錢有能力,又不在乎房價合不合理的人的想法,不符合我上面說的。
llinsh wrote:
樓上說的很對

景氣循環中不能賺到錢 去討論跟清談都只是浪費時間而已
宏達電1000跟400, 都沒有意義


我想這是觀點的問題吧。

從個人投資賺錢的角度來看是一回事,從整體社會安定及金融秩序的角度來看又是另一回事。

就投資來看,房產跟股票都是投資工具的一種,但是房地產又多了一個民生必需品的身份,而股票並不是。政府處理房產問題自然和股票不同,人民對房地產與股票的觀感也必然不一樣。

而在這兒,我也要呼籲,大家要重視,政府也有必要確保"勞動所得"的消費力,理財投資固然重要,但是實際勞動生產才是社會得以成長前進的根本,本末倒置的話,對社會必然會是個災難,畢竟,泡沫化的社會是你我所不見的吧。
到目前20頁了

大家意見都有,很多都值得學習,僅管不喜歡發言的方式


但我覺得就主題來看,應該換個角度問


房價真的會繼續"漲"嗎?
本頁中的三位所申論的 我很同意
上面我舉的例子 故意用一個極端的說法 想要突顯討論的適切性

資產的價值 坦白說在於求安身立命的同時 也能夠對抗通膨景氣循環下的實質收入品質
不會因為長期趨勢向上的過程中被擠到m型的另一端

關鍵不是在於要不要跌 會不會崩盤
就像我說的公司競爭力的表現 一樣會有宏達電1200到450 或是去年鴻海的300掉到160

多想想自己要怎樣作 有什麼實質的作為
認為房價過高 就應該拋售自有資產套現 改租房一段時間等待房價下跌後再進場
或是投資到其他名目的資產規避跌價損失

不然 說空屋很多 燈光亮的沒幾戶
也不會讓自己的人生變光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